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作為一種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學手段,已成為小學英語課堂上重要的教學工具。特別是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繪本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通過生動的畫面和簡潔的語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繪本不僅是語言學習的載體,還是情感、心理發展的重要媒介。繪本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使學生能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結合,提高語言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語言學習處于初步階段,繪本以豐富的情境和鮮活的角色設定,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積極心理學提倡關注個體的優勢、長處和內在潛能,強調積極情感的培養和心理韌性的提高。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通過選擇與學生生活和情感聯系密切的繪本內容,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例如:通過講述《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餓的毛毛蟲)》等繪本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堅持不懈和自我轉變的意義,激勵學生面對困難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培養他們的情感認知與情緒調節能力。
在當前小學英語教育中,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意識等多個方面。繪本作為一種生動的教學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情感認知和文化意識,這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求,設計符合核心素養要求的教學活動。例如:在《The Snowy Day(雪天)》這一繪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與天氣、季節相關的詞匯和句型,還要通過討論故事主人公如何面對寒冷天氣等內容,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冬天故事和感受,激發他們的情感認知和表達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具體的教學策略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到繪本閱讀中,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為此,教師應該選擇具有積極心理學內涵的繪本,如能夠傳遞積極情感、鼓勵堅持和自我成長,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心理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情境創設、問題引導等方法,幫助學生從繪本中領悟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理念。例如:在學習《The Giving Tree(奉獻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奉獻”和“愛”的意義,并以此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人際關系。通過討論故事與情感共鳴,學生能夠學會如何關心他人,增強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小學英語課堂不僅需要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發展。通過繪本閱讀教學滲透積極心理學,教師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幫助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積極的心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