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斌 楊玉環 李巖利 鄧敦 陳紅羽,*
◆單位:1.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湖南龍華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在實際應用中,低蛋白日糧不僅可以節約飼料的成本,而且可以減少環境中氮的排泄,對養豬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以及廣闊的應用前景(李鳳娜等,2018)。 但在目前的研究當中,大多數的研究只平衡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和纈氨酸,而異亮氨酸作為豬的第六位限制性氨基酸,研究成果不多。異亮氨酸是支鏈氨基酸的一種,飼糧中異亮氨酸缺乏會導致豬采食量下降,生產性能下降(張婕,2022)。因此,本研究以78~105 kg 育肥豬為研究對象,使用玉米-豆粕日糧,將飼糧粗蛋白水平由13%分別降低至12%和11%,并外源添加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保證三組日糧的可消化蛋、蘇、色、纈、異亮氨酸水平與可消化賴氨酸比值保持一致,探討其使用效果,為低蛋白日糧的應用提供基礎數據和理論依據。
選取142 日齡、體重約為78.77±4.46 kg 的體況良好的“大×白”或“長×白”純種去勢公豬24 頭,隨機分為3 組,每組8 個重復,每個重復1 頭豬。仔豬代謝籠單欄飼喂,試驗期26d。對照組飼喂粗蛋白水平為13%的飼糧,試驗一組飼喂粗蛋白水平為12%的飼糧,試驗二組飼喂粗蛋白水平為11%的飼糧,并外源添加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保證三組日糧的可消化蛋、蘇、色、纈、異亮氨酸水平與可消化賴氨酸比值保持一致。試驗期26d,按照試驗場生產管理規程飼養,每天飼喂兩次,自由采食,自由飲水,保持適宜溫度與良好通風。
本研究飼糧配方組成及其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2.3.1 生長性能
根據各階段開始和結束時的稱重結果、每天記錄的飼料消耗量和余料量計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
平均日采食量(ADFI,g·d-1·只-1)=總采食量/飼養天數
平均日增重(ADG,g·d-1·只-1)=(末重-始重)/飼養天數
料肉比(F/G)=總耗料量/總增重
2.3.2 飼料成本
計算各組總采食量、總增重和單位增重飼料成本。
單位增重飼料成本= 總采食量×飼料單價/總增重
試驗數據用Excel 2019 進行初步整理,然后用SPSS 26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有差異的數據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所有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
低蛋白日糧平衡異亮氨酸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2。與對照組相比,試驗一組和試驗二組的ADG 分別降低了3.42%和3.89%,ADFI 分別提高了4.25%和4.57%,F/G 均提高了5.44%和6.34%,但均沒有達到顯著水平(P>0.05)。

表2 低蛋白日糧平衡異亮氨酸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低蛋白日糧平衡異亮氨酸飼料成本分析見表3。與對照組相比,試驗一組和試驗二組的頭均增重飼料成本提高了0.87 元/kg 和0.93 元/kg。

表3 低蛋白日糧平衡異亮氨酸飼料成本分析
我國的蛋白質飼料資源非常緊缺,2021 年和2022 年分別從國外進口8415 萬噸和8024萬噸大豆,這種對進口蛋白質原料的依賴性將直接導致我國蛋白質原料的價格居高不下,增加養殖成本,同時也存在嚴重的糧食安全隱患。低蛋白日糧是以“理想蛋白”為基礎,以滿足動物對氨基酸的需要量為前提,通過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將飼糧蛋白質水平按標準降低2%~4%,以減少飼料蛋白添加量的氨基酸平衡飼糧(劉雅正等,2014)。通常認為,當給豬飼喂玉米豆粕型日糧時,賴、蛋、蘇、色四種氨基酸為限制性氨基酸,當日糧蛋白水平繼續降低時,支鏈氨基酸成為新的限制性氨基酸(刁其玉,2007)。研究發現,日糧蛋白水平降低4 個百分點,僅添加4 種限制性氨基酸(賴、蛋、蘇、色)日糧利用效率低,在20~50kg 階段平衡纈氨酸可獲得最佳生長性能。75~100 kg 和100~125 kg 需要平衡異亮氨酸可獲得最佳生長性能(趙玉梅,2018)。因此,本研究以78~105 kg 育肥豬為研究對象,在飼糧粗蛋白水平為13%的基礎上降低1%~2%百分點,同時平衡賴、蛋、蘇、色、纈、異亮氨酸。研究結果發現,試驗組較對照組ADFI 數值上略有增加,ADG 數值上略有降低,但差異均不顯著(P >0.05)。周相超等(2018) 研究結果發現,在20~50kg 階段,可消化異亮氨酸/可消化賴氨酸從0.42 上升到0.62,生長豬的ADG 和ADFI 差異均不顯著;在50~70kg 階段,可消化異亮氨酸/可消化賴氨酸從0.43 上升到0.63,生長豬的ADG 和ADFI 差異也不顯著;邱磊(2016)研究在80~105kg 階段,可消化賴氨酸水平為0.74%,可消化異亮氨酸/賴氨酸范圍在46%~73%,同樣發現不同水平的標準回腸可消化異亮氨酸對試驗育肥豬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P>0.05)。但進一步通過經濟分析發現,試驗一組和試驗二組較對照組單位增重成本分別增加0.87 和0.93 元/kg,表明雖然降低飼糧粗蛋白補充晶體氨基酸,降低飼料單價,但增加單位增重成本,可能除了6 種氨基酸的補充,還有其他營養素的缺乏。
在補充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達到日糧氨基酸平衡的條件下,在體重78k~105 kg 階段,將日糧粗蛋白水平由13%降低至12%和11%,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影響差異不顯著,但增重成本分別增加0.87 和0.93 元/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