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炫
開展教育培訓是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培訓不僅可以提升單位職工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還能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進而提高整個單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因此,對于機關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深入研究并有效實施教育培訓,不僅是提升職工素質和能力的需要,也是實現機關行政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有利于提升人員素質
通過教育培訓,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可以更新專業知識結構,提升實踐技能水平。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各行各業都在不斷變革和創新,機關行政事業單位也不例外。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和技術手段,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參加專業培訓,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可以了解和學習到最新的管理理論、更多的實操案例、最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以及更多更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術工具等。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有助于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更好地適應和應對當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從而提高工作的專業水平和執行能力。同時,教育培訓還可以加強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紀律意識,確保其遵紀守法、依法行政,為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
●有利于推動組織發展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里,教育培訓工作在推動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統的教育培訓有助于塑造和強化單位的組織文化,單位員工通過共同的培訓體驗和學習過程,可更好地理解、交流,進而認同組織的價值觀、使命和愿景。這種組織文化的內化過程對于增強組織凝聚力、促進職工進行交流合作、提升組織整體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職工對組織有更深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時,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將顯著提高,進而推動組織穩定發展。
●科學制訂培訓計劃,實現按需培訓
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為了完善教育培訓工作,應科學制訂培訓計劃,確保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均與職工需求和組織目標緊密相連。而為了提高計劃的科學性,開展深入的需求分析是關鍵,這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問卷調查、崗位分析和績效數據收集。問卷調查可以采取多項選擇題和開放式問答題等形式,評估職工對于特定技能的培訓參與興趣和自我感知的能力缺口。崗位分析則涉及對職位的職責、工作范圍等的細致評估,確定職工勝任崗位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識。績效數據可為培訓計劃提供更為客觀的視角,通過績效結果顯示哪些職工在哪些任務或項目中表現不佳,并分析出可能是缺乏哪些方面的知識或技能而造成的。
例如,A單位通過績效結果發現某部門的某個項目交付延誤,通過問卷調查和崗位分析進一步發現導致項目交付延誤的原因為項目管理技能不足。基于以上信息,A單位在設計培訓計劃時,就可以將培訓內容、培訓目標聚焦于項目管理實踐、時間管理和團隊協作等方面。
●培訓方式多元化,提升學習興趣
機關行政事業單位應設計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綜合考慮職工個體的學習偏好和工作時間安排。例如,社保機構通過建立在線學習平臺可以向職工提供社保卡辦理流程的標準與規則、城鄉養老保險業務操作的視頻教程等,使職工可以在工作間隙或休息時間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可行性、參與性,確保其業務知識的持續更新和個人能力的提升;通過成立工作坊,模擬實際場景,采取角色扮演和團隊合作練習等方式提升職工的現場應對能力,完善職工的服務態度,同時加深其對養老保險政策的理解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崗位在職培訓,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具體崗位業務更新,使職工能夠迅速了解新規則、掌握新工具,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多元化的培訓方式對于提升職工學習興趣具有決定性作用,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創新培訓方法,將傳統的線下教學與遠程線上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對于線上教學,可以著重于理論知識,通過電子教材、在線講座和互動課件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對于線下教學,則可專注于實踐技能的提升,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職工在崗位工作中的實操能力。同時,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在教育培訓中引入新技術,如通過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技術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為職工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模擬緊急情況,培養職工的問題應對能力,提高培訓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采用項目式學習,讓職工在實際工作項目中學習和應用新知識。如對于開展社保卡業務改進工作項目,單位可以讓職工分析現行業務辦理流程并識別其中不夠完善的環節,進而配合開展相關理論學習,引導職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鼓勵職工提出工作改進方案,進而提高業務流程的科學性和業務辦理的效率,優化客戶體驗。這種項目式學習能夠讓職工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下應用新知識,實現知識轉化,有效提升職工對業務的深入理解。
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引入游戲化學習,通過設置成就系統、積分排名和獎勵機制來激發職工的學習動機。具體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可以設計與崗位工作有關的游戲情境,如對于人力資源部門的培訓,可設計與招聘、培訓、評估、晉升等有關的游戲來模擬管理,使職工可以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更好地掌握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并通過游戲的結果計算積分,給予相應獎勵,形成對職工參加培訓的有效激勵,增強培訓的吸引力。
●建立健全評估機制,及時反饋培訓效果
建立健全評估機制,及時反饋培訓效果,是確保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益的關鍵環節。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需設計多維度的評估框架,包括培訓前的基礎能力評估、培訓中的過程評估以及培訓后的成效評估。基礎能力評估主要通過了解參訓人員在培訓前的能力水平,以確定培訓的“起點”和必須達到的標準;過程評估則主要監控培訓實施的過程,確保培訓活動按計劃執行,并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培訓的策略和內容;成效評估主要關注培訓成果,通過對比職工培訓前和培訓后的能力水平,評價培訓的有效性和影響。
為有效開展成效評估,機關行政事業單位應制定一套系統、全面的評估體系,以跟蹤培訓效果并確保培訓持續改進。評估體系應包含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以全面、客觀評估培訓效果。以社保機構為例,在制定培訓評估體系過程中,社保機構可設置如社保卡申領完成率等定量指標,以及養老保險政策在工作中的落實情況等定性指標,通過培訓前后職工工作成效的對比,評估培訓的有效性。同時,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通過線上問卷反饋以及線下深度訪談等形式,了解參訓職工對培訓內容的吸收程度、對培訓形式的滿意程度以及將培訓內容應用于實際工作的情況,了解部門管理人員對于職工培訓后工作成效的反饋,了解客戶滿意度提升情況等,進而對以上收集到的反饋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形成本次培訓活動的總結報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并對未來培訓進行針對性完善,從而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優化培訓效果。
作者單位 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