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煒莉
摘 要:TOD理念是指以公共交通導向為基礎進行城市交通系統開發與規劃理念,屬于城市規劃中的重點理念。強調以公共交通站點為中心優化城市的空間布局和土地利用狀態,達到提升公共交通可達性的目標。由此可見,城市軌道交通在現代城市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城市軌道交通覆蓋面積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工作也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的優化工作需要通過強化公共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力度、引入緊湊型城市開發模式進行應用、促進土地混合應用、優化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環境,達到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優化土地資源功能的目標。
關鍵詞:TOD理念 城市交通規劃 土地利用
1 引言
TOD理念在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中,是以各站點為中心進行交通規劃的一種新型方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提高交通規劃的布局與城市空間布局的匹配度,促進城市發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問題。在具體實踐中,需要規劃設計人員首先了解TOD理念的內涵。隨后,進一步分析TOD理念應用于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中的優勢。
2 TOD理念應用于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中基本原理與優勢
2.1 基本原理
TOD理念強調以公共交通為向導,圍繞著公共交通的站點和線路進行整體的城市空間布局與土地利用優化,從而實現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的高效協同。這一理念重點強調公共交通在城市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主要通過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達性和便捷性,為緩解城市公共交通壓力、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提供支持。這也是此理念在現代城市交通規劃和土地利用中得到廣泛認同和應用的主要原因。在具體應用中,公共交通設施規劃與建設與TOD理念的核心高度匹配,強調通過完善公共交通網絡、擴大公共交通工具的覆蓋范圍達到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質量的目標[1]。同時,也有利于減輕城市交通壓力。另外,還能夠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
2.2 應用優勢
2.2.1 提升城市交通運輸效率
優化公共交通設施的線路和交通網絡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對于居民來說,這種高效便捷的服務狀態更有利于吸引居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私家車出行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擁堵現象。同時,基于上文所述的緊湊型城市開發和土地利用模式,居民出行時的直線距離也能夠得到縮短。一些不必要的出行需求可基于便捷的城市交通規劃以步行的方式代替,這對于整個城市交通規劃來說是提升效率保證質量的重要條件[2]。
2.2.2 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主要強調,在優化公共交通設施和線路后,居民步行和低碳出行的成本有所降低。同時,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也會顯著提升。居民出行時的便捷性,各交通站點規劃的科學性都能夠有所提升。這對優化居民的出行體驗、為居民提供舒適安全的出行環境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當土地資源在應用時注重功能的復合性,也有利于居民出行時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提升社區為單位的居民區域凝聚力。除此之外,優化交通設施規劃和土地利用情況還包括從房屋建筑規劃布局的角度采取措施,保證居民住宅與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整體規劃相互協調。這也有利于為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使得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得到保障,提升建筑工程項目與土地利用優化和城市交通規劃的協調性。
2.2.3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城市空間布局不僅包括公共設施建設,還包括房屋住宅規劃設計與工程建設。基于TOD里面利用土地資源時,可借鑒這一理念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優勢保證城市空間布局優化時,能夠從占地面積較大的建筑工程項目入手,保證不同功能的房建工程在質量和布局設計點位上得到更加科學有效的規劃,為從宏觀上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供支持[3]。從城市的發展建設方面來講,這有助于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使得城市公共交通運輸體系在功能性和全面性上相對更強。
3 基于TOD理念的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原則
3.1 公共交通優先原則
此項原則強調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規劃中應當被優先考慮,只有首先保證公共交通的設施建設得到充分優化,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才能夠使得整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取得更好的效果。具體來說,公共交通優先原則的實踐環節應把握住以下幾個要點。一是完善公共交通網絡、擴大地下交通工具的覆蓋范圍。二是對交通路線和班次進行優化。三是優化公共交通的路線與班次提升,公共交通站點設施設置科學性。這方面措施可吸引更多的居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4]。
3.2 高效出行原則
在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中應當堅持高效出行原則,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對公共交通系統進行優化完善,對公交地鐵等典型公共交通工具的運行模式、運行效率實現提升與優化。一方面保證線路規劃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通過精準控制單次的時間節點,達到提升運行效率的目標。同時,保證為不同出行需求的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交通出行服務,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站點和連廊,以便縮短居民步行到達公共交通站點的時間。二是應當合理規劃,利用土地資源來達到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的目標。三是推廣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提高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的幾率,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綠色出行通道和環境。
4 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的策略分析
4.1 強化公共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力度
TOD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工作需要首先明確公共交通導向的城市規劃。對于城市規劃來說,可通過設定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區域,在圍繞著公共交通站點和地鐵站點進行住宅商業區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區域的規劃。除此之外,強化公共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力度時,還應當注重打造多層次的公共交通網絡,強化公共交通設施規劃建設的力度,為構建多層次的交通網絡提供支持。具體來說,構建公共交通網絡時,可引入地鐵輕軌公交以及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結合的模式構建整體的交通網絡。一方面滿足不同居民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體現出公共交通服務的個性化特征。例如,在城市的中心區域為了緩堵,提升出行效率,可通過加強地下公共交通網絡建設的力度,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務。而進入城市的外圍區域空間時,則可選擇公交路線或輕軌作為交通工具,實現核心區與周邊區的連接。除此之外,還應當注重優化公共交通站點的設計效果。公共交通站點的設計對于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升使用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TOD理念下,優化公共交通站點設計時,應當從美觀和實用兩方面入手進行綜合考慮。除此之外,還應當注重強化公共交通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在TOD理念下,公共交通設施應當與其他交通方式實現全面銜接,提高城市交通的整體運行效率。現階段基于TOD理念的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實踐中,中國香港就基于這一理念,實現了強化公共交通設施規劃建設力度的目標。香港地鐵網絡發達,地鐵站點周邊密布住宅、商業和公共服務設施,形成了典型的TOD發展模式。同時,香港地鐵站點設計人性化,換乘便捷,站點周邊環境優美,吸引了大量居民使用地鐵出行。這不僅有效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4.2 引入緊湊型城市開發模式進行應用
緊湊型城市開發模式是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過程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的一種模式。在引入緊湊型城市開發模式時,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應當在城市規劃階段明確緊湊型發展的基本目標制定相應的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利用密度,注重在土地資源利用時從住宅商業區建設,學校建設等多角度出發體現出城市規劃功能的多元性。二是應當在交通規劃環節,注重形成網絡式的規劃模式,提高各類交通工具交通網絡在運行時的交互程度。同時,引入智能化的交通系統控制技術手段。一方面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過智能化控制及時精準的定位交通擁堵的時段和點位。進一步通過智能化的交通線路和時間調配,解決交通擁堵方面的問題。三是從房屋建筑的點位規劃,結構規劃以及施工建設所應用的施工技術方法等方面入手實現優化,從整個項目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選址,項目施工建設招投標工作,施工隊組建工作工程,項目建設中,施工技術的應用等多方面入手,基于緊湊型的城市環境開發模式,保證具體的房地產工程項目能夠在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的背景下科學規劃戶型,配合緊湊型的城市開發模式。
4.3 促進土地混合應用
土地的混合應用在TOD理念下強調基于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的基本目標,開發土地的多元功能進行混合應用。具體來說,土地的混合應用首先是指在同一塊土地或相鄰的地塊上,結合土地的應用功能需求,打造一個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空間。在TOD理念的支持下,土地的混合應用可促進公共交通系統的穩定運行,減低私家車出行時的使用激勵。同時,混合應用的模式也能夠降低資源浪費情況的發生幾率,為不同的居民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支持。例如,在住宅區可通過設計不同的戶型,不同價格層次的住房滿足不同住戶的需求。在商業區則可通過合理設置餐飲區購物區和娛樂區的業態分布狀態,為居民出行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為了更加精準的控制相關區域設計的效果,可通過構建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的方式保證商業區的各個區域在出行距離、出行用時方面,達到最為便捷、最為合理的狀態。這種更加便捷的生活狀態,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公司企業將辦公區域設置在城市綜合功能區,為城市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更多的契機和動力。例如,對于某城市中心區域的TOD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項目而言,為了兼顧日常生活需求、出行捷性需便求和商業經濟價值的基本要求,應當聚集多種不同的業態,為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提供重要動力。
4.4 優化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環境
TOD理念下優化步行與自行車的交通環境不僅有利于提升低碳出行的幾率,也有利于使得城市交通規劃和土地利用優化的成效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具體來說,優化不行與自行車交通環境時,可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一是明確定位城市規劃中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應當優先推廣的目標。在土地利用規劃的階段就預留出足夠的空間,為后續的步行區域和自行車道建設做好準備,確保這兩種出行方式在城市的主要交通節點合理配套設置,與重點的目的地緊密銜接。除此之外,步行道和自行車道的設計也應當考慮到行人和騎車者的需求。例如,在步行區域和自行車騎行區域要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保證照明充足,有清晰的出行標識。另外,路面平整度也應當達到一定的水平。二是合理組織規劃交通管理工作。應當在城市中心區域或交通繁忙的路段設置步行和自行車優先的交通信號,減少機動車對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的干擾。另外,還可建立自行車租賃和停放系統,方便居民使用自行車作為出行方式。這對于出行者來說,也是保障其出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三是應當保證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環境的優化與土地利用的優化緊密結合。在城市的不同區域規劃建設中,設置不同類型的友好型步行與自行車出行區域設施。將上述設施連接居民的住宅或城市內部公園、學校等區域,達到提高出行便捷性的目標。另外,在商業區也可規劃設計自行車停放的區域,鼓勵居民在短途出行購物時,可騎行出行,體現出低碳出行的優勢。
5 結語
綜合本文分析可知,在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優化工作的落實可結合這一理念強調以站點為基礎的規劃設計模式,從人員出行需求城市土地面積、城市土地功能開發等多方面入手進行城市的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最終實現優化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效果、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交通規劃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卓健,徐弈.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交通—用地規劃協同指標體系構建[J].規劃師,2023,39(10),14-21.
[2]姚樂野,張鈺鑫.數字孿生技術在超大型城市交通規劃中的應用探討——以成都市為例[J].知識管理論壇,2023,8(04),329-339.
[3]張方明.基于智慧理念的五象新區核心區交通規劃研究[J].中外建筑,2023,(04),59-64.
[4]邱宇凡.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交通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3,(11),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