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琰
從當前國內現狀來看,國內藝術思維培養模式處于起步階段。思維培養模式主要是以思維發展為目的,與目前國內以知識積累相違背,導致國內對學生藝術思維的培養缺乏重視。以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為例,教學環節多以課程知識點教授為主,通過知識灌輸的方式提升學生對專業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也導致在藝術思維培養方面比較零散,并未形成整體性、系統性的培養體系,無疑會影響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生成,不利于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同時,教師對藝術思維教育缺乏重視,未認識其應用價值,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足,難以從情境創設、課程內容等角度進行課程設計,無疑會降低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藝術思維能力”的提升效果。因此,文章對提升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藝術思維能力”評價標準進行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希望為提升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藝術思維能力”提供參考思路,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藝術課程知識。
藝術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們理解客觀事物時的加工信息和理解的過程,其可以讓人從客觀事物上獲得相應的體會與感受。藝術思維主要是以藝術作品為主,在認識與理解過程中逐漸獲取相應的感受與體會。從藝術課程的角度來看,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可以增強學生與藝術作品之間的思維感應,使學生在觀察藝術作品過程中不僅能理解藝術作品的表象內涵,也能理解藝術作品的里層內涵,有助于提升藝術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能力。
一、視覺思維
視覺思維主要是以人的視覺為主導,通過視覺感知的方式幫助人進行思維理解。比如當前視覺文化時代的背景下,大量圖像都會運用到視覺思維。而視覺思維的應用過程是人們對圖像進行觀察,結合觀察結果進行語言描述,使視覺思維可以貫穿整個信息處理過程的始終。從學生能力提升的角度來看,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視覺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表達的視覺思維習慣,有助于學生理解當前視覺文化時代中的圖像信息,從而對社會存在進行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引發學生對藝術作品、藝術圖片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可以通過視覺思維能力將觀察的結果用語言描述出來,使視覺思維與言語思維二者相互轉換。因此,提升學生的視覺思維能力的要點是以觀察為主,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對事物的反復觀察找出事物的藝術細節,有助于加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