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鄧晗嵩,蒲茂廷,鄧 嬋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興義 562400)
天牛是昆蟲綱鞘翅目天牛科昆蟲的統稱。迄今為止,天牛科昆蟲全世界已知5 300 屬36 300 種[1],中國已記載4 000 余種[2]。天牛科昆蟲是重要的林木鉆蛀性害蟲,幼蟲和成蟲均可造成危害,幼蟲通過取食韌皮部和邊材,使樹液運輸受阻,形成蟲節,造成樹勢衰弱,或幼蟲進入木質部造成隧道,使其內充滿蟲糞或木屑,樹勢衰弱,出現多苞、空苞和空粒,造成減產;成蟲啃食樹皮或產卵,傳播枝干病害,成蟲多在1 m 以下的板栗樹主干上產卵,受害樹有的主干枯死,有的整株枯死,是板栗樹的一種毀滅性害蟲。近年來有許多關于為害板栗林的天牛的報道,為害板栗林的常見種類有橙斑白條天牛、藍墨天牛、黑星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桃紅頸天牛等十多種[3、4]。本文調查了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天牛科昆蟲的種類組成及地理區系,對進一步明確為害種類,提出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倉更鎮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南部,東經104 °42'01''—104°49'40'',北緯24 °42'50''—24 °49'35'' 之間,與泥凼鎮、捧乍鎮、滄江鄉、洛萬鄉毗鄰。該鎮地處河谷地帶,境內四周高、中間低,山勢由南向北蜿蜒起伏,是典型的土山、半石山區。全鎮國土面積71.83 km2,地處河谷地帶,全鎮平均海拔98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 350 mm,年平均氣溫20 ℃,無霜期在340 d 以上,雨熱同季,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倉更鎮被稱為黔西南州的“板栗之鄉”,板栗在該鎮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地位。自20 世紀60 年初就開始發動群眾種植板栗,1980 年板栗年產55 t,1990 年年產291 t,2000 年板栗年產達到1 200 t,大規模種植是在2000 年—2005 年,倉更通過退耕還林、育林荒山、天保工程項目資金及對部分困難群眾采取無償供應苗木,發放無息貸款扶持,發動群眾大量種植板栗。至2011 年6 月,沿江七鄉鎮聯合組建“興義市倉更板栗協會”及聯合黨總支部,整合區域種植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申報注冊地理標志,參加各種展銷會,推進板栗市場化和產業化,為廣大栗農提供種植、管護、銷售、貯藏、加工等全方位服務,不斷提升質量。目前,倉更及周邊板栗種植面積達12 000 hm2(18 萬余畝),掛果5 333 hm2(8 萬余畝),年產板栗1 500 萬kg,產值5 000 多萬元,是沿江(南盤江) 區域支柱性產業。
隨著板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使倉更板栗蟲害的發生越來越嚴重。為了盡快掌握該地區板栗園蟲害的發生及危害情況,本文從2015 年—2019 年對興義倉更板栗種植區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目前已采集并鑒定了3 亞科33 種。
于2015 年—2019 年夏季成蟲盛發期進行采集。在倉更鎮各板栗園采用隨機網捕法捕捉天牛成蟲,將采集到的天牛標本帶回實驗室針插、整姿、貼標簽、干燥、放入標本盒待檢。鑒定主要以參考文獻[5-8] 等描述的特征為依據,同時參考一些其它參考文獻[9-16]。鑒定后統計各種的數量情況,分析其種類組成特點及屬種多度、多樣性和區系分析。
物種多樣性分析采用以下3 種方法[17-18]。
多樣性指數(H') 采用Shannon-Wiener 公式為
均勻度指數(J) 采用Pielon 公式
式中:J為均勻度;S為物種數。
Margalef 豐富度指數為
式中:S為物種數目;N為所有物種的個體數。
通過對采集的483 只天牛的整理和鑒定可知,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天牛科昆蟲分屬3 亞科24 屬33 種,其中溝脛天牛亞科21 屬30 種,鋸天牛亞科1 屬1 種,天牛亞科2 屬2 種。在屬級組成上,星天牛屬(31.88%) >筒天牛屬(30.43%) >驢天牛屬(13.66%),占采集總數的75.97%,是優勢屬。并脊天牛屬、黃星天牛屬、錦天牛屬、瘤象天牛屬、蓑天牛屬、墨天牛屬、重突天牛屬、鹿天牛屬、粒肩天牛屬和雙條天牛屬等10 個屬是常見屬,占采集總數的20.08%。脊胸天牛屬、棘翅天牛屬、白條天牛屬、灰天牛屬、叢角天牛屬、指角天牛屬、吉丁天牛屬、梯天牛屬、坡天牛屬、突尾天牛屬和土天牛屬等11 個屬是偶見屬,全部只占采集總數的4.95%。
在種級組成上,擬星天牛(25.47%) >糙額驢天牛(13.66%) >臺灣筒天牛(13.25%) 等3 個種是優勢種,占采集總數的52.38%。黑尾筒天牛(9.73%) >日本筒天牛(7.25%) >南華星天牛(6.0%) >黑星并脊天牛(4.35%) >黃星天牛(3.11%) >方錦天牛(2.48%) >橡膠麻點瘤象天牛(1.86%)、石梓蓑天牛(1.86%) >黃荊重突天牛(1.24%) >合歡雙條天牛(1.04%)、粒肩天牛(1.04%)、松墨天牛(1.04%)、長頸鹿天牛(1.04%)等13 個種是常見種,占采集總數的42.03%。榕脊胸天牛、黑棘翅天牛、灰星天牛、黃八星白條天牛、深斑灰天牛、欖仁瘤象天牛、棉叢角天牛、眉斑并脊天牛、榕指角天牛、二斑墨天牛、小吉丁天牛、灰尾筒天牛、橄欖梯天牛、柳坡天牛、瘤胸坡天牛、環斑突尾天牛和蔗根土天牛等17 個種是偶見種,全部占采集總數的5.59%。
通過對采集到的33 種天牛進行屬數、種數以及單種屬數、多種屬種數的統計計算,并分析各科種數占總種數的百分比和各科的屬種比值系數,從而分析各種天牛在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相對豐富度和天牛組成的結構,見表1。興義市倉管鎮板栗種植區天牛科的屬種比值系數為2.7,小于該比值的科有溝脛天牛亞科(0.7),其種類數為30 種,說明這個科在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豐富度相當高,區域代表性較強;天牛亞科和鋸天牛亞科均為1.0,且都為單亞科單屬單種。從單種屬與多種屬的統計上分析,單種屬有18 種,占總屬數的75%,說明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地區天牛區系在起源和構成上比較復雜。

表1 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園天牛科昆蟲屬、種統計
由于研究環境是在板栗種植區,植被和生境都相對比較單一,人為干擾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因此,這類生境內的物種多樣性會受到一些影響。在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出倉更板栗種植區天牛科昆蟲的H' 為2.513 7,J為0.718 9,dMa 為5.179 7。從以上數據可知,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天牛科昆蟲無論從多樣性上,還是豐富度上和優勢度上,均較為豐富。
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天牛科昆蟲在世界地理區系分布上,東洋界特有種有16 種,占總數的48.48%;東洋-古北共有種有17 種,占總數的51.52%。興義板栗種植區東洋成分占優勢,是與其所處地理位置相適應的。在中國地理區系上共有11 個區系型,見表2,其中華中—華南—西南型最多,共11 種;華南—西南型有6 種;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型有5 種;華北—華南—西南型有2 種;華北—蒙新—華中—華南—西南型有2 種;華北—青藏—華中—華南—西南型有2 種;華北—蒙新—青藏—華中—華南—西南型、東北—華北—蒙新—華中—華南—西南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型、青藏—西南—華南、東北—青藏—西南各有1 種,共6 種。
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天牛一共3 亞科24 屬33 種,多樣性分析可知,該地區天牛資源較為豐富,為害較為嚴重的種類有擬星天牛、糙額驢天牛和臺灣筒天牛等。另外,黑尾筒天牛、日本筒天牛和南華星天牛也是該地區較為常見的種類。
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天牛科昆蟲的世界動物地理區系中,東洋界區系型占48.48%,東洋-古北界區系型占51.52%,由此可見,該地區的天牛科昆蟲以東洋區系為主體,南北交叉融合較普遍。興義市倉更鎮板栗種植區的天牛科昆蟲的地理區系具有典型的西南區特征,與華中區和西南區關系密切,與東北區、蒙新區和青藏區關系最遠。另外,該地區天牛科昆蟲以廣布種為主,目前暫未發現特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