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恒新
摘 要:公路作為連接城鄉、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在日常使用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病害。文章圍繞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展開探析,以期提高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的效果,在保障公路安全性的同時,促進交通運輸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公路養護 預防性養護 施工管理技術
1 引言
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是指定期巡查公路路面、橋梁、涵洞等各類路基設施,及時發現和修復可能存在的隱患,以期降低公路設施的損壞程度,提高公路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管理手段。由于其旨在提前發現并解決公路即將發生的隱患,可避免發生事故和災害,因此對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的管理技術展開探析具有重要意義。
2 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的重要性
公路作為基礎設施,其使用壽命直接影響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通過及時、科學、經濟地進行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可以有效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公路病害會影響車輛通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降低公路的運行效率。而通過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的運用,可以及時修復公路病害,確保道路的平整度和路面的附著力,提高車輛通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組織施工隊伍和設備,優化施工方案,可大幅縮短施工周期,減少車輛的排隊等待時間,從而提高公路運行效率。公路維護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但如果只采取事后修復的方式,將會增加維護成本。而通過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公路維護成本。通過定期巡查和病害診斷,及時發現并修復道路病害,可以避免損壞擴大以及其他附加病害產生,從而減少維護成本。此外,合理規劃和組織施工,優化資源配置,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公路安全是公路建設和管理的首要任務之一。公路病害的出現會使車輛制動距離加長,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從而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而通過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的應用,可以保障公路的安全性能。
3 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原則
3.1 及時性原則
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則是確保施工工作能夠及時進行,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以保障公路的安全和可靠性。及時性原則是指在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避免問題進一步擴大和影響公路的正常使用。公路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如路面破損、標識模糊、排水不暢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發現,就會給交通安全和車輛行駛帶來潛在的風險。因此,在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中,施工企業需要加強巡查和監測工作,定期對公路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處理。一旦發現公路存在問題,就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防止問題進一步擴大,避免給交通運輸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3.2 經濟性原則
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的經濟性原則是指在施工過程中,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益。這是一個在養護施工領域廣泛應用的原則,它強調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的管理和合理的預算控制,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這一原則指導下,養護施工過程中的一切資源配置都要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一目標進行。這意味著,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要充分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的合理利用,力求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進行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時,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和經濟情況,合理投入和使用資源,降低養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4 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探析
4.1 路面養護技術
路面養護技術是指對公路路面進行預防性維修和保養,以修復破損,延長使用壽命,維持道路質量和平整度,確保交通安全和舒適性。路面養護技術包括路面修補、砂漿填縫和冷再生等方法。路面修補是指對路面破損部分進行修復和補充。常見的路面破損問題包括坑洼、龜裂和剝落等。對于不同的破損情況,可以采取不同的修補方法。例如,對于小面積的坑洼,可以使用填料進行填補,對于大面積的坑洼,可以使用灌漿或冷再生等方法修復。修補后的路面應平整、牢固,以確保行車的平穩和安全。路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溫度變化和車輛荷載的作用,容易產生龜裂和接縫。這些裂縫和接縫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水分滲入路面內部,進一步破壞路面結構。砂漿填縫的原理是通過填充和密封,防止水分進入路面結構。填縫材料通常選擇高強度水泥砂漿或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和耐久性。冷再生是一種利用冷再生設備對老化、破損的路面進行回收和再生利用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減少對原材料的消耗,節約能源,并且能夠快速高效地修復路面。冷再生的步驟包括將破損的路面碎石、瀝青混合料回收、加熱、混合和覆蓋等。經過再生處理后的瀝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質量和性能,可以用于路面的修復和養護。
4.2 路基養護技術
路基是公路結構的基礎,它承受著車輛和環境荷載的作用,路基的穩定和堅固對于保證公路的安全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在公路運營過程中,路基可能會因為地質變化、氣候變化、車輛荷載等原因而產生沉降和變形。為了保持路基的穩定和堅固,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養護。常見的養護技術包括加筋土壤、注漿加固、路基回填等。加筋土壤通過在土壤中添加鋼筋網或纖維增強材料來提高土壤的抗剪強度和承載能力,注漿加固則是利用注漿劑將混凝土注入土壤中,增加土壤的密實程度和強度,路基回填則是將破碎石料、碎石土等填充到路基中,提高路基的穩定性。水分是導致路基軟化和失穩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保持路基的干燥和穩定,施工企業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排水和防滲處理。排水工程包括設置排水溝、排水管道等設施,將路面和路基的積水及時排除,防止水分對路基的侵蝕和損害,防滲處理則是通過添加防滲材料或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增加路基的抗滲性能,防止地下水的滲入和對路基穩定性的影響。路基表層是直接承受車輛荷載和氣候影響的部分,它容易受到磨損、剝落和龜裂等損壞。為了保持路基表層的平整和穩定,施工企業需要進行定期的修復和保養。常見的技術包括破碎刨平、破碎回填、碾壓加固、噴灑瀝青等。破碎刨平是通過刨削和碾壓等方法,將路基表層的不平整和損壞部分修復到規定標準;破碎回填則是在表層破損區域進行破碎,然后利用碎石回填,提高強度和穩定性,碾壓加固則是通過碾壓機對路基表層進行加固,增加密實度和承載力;噴灑瀝青則是在路基表層噴灑瀝青材料,提高抗水、抗腐蝕和耐久性能。
4.3 防水養護技術
對于公路來說,防水養護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公路路面的抗水性能,減少水分對路面的侵蝕和損壞,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并提升公路的安全性能和舒適性。在公路建設規劃和設計階段,需要考慮到防水養護技術的應用。合理確定防水養護的范圍和標準,選擇合適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需要加強質量控制,確保防水層的施工質量符合要求。同時,定期檢查和維護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建立健全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問題,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和功能。在施工前,施工企業需要對路面進行基礎處理,確保路面表面平整、無塵、無雜質。然后,施工企業可以在路基表面或寬域帶上鋪設防水層,可以使用瀝青、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工質量,采用合適的工藝和施工方法,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施工完成后,施工企業需要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包括定期檢查防水層的狀況,及時處理可能存在的問題,保障防水養護的有效性。正確應用防水養護技術,可以提高公路路面的抗水性能,減少水分對路面的侵蝕和損壞,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并提升公路的安全性能和舒適性。在實際施工管理中,施工企業需要科學規劃養護計劃、合理配置資源和人力,加強質量控制和監督,以確保防水養護效果。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創新,將為保障交通安全和提升道路質量做出重要貢獻。
4.4 公路綠化養護技術
公路綠化養護技術是指在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通過科學的管理和養護手段,改善公路沿線的綠化景觀,提升公路的環境質量和美觀度,滿足人們對美好出行環境的需求。在公路綠化設計中,施工企業需要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土壤條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選擇適應性強、抗污染能力強以及抗風沙能力強的植物品種。同時,還需要根據不同地段的使用功能和美觀要求,進行植物的合理布局,確保整個公路沿線的綠化效果統一和協調。公路綠化養護技術還包括對植物進行定期的養護和管理。對于公路綠化植物的養護管理,主要包括澆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澆水是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發育的基本措施,要根據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和氣候條件,合理控制澆水量和頻次。施肥是補充植物所需養分的重要手段,施工企業要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周期和養分需求,選擇適當的肥料進行施用。修剪是保持植物形態美觀和促進分枝生長的重要手段,要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特點和修剪目的,進行合理的修剪管理。病蟲害防治是保護植物健康的關鍵措施,要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蟲害的擴散和損害。公路綠化設施包括護欄、雕塑、廣告牌等,這些設施不僅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還有保護行車安全和交通秩序的功能。
4.5 路產設施養護技術
路產設施養護技術是指對公路邊線、護欄、標志、照明設施等進行維護和管理的一系列技術措施。對于公路邊線的養護,主要包括修復和刷新邊線標線、擠土夯實邊線土壤、修復和更換損壞或老化的邊線護欄等。邊線標線可以通過刷漆或粘貼反光材料來修復和刷新,以確保其在夜間或惡劣天氣下的可見性。邊線土壤的夯實可以減少土壤松軟引起的邊線塌陷現象,保證邊線的穩定性。對于損壞或老化的邊線護欄,施工企業需要及時修復或更換,以確保護欄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對于護欄的養護,主要包括定期檢查護欄的穩固性、防腐涂料的維護和更換、緊固件的檢修等。護欄是保護行車安全的重要設施,需要定期檢查其連接是否穩固,以防止因護欄損壞而造成交通事故。同時,護欄的防腐涂料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換,以延長護欄的使用壽命。緊固件的檢修也十分重要,需要確保其緊固度和可靠性,防止因松動而導致護欄桿倒塌。對于標志和照明設施的養護,主要包括定期檢查標志的清晰度和反光性能、更換損壞或模糊的標志、維護和更換路燈等。標志是指示道路信息和引導行車的重要設施,需要保證其清晰度和反光性能,確保駕駛員可以及時獲取道路信息。如發現標志損壞或模糊,施工企業應及時進行更換。路燈的養護也十分重要,需要保證其正常亮度和照明范圍,以提供夜間行車的照明條件。
4.6 環保材料應用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公路養護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了提高路基的穩定性和堅固性,環保材料在公路養護施工中的應用逐漸得到重視。在公路養護中采用環保型材料,如水泥、瀝青等。相比傳統材料,這些環保型材料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廢水排放量較少,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環保型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穩定性,能夠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降低養護頻率,減少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環保材料應用技術注重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開展廢舊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降低對原材料的需求,減少資源浪費。例如,將廢棄的瀝青混凝土經過再生處理后重新使用于道路養護施工中,不僅可以減少對天然石料的需求,還可以減少廢棄物的堆放和環境污染。施工企業可以采用環保型添加劑和助劑來改善施工工藝和材料性能。例如,使用環保型防水劑可以提高防水層的抗滲性能,降低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在養護施工過程中合理使用環保型助劑,如環保型減水劑、增稠劑等,可以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工作性能,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在應用環保材料時,施工企業需要加強質量控制和監督,確保環保材料的選擇和使用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對環保材料的生產和供應商也要進行認證和檢驗,確保材料的質量和環保性能達到要求。
4.7 定期進行檢測
定期進行檢測是指在公路養護過程中,按照一定的頻率和方法對公路進行定期檢測,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以保證公路的安全使用。定期進行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公路存在的問題,在對公路路面、橋梁、涵洞等關鍵部位的定期檢測時,可以及時發現路面病害、裂縫、沉陷等問題,以及橋梁、涵洞的結構損傷和變形情況。同時,還可以對公路的交通標線、交通設施等進行檢查,確保交通安全。通過及時發現問題,養護人員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修復和加固,防止問題進一步擴大。定期進行檢測可以為施工企業提供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持,獲得公路的結構和性能數據,如路面平整度、強度指標等,從而了解公路的使用狀況和健康程度。這些數據可以為養護管理人員提供科學依據,制定合理的養護方案和施工計劃。同時,對不同類型和路段的公路進行定期檢測和比對分析,可以摸清公路病害的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為養護工作的優化和改進提供參考。在定期進行檢測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檢測計劃,確定檢測頻率和路段,制定檢測指標和標準。施工企業應加強檢測人員的培訓和技術支持,確保檢測工作的準確性。同時,注重數據的整理、分析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數據系統和數據庫,方便養護管理和決策的參考。針對檢測結果,施工企業要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確保公路的安全和暢通。
5 結束語
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為公路養護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在未來的工作中,施工企業應進一步深化對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管理技術的研究,不斷優化養護策略和技術手段,提高公路設施的維護水平和養護效率。同時,加強對養護工作的監督和評估,確保施工質量和養護效果達到預期目標。期待更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者的參與貢獻,共同推動公路養護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構建安全、暢通、高效的公路交通網絡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回達文.高速公路路面預防性養護冷補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23(14):70-72.
[2]冮明江.公路工程預防性養護施工技術的應用[J].數字化用戶,2020(3):0103-0105.
[3]李增新.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與裝飾,2020,29(4):146-146.
[4]李增新.公路預防性養護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成果縱橫,2020(4):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