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一中學 邸成明 邸慧琴
當前,記敘文寫作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難度最高、意義重大的一環。從小了說,這是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乃至中考的必要組成部分;從大了說記敘文寫作有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辯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開展語文課程教育教學、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路徑,因此,讓學生學好寫記敘文極具重要性和迫切性。
縱觀記敘文寫作的理論研究史和實踐教學史,細節描寫是寫好記敘文的一個黃金標準,將大量的細節描寫融入記敘文中,會使記敘文的情感更加真摯,內容更加豐滿、故事更具吸引力。因此,在初中階段開展記敘文寫作技巧、傳授寫作方法時要充分認識到細節描寫的重要性,并將細節描寫融會貫通到記敘文的全過程。
所謂的神態描寫,即聚焦于描繪對象臉部表情的表述,日常生活中,臉部的細微表情往往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思想動向,在進行記敘文寫作的時候。注重神態描寫這個細節,通過對神態的完善,能夠更加傳神、生動地展現出描繪人物的生動形象。以七年級語文教材中《臺階》一課為例,有一段對父親的描述,“父親的精力卻很旺盛,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在屋場上從這頭走到那頭,給這個遞一支煙,又為那個送一杯茶。”這句話便是典型的神態細節描寫。一個“總”字、一個“遞”字、一個“送”字,充分地展現出了父親的神態,表達了一個沉浸在幸福喜悅之中的人物形象,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一篇好的記敘文,離不開作者真實、真切、真摯的情感,而在記敘文中加入動作細節描寫,往往使整篇文章感情更加真摯,情感更加飽滿。在一動一靜,動靜結合中將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表露無遺。說到動作細節描寫,便離不開朱自清的佳作《背影》,著名作家朱自清對父親穿越鐵道買橘子的動作進行了深入的刻畫,或探頭,或攀爬,或縮頭,或爬行,短短的幾個動詞,短短的幾個動作,細節的描寫將父親行動的不便,將父親對“我”真摯、真切的情感表現得巧妙精準。可以說,《背影》一文之所以成為佳作,與父親對兒子無言的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動作細節描寫更是表達真摯情感的最主要的表現手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和發揚光大。
事物細節描寫是記敘文寫作常用的技巧之一,所謂的事物細節描寫,就是圍繞事物的細節展開具體的闡述,具體包括靜態的虛無世界描寫,還包括動態的事物細節描寫等,通過對事物細節進行描寫,能夠將事物刻畫得更加生動,更加逼真,能夠讓整個記敘文的故事更加真切,更加貼合生活,給人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有利于拉近和讀者之間的距離。比如在馮驥才先生的散文《珍珠鳥》中,就引入了大量的事物細節描寫的手法,“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正因如此,在珍珠鳥回到籠子中時,就要“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肥、蓬松的球、扭動、擠開,這些詞惟妙惟肖地展現了一只小巧、肥圓、機靈的珍珠鳥,好不惹人喜歡。
肖像描寫也是常見的寫作技巧之一,具體而言,肖像細節描寫就是對所描繪的人物進行詳細的臨摹和刻畫,既包括人物的樣貌,也包括人物的服裝打扮,當然也可以是表情、體態的細微之處,都屬于肖像細節描寫的范疇。通過對人物進行肖像細節描寫,能夠充分展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內心情感,進而反映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整體環境和整體背景。
初中階段語文教材中,肖像細節描寫較為成功、廣為流傳的當屬《藤野先生》,從藤野先生的眼鏡到藤野先生的八字須,寥寥數語,卻將藤野先生短小精悍、博學多才的形象體現得惟妙惟肖,這是肖像細節描寫的成功范例。
心理細節描寫聚焦于記敘文所描繪對象內心情感的變化、內心思想的變化等細小的心理活動,通過這種細節的心理變化來刻畫人物的形象,進而豐滿描繪對象的情感世界。
以《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為例,其中遍布著細節心理描寫,有皇帝的心理細節描寫,有大臣的心理細節描寫,還有百姓和騙子各式各樣的心理活動描寫,作者通過聚焦不同身份、不同角色、不同地位人群的心理活動描寫,達到了作者諷刺當時社會現象的重要目的,也體現了大臣、百姓、騙子對皇帝穿新衣行為的不同反應和真實感受。
細節描寫并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源于生活,源于教材。比如初中課程《濟南的冬天》作為一篇名篇,其中飽含的對冬天下雪細節的描寫,同學們應在學習之后充分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對該篇文章進行讀寫或改寫。
另一方面,要根植生活,讓生活和記敘文寫作有機地融合起來。比如,同學們可以在課后時間觀察爬山虎生長的過程,并以此為例寫一篇記敘文。通過這種刻意的鍛煉,讓生活與記敘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增強自我的細節描寫意識和細節描寫能力。
與此同時,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文章中的每一句話語,都是經過精心醞釀、經過多年歷史和時間的檢驗才得以留存和發展的。因此,同學們要高度重視教材的重要性,深究教材中關于心理細節描寫、肖像細節描寫、事物細節描寫等的寫作手法。
記敘文寫作的第一步是創設問題情形,即要想明白寫作的目的是什么,要圍繞什么進行細節描寫。比如說,以寫母愛為例。
第二步是圍繞主題進行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為后續理清思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寫母愛的記敘文中,要對母親平時的關心照料進行充分的聯想和回憶,實現生活與記敘文寫作的有機融合、有機溝通,比如說,母親每日以柴米油鹽的形式守護著我們的健康成長等。
第三步是理清寫作思路,明確寫作過程。比如母愛,最具象的體現是日常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大的方向確定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將柴米油鹽般無微不至的照顧具體化、細節化。比如,可以將記敘文題目設定為《一碗碗的愛》,寫作課程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入對母親的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肖像細節描寫等,充分刻畫一個母親的偉大形象。
好的文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千百次的提煉修改,才能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高。其中要發揮教師的指揮棒作用,對內容進行點評和指導,對好的范文進行全班集體式的學習和講解,讓大家刻意地去模仿,去吸收內化為自己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習慣。
其次,學生貴在落實,同學們對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和建議要逐一落實,并在以后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完善和提升,同時,同學們還要建立相應的記敘文寫作積累本,將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優秀范文和教材中的典型細節描寫方法記錄在筆記本上,不斷復習鞏固,推動內化、深化和轉化工作。
提升記敘文寫作技巧是一項漫長的工作,急不得,需要日復一日的積累才能實現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