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信息科技教師以微課資源為基礎,支持生本學習、優化課堂建構、創設高效教學,智慧打造高層次、高體驗的課改局面。本文介紹運用智慧微課資源架構小學高效生本課堂,使微課資源為小學生信息科技課堂實現提質增效的方法。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學習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組織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在信息科技課堂上,教師利用微課資源支持生本學習,分門別類地提供集成式、模塊化、智慧型的知識集合總結,輔助知識學習。微課能夠成為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虛擬老師”,在實時陪伴中答疑解惑。
例如:在信息科技教材(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下同)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保障信息安全”的微課資源應用活動中,教師通過“信息安全·微課”,先引導小學生認識網絡傳輸的開放性與廣域性,再啟發小學生認識到:他們發布的信息可能達到任何一個網絡節點,任何一個網絡節點都可能訪問這些信息,因此在使用網絡時要學會保障信息安全。
在信息科技課堂上,教師借助微課資源優化課堂結構,壓縮“教”的時間,為小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時間與交互空間。微課資源使教師實現教學重心的前置,將教學時間盡可能多地留給小學生。

例如:在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學會輸入字符和漢字”的微課資源應用活動中,教師通過“輸入·微課”,指引小學生掌握“中英文切換”“大小寫切換”“標點符號輸入”等技能,從而弱化了教師對小學生的“直接教學”。微課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時間與實踐機會,實現學以致用。
在信息科技課堂上,教師立足微課資源創設高效課堂,微課資源使小學生成為信息科技課堂的認知主體,積極思考和運用課程知識,實現高效學習和進步。
例如:在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2課“畫幾何圖形”的微課資源應用活動中,教師通過“幾何圖形的畫法·微課”,指導小學生利用計算機設備進行個性化學習。小學生能夠按照個人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以及學習節奏使用微課資源,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發展,真正實現個性化學習、高效化進步。
微課具有體量小、內容細、價值高的資源優點,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應支持微課資源的廣泛應用。教師以微課資源為教學媒介,為小學生建構科技感、智慧化、品質性的育人環境,使小學生能夠在微課資源的輔助下融入到“雙師型教學模式”中,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