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臣
[摘 要]目的 比較對面部色素痣患者采用皮瓣成型術與微創切除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8例面部色素痣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接受皮瓣成型術治療,觀察組接受微創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面部美觀程度。結果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4%,低于對照組的17.65%(P<0.05);兩組術后面部總體美觀、皮膚顏色評分均高于術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面部色素痣患者接受皮瓣成型術或微創切除術治療均可獲得理想的效果,但微創切除治療的安全性較高,術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低,面部美觀性更佳。
[關鍵詞] 面部色素痣;皮瓣成型術;微創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 R758.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4949(2024)05-0050-0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Skin Flap Plast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Pigmented Nevus
ZHU Bo-che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Changsha 410001, Hun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kin flap plast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facial pigmented nevus.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facial pigmented nevu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lap plast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and facial aesthe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94%, which was lower than 17.65%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verall facial beauty and skin color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facial pigmented nevus can achieve ideal results by skin flap plasty or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but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has higher safety, lower risk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and better facial aesthetics.
[Key words] Facial pigmented nevus; Flap plasty;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面部色素痣(facial pigmented nevus)為常見皮膚良性腫瘤,長時間在紫外線、陽光等環境下暴露會提高該疾病發生風險,可能出現疼痛、瘙癢等癥狀,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1]。同時,面部是人們外貌的重要組成部分,色素痣的存在會影響患者的面部美觀,導致其個人形象與自信心下降[2]。因此,臨床為面部色素痣患者提供治療時,既要重視療效,還要注重美觀度。現階段,臨床常采用皮瓣成型術治療面部色素痣,借助周圍健康皮膚修復創面,恢復皮膚生理功能,但由于該術式創傷較大,且術后疼痛明顯,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高,影響整體治療效果[3]。隨著臨床醫療技術和設備的發展和進步,當前面部治療逐漸廣泛應用微創技術,在面部色素痣患者中應用微創切除術治療,具有手術創傷小、治療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等優勢,可將病變組織徹底切除,降低復發風險[4]。基于此,本研究結合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8例面部色素痣患者臨床資料,旨在比較皮瓣成型術與微創切除治療面部色素痣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8例面部色素痣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男14例,女20例;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35.69±4.62)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病程(1.78±0.34)年。觀察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25~45歲,平均年齡(34.96±5.03)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82±0.52)年。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根據病史、典型臨床表現(一般直徑<6 mm的斑疹、丘疹、結節,呈乳頭狀或疣狀,多為圓形,界限清楚、邊緣規則,色澤均勻),結合相應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確診為色素痣;②具備色素痣治療指征,包括但不限于色素痣范圍大或在暴露部位、有破口、已破損、明確為黑色素瘤或巨大黑色素痣等;③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內容、形式及目的已知曉,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②存在精神狀態和認知功能異常者;③合并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皮膚癌等其他疾病者;④難以積極配合者。
1.3 方法
1.3.1對照組 予以皮瓣成型術治療:術前,手術部位常規消毒鋪巾,準備所需的手術器械,并檢查器械性能是否完好。正式手術時,先使用利多卡因(1%)進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所作切口的切口線需比病變邊緣超過0.5 cm,對其缺損橫徑測量,于緊鄰缺損一側設計皮瓣,使預設皮瓣與缺損橫徑相等,皮瓣高度和缺損高度一致,且皮瓣和缺損間形成30°~60°的夾角,將三角形或舌形狀的主要皮瓣,于皮瓣和缺損間形成一蒂對側的三角形皮瓣,作為輔助皮瓣,對供瓣區修復。將色素痣切除后,沿著皮瓣設計線把皮膚切開,皮瓣遠端以絲線牽引,促使皮瓣尖部損傷減少,對兩個蒂呈相向的皮瓣進行分別游離,主要皮瓣修復色素痣切除缺損部位,輔助皮瓣修復供瓣區,用7-0帶針絲線縫合切口。若創口較小,則無需包扎,維持創口干燥,并涂抹抗生素軟膏預防感染;若創口較大,則需使用醫療無菌紗布包扎,定期更換藥物。術后7 d可拆線,拆線后均涂抹抗生素軟膏,持續涂抹5 d。
1.3.2觀察組 予以微創切除術治療:術前,手術部位常規消毒鋪巾,將所需的手術器械準備好,并檢查器械性能是否完好。正式手術時,先用利多卡因(1%)局部麻醉,起效后,借助顯微鏡,按照皮紋將小色素痣切除,以7-0帶針絲線縫合切口。在此基礎上,根據病情設計皮瓣,做好標記。色素痣切除后,通過旋轉、移位的方式用皮瓣完全覆蓋,實施皮瓣分層術,切口縫合。若色素痣范圍較大,則需對供區皮膚先行擴張處理,再行手術切除,覆蓋皮瓣,最后縫合。術后5 d可拆線,拆線后均涂抹抗生素軟膏,持續涂抹5 d。
1.4 觀察指標
1.4.1評估兩組臨床療效 根據文獻中的相關標準[5]進行評估。①優:與周圍皮膚相比,創面部位的外觀和色素沒有差異,且沒有瘢痕增生;②良:創面基本平整,皮膚顏色與周圍皮膚接近,存在微微紅斑水腫和細微的線狀瘢痕;③一般:存在明顯瘢痕但平整,與治療前相比色素痣美觀程度更理想,或存在嚴重紅斑水腫和色素異常;④差:存在顯著瘢痕,或者色素痣復發,局部有變形。總有效率=(優+良+一般)/總例數×100%。
1.4.2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記錄患者出現瘢痕增生、創口感染、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1.4.3評估兩組面部美觀程度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評估患者的面部美觀程度,從通用美觀量表中選擇面部總體美觀、皮膚顏色2個維度進行評估,各維度最高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面部美觀程度越高[6]。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面部美觀程度比較 兩組術后面部總體美觀、皮膚顏色評分均高于術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色素痣是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也是常見皮膚良性腫瘤之一,可存在于皮膚任何部位,以面部和頸部較為常見。面部色素痣表現為顏色均勻,具有清楚的邊界,呈褐色、黑色、淡黃色的丘疹及斑疹,雖對患者身體健康影響較小,但會影響面部美觀,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7,8]。因此,臨床為面部色素痣患者提供治療時,不僅需要重視療效,還應注重術后皮膚美觀度。針對面部色素痣患者,臨床現階段常常采用皮瓣成型術治療,可修復較大的色素痣,有利于促使皮膚的美觀和功能恢復正常,且該術式操作時間較短,能減輕術中痛苦。然而,經長期臨床實踐發現[9-11],皮瓣成型術術后具有明顯的痛感,且因創傷較大,術后不易恢復。因此,臨床有必要探尋一種更安全、有效的面部色素痣治療方法,以滿足患者的治療及美觀性需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面部色素痣患者,應用微創切除術或皮瓣成型術治療均能夠得到良好的臨床效果。分析原因,皮瓣成型術是借助手術的方式切除色素痣及其周圍部分組織,隨后進行皮膚移植和修復,該療法可有效去除面部色素痣痣細胞,進而為治療的徹底性和不復發性提供保障;該術式修復過程中使用的是周圍局部皮瓣,具有較高的生物組織相容性,避免了排異反應,有利于更好地修復色素痣切除區域,獲得良好臨床效果[12]。微創切除術是借助顯微鏡放大下進行切除治療,可將色素痣根部和邊緣精準切除,完整切除色素痣,避免復發,并能夠對色素痣的深度詳細觀察,使正常組織得以保留,防止縫合后有變形的情況出現[13]。同時,微創切除術的創傷較小,不會遺留明顯瘢痕,術后恢復速度更快,進而所獲療效良好。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4%,低于對照組的17.65%(P<0.05),提示相比于皮瓣成型術,在面部色素痣患者中應用微創切除術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分析原因在于微創切除術的創口較小,也相對減少了對周圍組織的損傷程度,促使感染、瘢痕形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下降[14]。同時,該術式可縮短術后恢復時間,促使患者以更快的速度回歸到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進而可有效降低因長期恢復引起的不良反應發生風險。此外,微創切除術在顯微鏡的輔助下進行,具有較高的精準度,可將病灶準確切除,避免復發,減少色素沉著情況出現。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術后面部總體美觀、皮膚顏色評分均高于術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微創切除術在面部色素痣治療中改善面部美觀程度的效果優于皮瓣成型術。分析認為,微創切除術僅于色素痣部位做一小切口,切口常隱藏于皮膚紋理中,術后不會有明顯瘢痕殘留,而皮瓣成型術則要旋轉周圍皮膚覆蓋在切除部位上,可能會遺留較大瘢痕[15]。同時,微創手術對于周圍組織損傷較小,可防止術后發生淤血、腫脹等并發癥發生,術后恢復更加自然,有利于改善面部美觀程度[16]。
綜上所述,面部色素痣患者接受皮瓣成型術或微創切除術治療均可獲得理想的效果,但微創切除治療的安全性較高,術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低,面部美觀性更佳。
[1]李宏文,周子芙,王聳,等.兒童面部色素痣分期切除對比一期切除的成本-效果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60(7):123-128.
[2]劉穎,陳玉平.皮膚鏡在診斷脂溢性角化病與色素痣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貴州醫藥,2023,47(5):782-784.
[3]周玙嬌,周玲艷,徐秀麗,等.局部皮瓣修復對頭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一期切除術后患者的修復效果及美觀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23,38(3):485-487.
[4]韓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色素痣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23,36(15):90-92.
[5]孫賽,張碧芳,陳容容,等.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聯合超脈沖二氧化碳激光治療色素痣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4):65-68.
[6]王晶晶.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色素痣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對創面疼痛程度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2,35(8):81-82.
[7]王芳,蘇映軍,楊國輝.耳后游離皮片在兒童大面積先天性眼瞼色素痣切除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23,34(8):485-487.
[8]雷杰豪,洪為松,林福全,等.體外培養節段型白癜風樣無色素痣皮損黑素細胞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皮膚科雜志,2022,55(9):798-802.
[9]傅榮華,鄒筠,金平亮,等.超脈沖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兒童唇鼻區域先天性黑色素痣的臨床研究[J].江西醫藥,2022,57(11):1910-1913.
[10]鄭萬玲,吳玉偉,殷雅婷,等.美容切除法在571例色素痣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美容,2018,8(1):41-44.
[11]譚梅軍,林秀,鄒敬江,等.新型梳子瓣法與傳統切除法治療小兒面部大型先天性色素痣效果比較[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20,31(4):223-226.
[12]劉林奇,陳亮,王凡,等.下頦部位色素痣直接切除縫合法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22,12(1):22-24.
[13]苑田田,王琪影,張俊輝,等.皮膚減張器在面部黑色素痣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3):13-15.
[14]陳永軍,唐銀科,孫峰,等.色素痣分次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8):69-71.
[15]劉明生,郝家輝.整形美容外科方法治療色素痣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2,17(14):62-65.
[16]王振宇,逯艷,余睿芳,等.魚嘴形切口在色素痣分次手術切除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4):125-127.
收稿日期:2024-1-19 編輯: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