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欒
2023年12月,沙特投資大臣法利赫率領代表團訪問中國,參與由中國商務部、沙特投資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沙特投資大會。中沙兩國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協議,共簽署了60個備忘錄和協議,總計價值達到了240億美元。這些協議涵蓋了能源、農業、電子競技、金融和礦業等多個領域。此外,法利赫還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進行了會面,就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合作表示了興趣。

法利赫訪華的同時,中東資本也在“刷屏”財經頭條。12月18日,蔚來汽車官方公告稱獲得一筆來自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的22億美元戰略融資。這是CYVN年內第二次投資蔚來汽車。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有9家汽車公司獲得了中東的“輸血”,其中7家為車企,2家為汽車供應商。過去的一年里,中東土豪砸向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資金超過了680億元人民幣。
同樣在12月,卡塔爾投資局宣布以2億美元認購企業管理軟件和云服務提供商金蝶國際軟件4.26%的股份。沙特公共投資基金也宣布將在中國開設辦事處。
中東資本儼然成了中國企業的“財神爺”。在美元資本持續收緊的大環境下,無論是中東資本的投資,還是中東出海的巨大市場,都在深深吸引著中國企業。
怎么拿中東資本的錢,或者前往中東做生意,成了當下很多中國企業家研究的課題。
與歐美資本不同,中東地區的資本大多為主權財富基金,因此中東資本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家意志的延伸。
根據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WFI)統計,截至2023年5月,來自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中,阿布扎比投資局資產規模達到9 930億美元、科威特投資局資產規模為7 690億美元、沙特公共投資基金資產規模為7 300億美元、卡塔爾投資局資產規模為4 500億美元、穆巴達拉投資局資產規模為2 760億美元。
在 A 股上市公司 2023 年半年報中,89 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都出現了主權財富基金的身影,其中不乏阿布扎比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等中東力量。
東方證券對中東地區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進行研究后發現,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事件導致全球油價經歷過一波上漲,中東產油國因此獲得大量石油出口收入,其國家主權財富基金規模也得到了大幅增長。
在俄烏沖突爆發、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停滯后,初創公司、企業家和投資者紛紛涌入阿聯酋。以迪拜酋長國為例,去年6月,移民激增使迪拜人口首次超過360萬名。迪拜商會透露,去年上半年有3萬家新企業注冊,高于上一年的2.1萬家。
對中東國家來說,這波紅利是國家轉型的最好機會。目前,中東國家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格局,沙特是中東人口最多、GDP最高的國家,對海灣地區的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等國家,盡管人口不多,但憑借油氣出口成為經濟富國;此外,還有以色列、埃及、土耳其、伊朗等對地區事務有著較大影響力的國家。在眾多經濟體中,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等國家均推出了針對未來經濟發展和改革的相關經濟計劃。在這些經濟計劃中,幾乎都將數字經濟、新能源、交通、醫藥、人工智能等不依賴資源的新興產業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
同時,中東地區主要的兩大經濟體,人口和GDP合計占海灣合作委員會(GCC)七成以上的沙特和阿聯酋,與中國都有較好的外交關系。顯然,手握鈔票亟需轉型的中東國家,和苦盼融資的中國企業,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
記者采訪到幾位親自帶隊到中東國家考察過的投資人,他們告訴記者,雖然中東資本目前投資意愿很強,投資金額也相當可觀,但大部分資本都希望將新能源、醫療健康、高新技術等產業引入當地,反而不太看重投資帶來的財務回報。
由此可見,曾經美元資本在國內設置機構,招募代理人的模式,也許在中東資本身上并不適用。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如果有對中東資本和政府機構熟悉的合作伙伴,大可主動出擊,與中東資本建立聯系。而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傳統企業,也可通過中東資本在國內設置的辦公室,主動推介自己。
2024年,熟悉中東國情,懂阿拉伯語,或者有過中東出海經驗的人才,會成為市場上搶手的“香餑餑”。
2023年,中東資本中最活躍的當屬沙特和阿聯酋兩國的資本,而阿聯酋境內的兩大城市——迪拜和阿布扎比,則被視為中東相對開放的城市,是傳統上中國企業出海中東的首選落腳點。
而沙特首都利雅得和正在修建的沙特新城Neom,則被沙特規劃為特區,在當下和未來有著不錯的發展潛力。

2021年,加速改革開放的沙特發布“區域總部”計劃,宣布如果企業希望在2024年之后繼續與沙特政府或其持有的企業、機構、基金等開展業務,則需要考慮在沙特設立區域總部。這一政策吸引了德勤、百事公司、貝克特爾等80余家跨國企業,將中東區域中心遷往利雅得。
一位在沙特從事外貿行業的中國企業家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如果國內的大企業想在沙特做生意,最好還是把地區總部設在沙特,而阿聯酋暫時還沒有這樣的限制”。
沙特在現任首相小薩勒曼掌權并發布“愿景2030”前,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伊斯蘭國家,國內少有中小企業前往沙特發展。而近幾年沙特逐漸開放,作為中東的第一大經濟體,沙特市場蘊含著不少機遇,這也吸引了很多中小企業主前往沙特考察。
剛剛從沙特回國的李繼平告訴記者,目前在沙特注冊公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獨資公司,另一種是保人制公司。獨資公司的主體是企業,但注冊資金較高,對中小企業有一定的壓力;而保人制公司需要找沙特當地人作保,保人可以不參與公司經營,但很容易遇到不靠譜的保人。據他介紹,目前沙特的營商環境還不夠成熟,很多在沙特做生意的國人都是歷經坎坷后堅持下來的。但沙特的市場夠大,目前很多行業都隱藏著機遇。
“以我熟悉的建材行業為例,沙特目前在大規模搞基建,但是過來做水泥生意的人不少,供給過剩了,而部分稀缺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還是有利可圖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利雅得相對來說更適合傳統行業和大企業落地,而迪拜和阿布扎比是中小型科創企業的溫床。
迪拜和阿布扎比一直是中東最開放的城市,而且阿聯酋目前對外國人創業非常友好,既有政府的創業扶持政策,投資辦公室會根據企業吸引高科技人才數、對本地GDP的貢獻率、是否是一個區域中心等相關評估指標來給予優惠補貼。
同時,阿聯酋有大量的產業園區可以入駐,免去了租房的麻煩,還有0個稅、免稅區0企業所得稅,允許外國人100%控股等政策,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較為罕見的。《全球創業觀察》將阿聯酋評選為2022年最適合創業的經濟體。同時,受益于發達的旅游業,迪拜和阿布扎比的旅游業和房地產行業發展較好。
值得一提的是,阿聯酋還有首家“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園區——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就坐落于阿布扎比哈利法工業區。
隨著巴以沖突的爆發,原本中東的科創中心——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未來,阿布扎比很有可能取代特拉維夫,成為中東科創前沿的城市。
在和企業家交流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很多人對前往中東后的宗教、文化限制存在疑慮。身處阿拉伯國家,在宗教層面有所限制是正常的,沙特阿拉伯在幾年前還是極度保守的狀態。
但在近幾年,沙特將部分地區劃為特區后,這些地區對宗教層面的限制就放寬了很多。只要尊重宗教信仰,注意禁忌,便不會存在太大問題。
而阿聯酋的情況則更簡單一些。阿聯酋比沙特開放更早,尤其是迪拜和阿布扎比的開放程度較高,創業園區更有專門幫助企業協調宗教和文化方面問題的機構。
如果你有興趣去其他中東國家考察,那么土耳其和卡塔爾是中東地區相對開放的國家,約旦、科威特和阿曼雖然人均GDP較高,但目前還是相對保守,創業環境也一般。
和中國、西方國家略有不同的是,阿拉伯國家有如下節日需要格外注意:
1.開齋節:這是在齋月結束后的第一天慶祝的節日,標志著一個月的禁食期結束。
2.犧牲節或古爾邦節:這是伊斯蘭教另一個重要節日,也稱大開齋節。
3.穆罕默德誕辰:這個節日慶祝穆罕默德的誕生。
4.新年:這是伊斯蘭歷的第一天,也被稱為穆哈拉姆節。
在這些節日期間,人們需要尊重穆斯林的傳統和習俗,比如在開齋節期間避免在穆斯林面前吃食物。
此外,無論是阿聯酋、沙特還是卡塔爾,目前都有著大量的南亞勞工,如果是建筑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可能需要頻繁和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工人打交道。
隨著沙特對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沙特的建筑行業及裝修、運輸、建材、設計、規劃、智慧城市等周邊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幾位在沙特從事相關行業的企業家告訴記者,當下這些行業確實存在機會,但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行業情況再入局,盲目投入很容易血本無歸。
為了減少對油氣資源的依賴,沙特和阿聯酋均在大力扶持清潔能源,并且推出了政府主導的時間表,無論是風能還是光伏,都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
另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游戲、電商和直播等在國內“內卷”嚴重的行業,在中東地區都有著巨大缺口,其中一些行業已經有巨頭進入。比如電商行業有阿里的速賣通、拼多多的Temu、希音等跨境平臺,如果擔心親自出海的成本過高,也可以通過國內企業的跨境平臺嘗試。
在“一帶一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東或將成為首先吃到“一帶一路”紅利的地區。長遠來看,和中東的商業合作既有市場前景,又符合國家利益,穩定性也強于大部分海外地區。
2024年,是時候去中東“搞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