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突聾又稱為突發特發性聽覺喪失,是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聽力下降,且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不少于20分貝,常伴有耳鳴、耳脹悶感等癥狀。近年來,突聾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且發病人群逐漸年輕化。有數據顯示,我國突聾患者發病年齡多為40歲及以上,單側多發,左側略多于右側。
突聾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常見的有耳部疾病、腫瘤、傳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等。約1/3患者的病因是通過長期隨訪評估推測或確認的,只有10%~15%的突聾患者在發病期間就能明確病因。而病因不明的患者一般認為與睡眠障礙、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生活工作壓力大等誘因有關。
由于聽力需要通過神經傳遞到聽覺中樞,而神經細胞一旦損傷是不能再生的,可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失;因此,突聾后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突聾的黃金治療時期為7~14天,如果能夠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一般2周內聽力會有明顯改善,預后較好;如果2周內聽力改善不明顯者,通常預后不佳。目前,臨床上治療突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一般治療:穩定血壓、控制血糖、低鈉飲食、充分休息、穩定情緒、改善不良聽力習慣、保持環境安靜。
2.藥物治療:使用改善內耳微循環藥物、抗凝藥物、糖皮質激素、神經營養類藥物等。同種類型的藥物不建議聯合使用,治療過程中,如果聽力完全恢復可以考慮停藥,效果不佳者可視情況延長治療時間。
3.高壓氧艙治療:可考慮作為補救性措施,但不建議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4.對于經過積極治療效果仍不佳者,可根據聽力損失程度選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等聽覺輔助裝置。
突聾患者結束治療后,還需要隨時檢測自己的聽力,定期去醫院復查,避免復發。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事項以預防聽力下降:
1.不濫用耳毒性藥物,如部分抗結核藥物、抗生素、利尿劑等。
2.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避免過度用耳及強噪聲刺激。
3.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適度鍛煉、保持心情舒暢、及時調整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