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科技教學需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效落實素質教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優化課堂內容設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利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刻體會信息技術的價值,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小學生通常對游戲充滿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維持學習活動的根本。因此,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游戲和教學內容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例如:在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計算機的構成與使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小兔子過獨木橋”“快樂的七巧板”等趣味游戲,通過將鼠標的“雙擊”與“拖動”操作與游戲結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操作。教師需要明確說明游戲規則,引導學生了解鼠標操作方式,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練習中掌握操作技巧。在游戲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如隨著時間的減少小兔子有掉進河里的危險。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搜索解決方式,如連續點擊鼠標將小兔子送到對岸或者按住鼠標左鍵不松,將七巧板拖到合適位置等。通過游戲活動,學生可以掌握鼠標的“雙擊”和“拖動”操作,調動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熱情,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需要加強課堂引導,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了解問題以及問題解決方式,幫助學生調整探究過程,提高自主學習效果。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參與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軟件應用”的教學中,在Word版面設置教學時,有的學生設計的版面段落間距比較大,影響視覺效果。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例如:在進行版面設置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段落間距過大的問題?”通過初步分析,學生可能會認為可以在段落屬性中調整間距。然而,操作后發現間距仍然較大。此時,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如何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是否需要在段落屬性中進行其他設置?”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和操作,學生最終發現將段落的前間距和后間距都設置為零,就能有效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問題,并在關鍵節點給予適當的點撥,幫助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開展科學學習活動。在信息科技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自主搜索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養知識遷移能力。因此,在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Word”編輯軟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對文檔進行不同層次的目標分析,并且在課前引導學生預習,了解本節課程的學習目標。在學生了解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情況選擇目標,并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當出現問題時,學生可以自主搜索資料,或者與其他學生交流。在完成學習目標之后,鼓勵學生探索更高層次的目標。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習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知識獲取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提問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行為。在問題設計時,可以采用應用型問題或者創新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在“聲音編輯”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嘈雜的聲音,然后播放一段美妙音樂,并且伴有嘈雜人聲。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假如上述聲音是一段需要整理的資料,如何才能去除將嘈雜的人聲,只保留音樂呢?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是否可以利用學習的知識解決呢?在學習軟件中,有一個類似剪刀的工具,你能說出它的名字嗎?之后,鼓勵學生自主尋找并嘗試使用這個工具。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激發學生問題解決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興趣,學生通過自主操作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科技學科具有工具性的特點,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自主操作中,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例如:在畫圖軟件的教學中,教師講解“圖像菜單”操作的翻轉和旋轉時,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和總結。為了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引入翻轉的實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水平翻轉和垂直翻轉圖形的特點,并且對菜單命令中的“翻轉”使用方法進行描述。以此作為基礎,引導學生概括“翻轉”的使用方法。在畫圖時,在學生掌握工具箱和顏料盒使用方法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主題引導學生獨立操作,讓學生結合主題嘗試使用工具和顏料,開展相應的創作活動,探究不同圖形的畫法、比例以及顏色搭配,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技能進行操作,畫出想要的圖畫。
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信息科技教師應做好課堂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鍛煉信息技術技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