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我過得充實且幸福。
作為一個80后,這些年總聽身邊人說現在過年少了年味、沒了意思。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春節,的確是熱鬧的、喜慶的、豐盛的,現在的春節好像是不太一樣了。當然,這種感受與我們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每個人的年齡、社會身份和家庭角色的變化有關。盡管如此,春節在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絲毫沒有退減,它凝聚著濃濃的民族文化和家國情懷,承載著普通人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許。因此,人們吐槽“沒年味”,恰恰是因為期待“年味”。
很榮幸,今年小紅書在春節期間給用戶帶來了一些“新的年味”。
首先,是看春晚的新方式。大年三十,小紅書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推出了《大家的春晚》陪伴式直播,陪伴大家快樂一整晚。直播間熱熱鬧鬧,整場直播總曝光10億以上、觀看量超2700萬,直播間用戶互動次數超1.7億。這一晚,我們看了“真春晚后臺”揭秘。小尼春晚舞臺下班后,來和大家復盤魔法失靈。我們還請了大家喜歡的嘉賓來嘮春晚。直播間就設在春晚后臺,嘉賓下臺后立刻進直播間與觀眾互動。楊冪、毛曉彤等人身穿新中式服裝,一進來大家就直呼“太美”,要買同款。也有周深詳解舞臺八段錦招式,白敬亭、魏大勛、魏晨非遺舞獅賀新春,董潔小紅書收藏夾大公開,一顆KK分享給春晚“造”家心得……在小紅書聊春晚、搜春晚,發筆記嘮春晚,成為年輕人打開春晚的新方式。
不只三十晚上,整個春節期間,大家在小紅書上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年。每一個普通人,在這里分享煙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上新”關于生活的記錄、熱愛、生動與美好。
“上新”新年景——春節爆改各省省服;傳統文化博主爆改剪紙,打造“最美披風”;馬面裙、漢服、新中式潮流席卷春節戰袍……
“上新”新年俗——年輕人返鄉學習英歌舞,“集郵”廟會,“打卡”燈市,90后、95后成為新“過年主理人”……
“上新”新年情——95后回村幫每個留守老人拍新年照;00后跨越1600千米接外地打工的母親回家……
“上新”新年味——開啟龍味大賞:解鎖“龍里龍氣”年夜飯,龍形餃子和水果拼盤……
2024年,小紅書上的中國年,是有煙火氣的、有趣的、快樂的。在這里,人們不再只是念叨傳統春節越來越沒年味,而是身體力行地在小紅書里建立新的儀式感,認真記錄自己家的煙火氣息,創造真正屬于自己的年味。
2023年是小紅書成立十周年,CEO星矢在公司十周年內部分享時提到,小紅書在這個時代存在的意義是“以科技為筆,人文精神為墨,勾畫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在新的十年來臨伊始,我們傾盡心力為廣大用戶帶來了一個美好的春節,也期待未來能夠見證并記錄更多美好生活,讓更多人在這里得到精神慰藉。
有幸參與這一切,我與有榮焉。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