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計強
摘要:在常規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設計主要選擇在混凝土中添加添加劑的方案,此種方案雖然能夠提高防水性能,但同時也縮減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基于此,選擇剛性施工防水材料,對比出混凝土添加劑的最優配比,進而對地下防水防滲技術進行分析。按照處理流程鋪設防水材料,選擇化學注漿方法,對地下防水進行二次補足。對屋面的防水工程進行設計,最后對施工結果進行評定。
關鍵詞:建筑工程;墻漏法;防水防滲;添加劑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對建筑進行防水防滲處理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應用防水防滲技術,能夠增加建筑的剛性以及使用壽命。為保證防水防滲施工能在增加建筑剛性的同時,提升建筑構件的防水性能,需對其施工工藝、構造和材料等各方面進行科學控制與測算,
在建筑防水施工中,需要加入不同添加劑,這不僅容易造成混凝土不規則應力集中,使混凝土產生抗拉力極限強度,還會導致表面變形,因此對混凝土的添加劑配比的調制,也是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結合工程施工防水技術研究的同時,要對建筑屋面與地下同時進行防水設計,以保證防水防滲構造的完整性。本文從地下和屋面兩個角度來對工程進行防水技術分析,結合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外貼工藝流程,來增強建筑工程的防水性[1]。
1? ?防水防滲施工技術選材
1.1? ?合理選擇施工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能夠輔助工程施工,為建筑的防水防滲要求提供十分重要的幫助,并且能夠保證建筑物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的侵蝕破壞。
根據材料物理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柔性防水材料和剛性防水材料,本次工程在施工中選擇材料為剛性防水材料,剛性防水材料的劃分如表1。
1.2? ?科學添加添加劑
應用剛性防水材料時,能夠通過添加部分添加劑,提高混凝體構建密實性,來增加建筑物建材的防水防滲性能。通過向混凝土中添加抗滲劑,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滲性。若添加劑配比不均勻,易造成建筑的結構性減弱,引發裂縫和貫孔,從而縮減建筑的使用壽命。
1.3? ?防水添加劑選型
本文通過添加劑的合理配置,調配相應的混凝土強度,并對混凝土的抗滲能力進行測定。將幾種不同添加劑配比的混凝土進行抗滲性對比,對比結果如圖1所示。
根據圖1的分析結果中可以得出,本次工程中所配比的實驗組混凝土在28d中具有最好的抗滲性能,在56d中雖然抗滲性能相較于28d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四組配比中抗性性能最好的一組。為此本次工程選擇施工實驗組中水泥基防水涂料和ZS防水添加劑作為工程中的防水材料[2]。
2? ?地下防水防滲工程施工流程及要點
2.1? ?施工流程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然后對地下的基層進行雜物的處理,保持基層的清潔性,然后使用基層處理劑對基層進行涂抹,進而制定工程施工的參考線,對防水材料的卷材進行末端固定,并做好密封處理,最后在整體的材料上架設一層保護結構,確保防水層的安全性。
2.2? ?施工要點
在本次的防水防滲施工中,對于地下防水施工的處理具有一定的操作要點,具體如下:一是在基層的處理中,需要將建筑側墻上的灰塵等雜質進行清除,并對填補側墻中的缺陷凹面,保證側墻平整干凈。二是在基層處理劑的涂抹中,需要將處理劑進行均勻涂抹,并且涂抹完成后需要立即粘貼卷材,避免因涂抹后放置太久落入灰塵導致卷材粘粘不牢固,最后降低防水性能[3]。三是對細節處的處理需要通過附加卷材的方式進行填平,陰陽角要以圓弧或者斜角成型,避免出現空間夾角。四是在卷材搭建環節,需要嚴格把控搭建的精度,避免誤差問題。根據工程的要求,需要留有500mm的搭建接縫,并且橫向搭建接縫需要大于100mm,縱向搭建接縫需要大于80mm。五是需要對搭接邊進行加強處理。本次工程采用蓋條的方式對搭接部位進行覆蓋,并進行密封處理,完成密封后再進行下一環節的工程施工[4]。
3? ?基于堵漏法優化地下防水防滲施工
地下防水施工相較于地上,更容易受到潮氣的侵蝕,因此本次工程采用堵漏法對地下施工進行優化,增加地下的防水防滲性能。
3.1? ?施工工藝流程
堵漏法一般分為抹面堵漏法和化學注漿堵漏法兩種施工方法,本文選擇施工化學注漿堵漏法來對地下施工進行處理,注漿堵漏法的施工流程如下:準備工作―設置注漿孔—封閉漏水部位—試注—觀察注漿效果。
3.2? ?施工工藝特點分析
本次工程中所使用的注漿堵漏法,能夠針對本次工程中的不同截面,進行對應的注漿,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并且對于多種裂縫的處理,僅需要根據滲漏位置來選擇對應的設備和注漿材料的配比,就能夠填補裂縫。裂縫經過注漿后能夠被填充和硬化,并且注漿材料的增加,也能夠為工程提供相應的防滲處理。
3.3? ?施工要點
在本次施工中,選擇聚氨酯漿液作為注漿材料。材料配比方式一般為:首先測量各組分的密度數據,然后將料漿進行兌換,通過實際溫度和其他參數的計算,來對注漿施工中的有效注漿時間進行調整。
工程中的聚氨酯漿液的配比如表2所示。可結合工程具體狀況、表2聚氨酯漿液的配比,采取合適的堵漏方法。需要注意:注漿的擴散范圍不同,所以需要在灌漿時注意注漿中催化劑的添加時間,并對添加劑進行攪拌。
對于漏水嚴重的部位可直觀的進行現場觀察,對于漏水慢或者濕漬不明顯的地方處理完漏水處后,可以通過水泥砂漿的薄涂進行檢測。若干粉中出現濕紋,則表明可能存在裂縫。需要繼續對滲漏處進行注漿處理,直至不再出現滲漏現象[5]。
4? ?屋面防水防滲施工流程設計
雖然建筑的屋面不會與地下的土壤進行接觸,但是在雨水天氣和正常的空氣中,仍然會受到水分子侵蝕。為此經過地下防水處理的優化后,需要對建筑的屋面進行防水處理。對于屋面的防水處理的流程如圖2所示。
防水卷材的部分防水構造如圖3所示。應用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外貼技術,不僅降低了工程難度,相比與傳統的防水卷材也更加具有優勢性。該卷材在施工時不需要通過明火,來增強施工環境的干燥性,在相對潮濕的作業中同樣可以保證工程質量[6]。
5? ?工程應用效果
5.1? ?工程基本情況
在本次工程中,經過技術人員工程勘察,了解到本次工程地勢南低北高,工程用地中存在沖溝。施工地帶有丘陵,施工地基土比較穩定,地質情況良好,建筑工程的特征如表3所示。
5.2? ?施工要點
在本次工程的擬建場所中,設置的地形為貼合工程的丘陵地區,且地下水的埋藏較深。施工地區存在古河道,在基坑開挖后,坑內可能會有一定量地下水溢出,導致施工環境較為潮濕,所以在施工期間,需要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并在基坑回填時采用粘性土來吸收水分,以保證地下建筑不會受到地表水侵蝕,增強建筑的防水性能。
5.3? ?施工效果分析
為了檢驗防水防滲技術的效果,在不同工況下,對不同施工技術進行滲水壓力測試對比。本次測試所用到的儀器設備如表4所示。不同工況下各技術應用后的防水防滲施工的對比結果如圖4所示。
根據圖4的對比結果可知,在不同防水處理方法中,本次施工中所用到的實驗組的施工方式,具有最好的防水性。滲水壓力值越大,意味著防水層的壓力越大,越容易造成防水層的破壞和滲漏。
對照組5為空白對照組,該對照組的建筑外側沒有鋪設卷材,所以其滲水壓力值較高。實驗組按照本次施工所用到防水防滲方法,相較于其他4組對照組,實驗組的滲水壓力值在3種工況下均在0.6MPa以下,說明本文設計施工技術具有較好的防滲防水效果。
6? ?結束語
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對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材料進行選擇,然后對建筑的地下進行防水施工,再通過化學注漿法對施工中的滲水部位進行多次補漏,進而對屋面建筑實施防水工程選擇防水卷材,最后驗證施工結果。實驗結果顯示,本次工程所用的施工技術具有最好的防水效果。
參考文獻
[1] 任瑞祥.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策略[J].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3(17):71-73.
[2] 吳翔.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防水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探討
[J].建設監理,2023(8):83-85.
[3] 陳旭東.住宅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的研
究[J].居舍,2023(18):38-41.
[4] 郭冰松.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術控制探析要點淺論[J].
居舍,2023(14):49-52.
[5] 李德剛,曹富,張欽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
術研究[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9):104-105.
[6] 查麗香.淺談房屋建筑地下室后澆帶混凝土防水施工技術
[J].建材發展導向,2022,20(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