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萌 戴儉 惠曉曦 GUO Yumeng DAI Jian HUI Xiaoxi
存量更新背景下,公共服務設施面臨諸多困境,摸清現狀尤為重要。以北京月壇街道為研究對象,運用實地調研對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文化、體育5 類設施行進數量及位置統計,確定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并進行空間分布研究,為公共服務設施的更新規劃提供依據。
城市更新;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分布
公共服務設施是公共服務所依托的空間載體,是保障社會公平、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工具?!侗本┏鞘锌傮w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要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重點關注與人民群眾最相關的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文化、體育等設施,引導二環路以外8個片區存量資源優化利用,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宜居水平和服務能力。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在政策要求和居民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尤為重要。
北京已步入存量更新時代,公共服務設施面臨建成時間較長、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摸清存量設施尤為關鍵。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街道是首都功能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1949年以來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地區。選取月壇街道為研究對象,分析建成地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分布情況,總結現狀問題,為公共服務設施的更新提供現實依據。
月壇街道轄區面積約4.13km2,是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組成部分之一,位于西城區中部、西二環以外(見圖1)。東起西二環,西至三里河路,北至月壇北街,南至蓮花池東路。月壇街道內共26個社區,社區類型多樣(見圖2)。

1 月壇街道區位

2 月壇街道社區分布
月壇街道區域特點鮮明,不同于舊城胡同、四合院格局。月壇街道是首都功能集中區,有副部級以上中央單位23個,具有特殊的資源優勢。月壇街道是以機關干部為主的宿舍區,不同于普通規劃的居民區,居民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但人口老齡化嚴重。
公共服務設施數據由現場調研、隨機訪談及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包括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文化、體育5類公共服務設施。
對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分級,各層級互不包含,對每級設施的服務范圍進行研究,從而判斷各類設施的空間分布特點。其中,設施分級依據《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標》(京政發〔2015〕7號)進行研究,服務范圍依據GB 50180—2018《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進行分析。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對各類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范圍作出界定,但未對區級及以上設施進行界定,考慮到此類設施在街道內具有一定的輻射能力,為本地居民提供就近服務,因此根據各類設施在《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標》中的等級,結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中的服務半徑,最終選取300,500,1000m步行距離作為服務半徑進行研究(見表1)。

表1 公共服務設施半徑
月壇街道內現狀分布幼兒園7處,小學10處,中學8處,九年一貫制學校1處,共26處基礎教育設施(見圖3)。

3 基礎教育設施現狀分布
1)幼兒園 月壇街道現有幼兒園7處,分別為月壇第一幼兒園、國家發改委幼兒園、槐柏幼兒園月壇分園、金融街惠澤幼兒園(月壇園)、公安部幼兒園、育民五一幼兒園(全國總工會幼兒園)、鐵路二中附屬幼兒園(原四十二中)。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幼兒園集中分布于街道北部,中部與南部難以覆蓋,存在較大缺口(見圖4)。

4 幼兒園服務范圍
2)小學 月壇街道現有小學10處,分別為中古友誼小學(本校區)、三里河第三小學(本校)、三里河第三小學(南校區)、復興門外第一小學(高年級部)、復興門外第一小學(低年級部)、育民小學(北校區)、育民小學(南校區)、育民小學(白云觀校區)、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一年級部)。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小學分布可覆蓋大部分區域,但街道東北角、東南角、西南角等角落難以完全覆蓋(見圖5)。

5 小學服務范圍
3)中學及九年一貫制學校 月壇街道現有中學及九年一貫制學校9處,分別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分校(214中學)、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南校區)、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北京市月壇中學、北京市第八中學(木樨地校區)、北京市第八中學(西便門東里校區)、北京市三十五中學(三里河校區)、北京市正澤學校。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中學及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覆蓋面較好,可覆蓋整個街道范圍(見圖6)。

6 中學服務范圍
街道內現有醫療衛生設施21處,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10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處,區級及以上醫療設施10處(見圖7)。以上醫療機構均已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可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查詢。

7 醫療衛生設施現狀分布
1)社區衛生服務站 月壇街道現有社區衛生服務站10處,分別為南沙溝社區衛生服務站、三里河一區社區衛生服務站、社會路社區衛生服務站、三里河二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復興門鐵路社區衛生服務站、復北社區衛生服務站、復外24號樓社區衛生服務站、木樨地社區衛生服務站、京安社區衛生服務站、汽南社區衛生服務站。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社區衛生服務站集中分布于街道北部和西部,東南部地區難以覆蓋,存在較大缺口(見圖8)。

8 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范圍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月壇街道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處,為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現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于街道東南部,覆蓋范圍有限,存在較大缺口(見圖9)。
3)區級及以上醫療設施 月壇街道現有區級及以上醫療設施10處,包括綜合性醫療設施4處,??漆t院3處,診所3處(見表2)。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可知區級及以上醫療設施分布較廣泛,基本覆蓋整個街道(見圖10)。

表2 區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現狀

10 區級及以上醫療設施服務范圍
月壇街道內現狀分布機構養老設施4處,老年活動場站8處,社區助殘服務中心5處,共17處社會福利設施(見圖11)。

11 社會福利設施現狀分布
1)機構養老設施 月壇街道現有機構養老設施4處,分別為月壇街道敬老院、月壇街道融澤養老照料中心、月壇街道華方養老照料中心、北京永春堂頤養中心。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現狀機構養老設施集中分布于長安街以南,東北部僅1處,難以覆蓋完全(見圖12)。

12 機構養老設施服務范圍
2)老年活動場站 月壇街道現有老年活動場站8處,分別為三里河一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月壇社區養老服務驛站、三里河三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三里河二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汽北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全總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復北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汽南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均提供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便民食堂、物資銷售等服務。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老年活動場站大部分集中分布于街道西部,且數量較少,難以覆蓋整個街道,存在較大缺口(見圖13)。

13 老年活動場站服務范圍
3)社區助殘服務中心 街道內有社區助殘服務中心5處,分別為月壇街道靜心園、月壇街道社會路社區溫馨家園、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溫馨家園、真武廟四里13號院內溫馨家園、月壇街道愛心服務中心。其中,月壇街道靜心園與社會路社區溫馨家園共用一址。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現狀社區助殘服務中心分布較為廣泛,基本覆蓋整個街道(見圖14)。

14 社區助殘服務中心服務范圍
月壇街道現狀分布社區文化設施7處,區級及以上文化設施7處,共有文化設施14處,文化資源較為豐富(見圖15)。

15 文化設施現狀分布
1)社區文化設施 月壇街道現有社區文化設施7處,分別為月壇圖書館、三里河社區文化活動室、三里河三區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鐵二一社區文化活動室、復外社區文化活動室、汽北社區文化活動室、汽南社區文化活動室。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出社區文化設施集中分布于街道西部,無法覆蓋整個街道(見圖16)。

16 社區文化設施服務范圍
2)區級及以上文化設施 月壇街道內區級及以上文化設施7處。文化設施總體較豐富,包抱首都博物館、月壇園藝推廣中心、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二七劇場、西城區工人文化宮、月壇雅集、北京市文化活動中心,大中型設施主要集中于三里河東路-白云路沿線。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知現狀區級及以上文化設施分布較為廣泛,可覆蓋整個街道(見圖17)。

17 區級及以上文化設施服務范圍
月壇街道內現有區級及以上體育設施2處,其他體育設施3處,無社區級室內體育設施(見圖18)。

18 體育設施現狀分布
1)區級及以上體育設施 月壇街道內有區級及以上體育設施2處,包括月壇體育中心、月壇綜合訓練館。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知現狀區級及以上體育設施集中分布在街道東北角且數量有限,難以覆蓋整個街道(見圖19)。

19 區級及以上體育設施服務范圍
2)其他體育設施 街道內現有其他體育設施3處。其中,對社會開放的學校附屬體育健身設施2處,分別為公安大學游泳館、北京市四十四中學游泳館;單位附屬體育健身設施1處,即浩康健身中心。對其進行現狀服務范圍分析后,得知現狀其他體育設施均分布于街道西部且數量有限,難以覆蓋整個街道(見圖20)。

20 其他體育設施服務范圍
月壇街道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存在覆蓋面不足、分布不均勻等問題,導致現有設施服務范圍無法滿足整個街道需求(見表3)。覆蓋度主要與設施數量、分布及服務半徑相關,整體來看,數量越少、分布越集中、服務半徑越小的設施類型覆蓋面越低。街道現狀服務范圍明顯不足的設施包括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場站、體育設施等。

表3 現狀設施覆蓋度
月壇街道區級及以上大型公共服務設施較多,分布較廣泛,但街道級、社區級設施存在較大缺口,設施建設差異明顯。區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有11處,包括綜合性醫療機構、專科醫院等類別,可完全覆蓋街道范圍,但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數量、規模及服務范圍無法滿足需求。區級及以上大型文化設施資源豐富且分布廣泛,包括博物館、檔案館、工人文化宮等類別,設施質量較高、管理較好、利用率高,但社區文化設施數量和規模嚴重不足。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多為強制性指標,由政府主導規劃建設,落實情況較好,且建設時間較早,在早期擁有較充足的土地資源。
北京提出減量發展政策,精細化提升城市空間,直接影響作為物質空間載體的公共服務設施更新。建成地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更新規劃受用地限制,故摸清設施現狀數量及服務范圍,尋找空間缺口,是有效制定規劃的前提。通過對月壇街道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布局的研究,總結分布不均、數量緊缺的設施類別,明確各級設施的建設差異,為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工作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