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一體化策略是指將教學、學習與評價有機結合,通過評價來指導和改進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應用“教學評”一體化策略,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的設定需結合教材內容的知識體系、內在邏輯與教育價值。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該內容是數概念的延伸,學生需要理解數的多樣性及運算規律。基于教材編排意圖,教學目標可設定為讓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掌握簡單分數的讀寫方法等。
教學中,教師需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并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例如:在“三角形內角和”教學中,教師可先通過測量不同三角形內角和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感知三角形內角和的特點,再利用剪拼、折疊等驗證方法,最終通過邏輯推導得出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結論,使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掌握數學知識。
學法指導是“教學評”一體化的關鍵部分。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如提供預習提綱,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預習。以“圖形的運動”教學為例,教師可在課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如畫圖、列表等,提升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并將評價貫穿教學全過程。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注重學習過程。教師可通過課堂觀察、提問、作業批改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思維特點及學習態度,并給予及時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優化教學效果,形成良性循環。
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趣的情境和運用評價激勵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還能顯著提升學習效果,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扎實。例如: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數學實踐活動,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得到了顯著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得到培養;更重要的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激發,學習不再局限于知識點的掌握,而是向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培養延伸。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圖形的認識”教學中,教師根據課堂評價中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環節,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應用水平,這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有序,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課堂通過應用明確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加強學法指導及多元評價等“教學評”一體化策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綜合素養;同時也促使教師精準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課題名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山區縣城“教學評”一體化評價策略的研究——以資源縣第二小學為例。課題類別:自籌經費一般課題(C類)。課題批準號:2024C-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