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林 劉欣
摘 要:隨著農林業的持續發展和技術更新,植株的種植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合理應用種植技術,能夠切實提升種植水平。在柏樹種植的過程中,種植技術應用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都是影響柏樹生長和品質的重要因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柏樹種植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將對柏樹種植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探究,具體闡述柏樹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和應用策略。
關鍵詞:柏樹;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柏樹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是影響柏樹生長和品質的重要因素。柏樹的種植技術涉及柏樹的選種、育苗、栽植、管理等方面,需要根據柏樹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需求,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以促進柏樹的健康發展。柏樹病蟲害是柏樹生長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會導致柏樹生長受阻、品質下降甚至死亡,給柏樹的栽培和保護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柏樹種植中也十分重要。
1柏樹種植技術應用及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1.1柏樹種植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在柏樹的種植工作中,不僅要正確認識到柏樹的生存條件和種植要求,以科學地應用相關的種植技術,在實際的種植工作中,也要對種植模式、流程進行調整,以提升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通過柏樹種植技術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柏樹的生存能力,還能夠提升柏樹的生長速度和質量,提升柏樹的適應能力。
首先,柏樹的種植技術包括土壤改良、選種育苗、種植密度控制等方面,這些技術措施可以為柏樹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增強柏樹的抗逆性和適應性,提高柏樹的成活率和生長率[1]。例如,山東省乳山市柏樹種植基地在進行土壤改良時,采用了深翻、施用有機肥、石灰、磷酸鹽等方法,使土壤的酸堿度、有機質含量、養分狀況等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柏樹的成活率和生長率分別提高了10%和15%。
其次,柏樹的種植技術包括修剪整形、水肥管理等方面,這些技術措施可以調節柏樹的生長情況和營養情況,促進柏樹的分枝和葉片的發育,改善柏樹的樹形和樹冠,增加柏樹的觀賞價值。例如,山東省乳山市柏樹種植即根據種植用途的不同,在進行修剪整形時,采用了不同的修剪方式,如自然形、球形、錐形、柱形等,使柏樹的樹形和樹冠呈現出多樣的風格和效果,有效提升了柏樹的觀賞價值。同時,通過種植技術的合理應用,還可以改善柏樹的生長環境,增強柏樹的抗病蟲能力,降低柏樹病蟲害的發生率和危害程度。
1.2柏樹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柏樹病蟲害防治是指對柏樹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控制的技術措施,是柏樹種植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有效維護柏樹的生長和品質,防止出現柏樹大規模患病甚至死亡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柏樹病蟲害會導致柏樹的葉片、枝干、根系等部位的損傷和萎縮,影響柏樹的光合作用、水分吸收、營養運輸等生理功能,降低柏樹的生命力和健康度,甚至造成柏樹死亡。柏樹病蟲害防治可以及時發現和消除柏樹的病蟲源,減輕柏樹病蟲害的危害程度,維護柏樹的健康。同時,柏樹病蟲害會導致柏樹的樹形、葉色、花果等品質指標的下降,影響柏樹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降低柏樹的市場競爭力和利潤空間[2]。柏樹病蟲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柏樹的品質和價值,增加柏樹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柏樹病蟲害防治可以有效維護柏樹的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保護柏樹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
2柏樹種植技術
2.1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指通過施加有機肥、石灰、磷酸鹽等物質,或者進行深翻、松土、排水等操作,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氣性,為柏樹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柏樹的土壤改良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對土壤進行檢測,了解土壤的酸堿度、有機質含量、養分狀況、水分狀況等,根據柏樹的土壤適應性,選擇合適的土壤改良方法。柏樹喜歡生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因此,要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施加適量的有機肥、石灰、磷酸鹽等物質,調節土壤的酸堿度和養分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氣性。
其次,挖出足夠大的栽植坑,一般為樹苗的2~3倍,深度為樹苗的1.5~2倍,將改良后的土壤填入栽植坑,使樹苗的根系能夠充分伸展和吸收水分和養分。
最后,定期對土壤進行松土、除草、排水等操作,保持土壤疏松和濕潤,防止土壤硬化和鹽漬化,確保柏樹健康生長。以山東省乳山市的柏樹種植為例,一般會在種植柏樹后每月進行一次松土、除草、排水等操作,保持土壤疏松和濕潤,防止土壤硬化和鹽漬化,促進柏樹生長。
2.2選種育苗
選種育苗是指根據柏樹的種植目的和條件,選擇合適的柏樹品種和苗木,進行良種繁育和苗木培育,為柏樹的種植提供優質的種苗。柏樹的選種育苗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要根據柏樹的種植目的,選擇合適的柏樹品種,如扁枝柏、金柏、藍柏、紫柏等,并充分考慮柏樹品種的樹形、樹冠、葉色、芳香、抗逆性等特點,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的柏樹品種。
其次,要根據柏樹的繁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等,選擇合適的柏樹母本和繁殖材料,進行良種繁育和苗木培育,提高柏樹的遺傳質量和苗木質量。其中扦插是指將柏樹的枝條切成一定長度的插條,插入營養土或沙土中,使其生根成苗。扦插的優點是繁殖速度快,苗木品質高,保持了母本的遺傳特性,缺點是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扦插的適宜時間是春季或秋季,適宜的插條長度為10~15cm,插條直徑為0.5~1cm。嫁接是指將品種優良的柏樹枝條與其他品種柏樹的根系相連接,使其結合成一體,形成新的柏樹苗[3]。一般來說,嫁接的適宜時間是春季或秋季,接穗長度為10~15cm,適宜的砧木高度一般為30~50cm,并剪去所有的葉片。在嫁接時,要根據接穗和砧木的大小和形狀,選擇合適的嫁接方法,使接穗和砧木的斷面完全吻合,包扎牢固,防止水分和細菌侵入,促進接穗和砧木愈合。
2.3種植密度控制
在柏樹的種植過程中,不僅要做好育苗和整地工作,還要根據種植條件,確定柏樹的種植間距和排距,控制柏樹的種植密度,使柏樹的生長空間和光照條件達到最佳。
首先,根據柏樹的種植方式,確定柏樹的種植間距和排距,控制柏樹的種植密度,使柏樹的生長空間和光照條件達到最佳,為柏樹的生長提供合理的配置。一般來說,柏樹的種植間距和排距應根據柏樹的樹形、樹冠、生長速度等因素來確定,使柏樹的樹冠能夠充分展開,不互相遮擋,同時保留一定的空隙,便于管理和通風。以山東省乳山市的柏樹種植為例,種植的柏樹品種主要為金柏、藍柏和紫柏,這些品種的樹形較小,樹冠較密,生長速度較快,因此,可以將柏樹的種植間距和排距控制在1~1.5m之間,柏樹的種植密度保持在4000~6000株/hm2之間,保證柏樹擁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其次,進行合理的疏伐、移栽、旋耕、除草等工作,維持柏樹的種植密度,保證生長空間和光照,防止柏樹過密或過稀,影響柏樹的生長和品質。以山東省乳山市的柏樹種植為例,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會對柏樹進行疏伐和移栽,將柏樹的種植密度控制在合理水平,每月進行旋耕和除草作業,保持柏樹根系土壤疏松和清潔,提升柏樹的種植和維護效果。
2.4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對柏樹的水分和養分供給進行調節,維持柏樹水分和養分的平衡,為柏樹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只有切實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才能夠真正提升柏樹種植的效率和效果,提升柏樹的品質。
在進行水肥管理工作之前,要根據柏樹的水分和養分的需求,確定柏樹澆水和施肥的時間和量,一般在柏樹的生長旺盛期和干旱期進行澆水,澆水量應根據柏樹根系的發展程度確定,每次澆水間隔為7~10天,避免在柏樹的休眠期和雨季進行澆水,防止柏樹的根系土壤過濕和缺氧。在生長旺盛期和營養消耗期應及時進行施肥,每次施肥間隔為15~20天。
3柏樹常見病蟲害
3.1病害
3.1.1葉枯病
葉枯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柏樹葉片枯死的病害,主要是由柏樹葉枯病菌和柏樹葉斑病菌等引起,造成柏樹的葉片出現不規則的黃色或褐色的斑點,斑點逐漸擴大,最終導致柏樹的葉片枯死,影響柏樹的光合作用和生長情況。葉枯病的發生一般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且在前期不容易被發現。葉枯病一般會在植株的生長旺盛期和干旱期進行危害,對柏樹的生長和抗逆能力造成較大的影響。
3.1.2葉凋病
葉凋病是一種細菌引起的柏樹葉片凋萎的病害,主要是由柏樹葉凋病菌引起,造成柏樹的葉片出現水浸狀的淡綠色或黃色的斑點,并逐漸變成褐色或黑色的壞死斑,最終導致柏樹的葉片凋萎,影響柏樹的葉色和觀賞效果,降低柏樹的美學價值和生態價值。葉凋病的發生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在高溫、高濕、多雨的條件下,葉凋病很容易發生,在柏樹的葉片表面和內部活動。如果在柏樹的生長期未及時發現葉凋病,就很容易對柏樹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3.2蟲害
3.2.1毛蟲
毛蟲是指一類具有毛發的幼蟲,如松毛蟲、側柏毛蟲、毒蛾等,其主要以柏樹的葉片為食,造成柏樹的葉片被咬食、缺口、脫落等現象,影響柏樹的葉色和觀賞效果,并很容易對柏樹幼年期和生長期的生長狀態造成影響。毛蟲的發生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以夜間為主,喜歡在柏樹的樹冠內部活動,不易被發現。
3.2.2天牛
天牛是指一類長角的甲蟲,主要以柏樹的樹皮、木質部、韌皮部等為食,造成柏樹的樹皮被啃食、樹干被鉆孔、樹液流失等現象,影響柏樹的水分和養分的運輸,造成柏樹的枝條枯萎、樹干腐爛等現象,危害柏樹的健康,甚至容易造成柏樹死亡。天牛一般喜歡在柏樹的樹干和枝條上活動,危害性較大,但較易被發現。一旦未及時對天牛這類害蟲進行防治,很容易對大面積的柏樹生長造成嚴重影響,降低柏樹的成活率。
4柏樹病蟲害防治
4.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過使用各種物理手段,直接或間接地殺滅或驅趕柏樹病蟲害,或者阻斷柏樹病蟲害的傳播途徑,為防治柏樹病蟲害提供時間。
在柏樹病蟲害發生前,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監測,及時發現柏樹病蟲害的跡象和源頭,并通過合理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控制,防止病蟲害繼續擴大化發展。同時,在監測過程中,應明確病蟲害信息,結合病蟲害情況制定防治方法,提升防治效果[4]。
在柏樹病蟲害發生期間,要進行適當的隔離和遮擋,使用各種材料,如塑料布、網布、紙板等,將柏樹病蟲害發生部位或整株柏樹進行隔離或遮擋,阻斷柏樹部分病蟲害的傳播途徑,減輕柏樹病蟲害的危害性,為柏樹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在柏樹病蟲害發生后,要進行及時的清除和消毒。
4.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通過使用各種生物手段,如天敵、寄生蟲、病原菌、植物素等,直接或間接地殺滅或抑制柏樹病蟲害,增強柏樹的抗病蟲能力,為防治柏樹病蟲害提供安全環保的方法。
在柏樹病蟲害發生前,要選擇適合柏樹的生物防治方法,如放養天敵、噴施生物制劑等,考慮柏樹病蟲害的種類、數量、分布等特點,選擇適合柏樹的生物防治方法。以山東省乳山市的柏樹種植為例,選擇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為放養天敵,放養的天敵主要為螳螂、蜂類等,這些天敵可以捕食或寄生柏樹的蚜蟲、螨、蛾等病蟲害,使柏樹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5]。
在柏樹病蟲害發生期間,要及時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根據柏樹病蟲害的發展情況,調整生物防治的方法和量,如增加天敵的數量、改變寄生蟲的種類、加強病原菌的濃度、調整植物素的配比等,保證生物防治的有效性。同時,應做好柏樹病蟲害天敵生存環境的保護工作,促進柏樹病蟲害天敵的繁殖和發展,為防治柏樹病蟲害提供長期的生態保障。
4.3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指通過使用各種化學藥劑,如殺蟲劑、殺菌劑等,直接或間接地殺滅或抑制柏樹病蟲害,或者增強柏樹的抗病蟲能力。柏樹的化學防治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對化學藥劑進行合理的選擇和配制,選擇適合柏樹病蟲害的化學藥劑,根據柏樹病蟲害的種類和發展程度,確定化學藥劑的種類和劑量。如在進行毛蟲防治工作時,將5%滅幼脲以1∶500的比例兌水,在病蟲害集中區域均勻噴施,可以有效解決毛蟲問題。在毛蟲發展較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間隔一周再次進行噴施。在進行葉枯病防治工作時,將波爾多溶液按1∶1000的比例與水混合,在患病處進行噴施,連續多次噴施,可以有效控制葉枯病問題。
其次,選擇適合柏樹病蟲害發展情況的防治方法,如土壤施用、樹干施用、葉面噴灑、樹冠噴灑等,再根據柏樹病蟲害的發生部位和范圍,確定施用和噴灑的方法和次數。同時,在進行化學防治后,要及時處理化學防治的殘留,清洗柏樹的葉片、枝條、根系等部位,處理化學防治過程中的相關器具和廢棄物等,防止化學藥物殘留對柏樹生長和環境造成危害。在應用化學防治方法時,工作人員也應做好防護,防止化學藥劑對人體造成傷害。
總而言之,通過柏樹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柏樹種植管理的效果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切實提升柏樹種植的效率,提升柏樹撫育的質量。但在實際進行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采用種植策略,切實提升柏樹種植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永莊.林業種植技術及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國林副特產,2023(05):88-90.
[2]馬樂.側柏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技術探析[J].園藝與種苗,2023,43(09):74-76.
[3]馬玉如.提高林業樹木種植成活率的策略分析[J].河南農業,2023(20):45-47.
[4]聶晶,任麗娟.側柏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23(02):55-57.
[5]李其圓,賈繼安.側柏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3(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