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芬,曹 衛
(南充市高坪生態環境監測站,四川 南充 637100)
水與人們的生活關系緊密,飲用水水源水質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現代社會水環境容易被污染,原有水質監測與預警方法不再適用。因此,相關人員要重視飲用水水源保護,創新水質監測與預警的策略,及時發現被污染的飲用水,并采取治理措施,確保飲用水水源水質符合飲用標準,與人們的生活用水需求相符,不會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
水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源,加強水質監測與預警,可避免存在有毒物質、病菌或其他污染物的水被人們飲用,保證人們的用水安全,防止飲用水水源水質不達標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1]。高質量的水質監測與預警功能,能夠使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標準,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支持人們生產生活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降低人們飲水后患病的可能性,使地區擁有的水資源被合理利用。除此之外,功能完善的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可推動地區污水處理系統優化,幫助工作人員制定更為科學的污水處理方案,引進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與技術,降低處理污水的難度,避免生活污水污染飲用水水源,以實現保護地區水環境的目標。
為建設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相關人員要明確水質監測內容,分析該系統應具有的功能,確保建成的監測與預警系統功能齊全,可用于水質監測與預警。根據水質監測與預警需要,分析水質監測應包含的項目,通常情況下,水質監測包括監測水源的物理指標、化學指標、生物指標等,這些指標可反映飲用水水源的真實情況,以便工作人員判斷水質是否達到標準。相關人員要了解行業規定,明確不同等級飲用水水源水質需達到的標準,如表1所述,嚴格按照該標準監測水質,得出準確的監測結果。

表1 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標準
考慮到有害物質在水中的存在形態以離子形式為主,應采用相應的監測技術手段判斷有害物質濃度。要注重對飲用水水源中糞大腸菌群含量的監測,如飲用水水源中糞大腸菌群含量超過每升1 000個,則會引起胃腸炎,影響身體健康,監測到糞大腸菌群超標的飲用水水源不可被飲用。還要注意其他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各類微量元素超標也會影響水源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的開展旨在及時發現影響水質的因素,針對飲用水水源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水源保護方案,使飲用水水源水質始終良好,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不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2]。
篩選用于展現飲用水水源水質的監測指標至關重要。科學設置監測指標是優化系統功能的關鍵,相關人員結合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標準,確定水質監測指標,提高水質監測結果的參考價值。第一,飲用水水源中微生物濃度,按照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微生物監測以糞大腸菌監測為主,要求用于飲用的水源中糞大腸菌群不得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限制,超過該標準即表明水源被污染,水質未達到飲用標準。第二,溶解氧監測是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的重要指標,通常情況下要求飲用水的溶解氧不小于5。第三,總硬度監測,依據國家規定的標準,地下型飲用水水源中總硬度含量應低于每升450毫克,總硬度過高的水不可直接飲用。
各指標的監測方法不同。規范各指標的監測方式與監測流程,可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形成健全的水質監測與預警機制,以促進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順利完成。如大腸菌常用監測方法為發酵法,采用發酵法時要從水源中取樣,將其置于不同的發酵管中,并維持監測環境溫度為37攝氏度,發酵時間不少于24小時,統計陽性發酵管數量用于計算菌群數量;濁度監測需借助監測儀與比色皿,設置多個監測組,分析各監測結果的誤差,相對偏差過大的監測結果不具有參考價值。監測氟化物濃度可使用離子色譜法,將采集的水樣放置于4攝氏度環境中,并對待監測的水樣做預處理,以保證監測結果的精度。基于各監測方法的原理設計監測與預警功能,更符合相關工作的開展需要,凸顯該系統的利用價值[3]。
工作人員可將先進技術引入水質監測與預警中,推動監測與預警系統智能化轉型,替代人力完成數據分析與處理工作,提高監測與預警效率,保證監測與預警結果的準確性。為提升監測結果的利用率,實現預測水質變化趨勢的目標,應增加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建設可用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先進技術的引入創造基礎條件,優化技術應用效果。物聯網技術可用于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的建設,該技術將水質監測和預警使用的設備與互聯網相連,利用互聯網控制監測與預警設備的運行狀態,實現對相關設備的智能控制,降低設備出現故障的可能性,保證水質監測和預警結果的準確,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該技術的運用涉及大量傳感器的使用,因此要注重無線網絡的建設,使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可被傳輸至系統,作為判斷飲用水水源水質的參考資料。
工作人員要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原理,構建用于水質監測的參數模型,有助于深入分析傳感器采集的數據,深入開發數據信息的利用價值,適用水質監測與預警的模型為Logistic回歸模型,模型形式為:
該公式中,P為事件發生概率,T、U分別為回歸截距與回歸系數,k是自變量,借助該模型分析反映水質情況的信息,并將分析結果與水質監測標準進行比較,得出準確的水質監測結果。該系統應具有數據存儲功能,實時記錄采集的數據信息,擴充系統存儲的數據量,根據采集的數據信息,分析飲用水水源水質的變化規律,預測飲用水水源水質是否存在下降的可能,并在其被污染前及時采取措施保護飲用水水源水質。
監測與預警系統的功能結構,決定該系統的實際應用價值。為保證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質量,相關人員要優化系統的功能結構,使其滿足工作開展需要,能夠通過分析數據得出準確的監測與預警結果,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資料。在設計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功能之前,要明確系統建設目標,設計系統應具備的各功能模塊,深入分析各數據信息之間的關系,開發采集數據信息的潛在利用價值。設計系統功能要與一線工作人員保持聯系,了解水質監測與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開展需要,設計系統的功能結構,根據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需要,設計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并將該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以便確定飲用水水源所處位置。

圖1 監測與預警系統結構
為保證該系統的安全性,要審查進入系統人員的身份信息,已完成注冊并身份審核通過的用戶才可進入系統,未注冊用戶需提交相關信息并等待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獲取使用該系統的資格,同時要根據用戶的身份設置系統訪問權限。優化設備列表功能,當用戶調用該功能時,為用戶展現系統使用各傳感器的情況,借助該功能實現對各傳感器的有效管理,使各傳感器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能夠準確采集反映飲用水水源水質的信息。適應該系統的運行需要,該系統使用TCP通信協議,TCP連接與斷開過程如圖2所示,能夠為系統內數據信息的傳輸創造更為安全的環境,避免反映水質情況的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失真問題,保證水質監測與預警結果真實準確,避免飲用水水源被破壞[4]。

圖2 TCP連接斷開過程
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中,要使用到多種類型的水質監測設備,設備的性能會影響工作效率,將先進監測設備用于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有助于降低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的開展難度,縮短工作人員得出監測結果的時間,充分發揮水質監測與運行工作的作用。優化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可用資金的分配方案,確保工作人員可用于采購設備的資金充足,能夠依據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實際需要,采購性能良好的水質監測設備,作為相關人員完成工作的輔助工具。引進先進設備前,要了解設備的性能參數,判斷其是否符合水質監測與預警需要。某地區在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中使用如表2所示的水質監測儀,相較于原有設備,該水質監測儀使用方式更為靈活,能夠適應不同環境下水質監測工作的開展需要。

表2 水質監測儀性能參數
為使先進設備在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中體現應用價值,應明確引進先進設備的使用方式,以合適的方式將引進設備接入網絡,將水質監測儀采集的數據存儲至監測與預警系統中,提升系統內數據信息的精度。同時編制設備運行手冊,組織參與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人員學習先進設備的使用方式,在工作中正確操作設備,采集數據信息,為正常運行奠定數據基礎。使用設備前,要檢驗水質監測儀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存在故障的水質監測儀,及時維修或更換存在故障的設備,并校正水質監測儀的參數,確保水質監測儀讀數準確,可用于水質分析工作的開展,準確預判飲用水水源水質未來的發展趨勢,實現水質預警功能,避免不符合標準的水資源被引用[5]。
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的建設,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能力水平,為此有關部門應重視人員培訓工作的開展,使參與水源水質監測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水質監測方法,按照要求完成水質監測工作。提高人才選拔標準,豐富檢驗人才的方式,實施持證上崗制度,并增加崗前培訓環節,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提升自身能力水平,適應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的開展需要,熟練掌握先進的水質監測設備,針對待監測飲用水水源水質特點,靈活調整設備的運行方式,得出準確的監測結果。從科研機構選拔能力水平較高的專家,參與到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開展過程中,指導工作人員科學完成水質監測與預警任務,有助于提高采集數據的科學性,得出能夠真實展現飲用水水源水質的監測結果,借此保證居民用水安全。
完善培訓機制,組織面向工作人員的培訓活動,基于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開展目標,確定培訓的形式與內容,使所有工作人員能夠從培訓活動中有所收獲,熟練運用水質監測儀,按照要求完成工作。建立與培訓機制相匹配的考核機制,檢驗工作人員的學習情況,判斷培訓制度落實效果是否達到預期,隨時調整培訓形式與培訓內容,并幫助工作人員發現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之處,針對性制定學習計劃,全面提升參與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思想教育,使所有工作人員正確認知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的重要性,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自覺參與水質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不斷創新水質監測與預警方式,逐漸完善監測與預警系統功能。
綜上所述,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與預警、優化水質監測與預警策略至關重要,應作為相關人員的研究重點。相關人員要關注行業發展趨勢,適應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與預警需要,研究更科學的水質監測與預警工作的開展方式,保證監測與預警結果的準確性,保證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標準,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