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蘭
(廣西科學技術普及傳播中心,廣西 南寧 530022)
科普活動為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的重要形式,相關部門要根據區域人群的科學知識素養,合理設計科普活動。影響科普活動執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為策劃與組織,要對上述內容進行整體規劃,明確策劃與組織內容,并詳細分析內容執行操作的可行性,確保科普活動的順利進行,增強科普活動宣傳范圍。
科普活動在開展策劃工作時,要嚴格遵循該項活動目的需求,科學調查當前區域科普活動的開展狀態,全面分析科普活動執行信息,明確該類活動的開展主題與目標,編制出合適的策劃方案,并在多項策劃方案中選擇最為貼近活動主題的方案。進行科普活動策劃時,要嚴格遵循實效性原則、科學性原則與社會性原則等,詳細規劃活動策劃內容與流程,確保該類活動開展效果。
當前科普活動的策劃順序為組建策劃人員團隊、調查與立項、明確調研內容、規范調查方式、可行性分析、論證策略方案、形成策劃方案[1]。以廣西青少年數學科技文化活動項目策劃為例,進行項目策劃時,要率先確認策劃人員,將策劃人員與管理人員納入策劃團隊中,再明確項目開展內容,并組建具體的數學科技文化活動項目團隊,規范活動開展形式,如操作魔方、九連環、數獨與七巧板等。還要在實施科技文化活動前,采用問卷調查法、實地問詢法等形式,對重點人群進行合理調查,了解不同人群對該類活動的看法觀點,根據調查統計數據分析項目可操作的可行性,繼而撰寫出較為合理的科技文化活動項目方案,為科普活動的宣傳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科普活動組織的過程可劃分為實施前、實施中與實施后。科普活動在前期準備時,相關工作人員對活動經費進行預算控制,并合理預測活動效果,詳細規劃科普活動實施的內容。科普活動組織執行期間,要明確工作方法,協調各子項目形式內容,設置專項活動計劃,并對活動中的各項工作內容進行合理分工。還要在科普活動組織中設置安全應急措施,將意外疏散、防火、保健與保安等情況納入應急計劃中,提升活動組織的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科普活動結束后,組織工作人員梳理活動開展情況,總結活動得失,關注活動開展結果與目標標準的匹配度,并適當調整科普活動組織方案,為此后科普活動的開展提供合理數據。圖1 為某科普活動項目的實踐操作情況,工作人員將區域學校中的各年級學生組織到科技館中,引導學生觀看“中國航天飛行策劃”過程,并在該類活動中體會到航天人的奮斗精神。

圖1 科普活動組織操作
在開展科普活動策劃與組織前,要明確科普活動具體特征、主題內容,再依照該內容精準定位活動受眾,為廣大人民群眾普及更多科技知識點。一方面,在開展科普活動定位時,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由于科普活動帶有極強的群眾性,活動定位的受眾為全社會公民,因而在組織與策劃科普活動時,要與當地人們對科技知識的需求相融合,提升策劃與組織的可行性。若科普活動未貼近人們實際需求,則策劃與組織較難達到理想狀態[2]。例如,為青少年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時,策劃與組織人員要根據青少年的具體情況設計科普方式與科普內容,繼而有效調動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探索欲望,提升該類人群的科學素養。另一方面,在定位科普活動的過程中,還要與當前媒體傳播手段相結合。在新媒體時代中,信息數據傳播速度正逐漸加快,相關部門也要完善科普活動策劃與組織,根據公共科學事件來更新科普活動的開展方式與開展內容,并將新媒體技術引入科普活動中,不斷優化科普活動形式。以2022年科技列車河池行為例,活動在開展時期受疫情影響,首次采取“線上+線下”形式,線下現場觀眾控制在500人以內,但近20 萬人次通過網絡觀看了活動轉播,達到了廣泛的科學普及效果,營造了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除了活動形式的多樣性,相關部門在策劃與組織科普活動時,還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探索出社會需求與科普活動的內在關系,在科普活動中增加更多社會發展類內容,使科普活動的開展宣傳更具時代性。需在正式開展組織策劃前,明確科普活動開展目標,定位該類活動的受眾群體,提升策劃與組織的可行性,滿足特定區域、不同人群科普活動開展需求。
在開展科普活動組織策劃前,要對科普活動類型進行整體規劃,并明確該類活動的預算與時間。一般來講,良好的活動組織策劃都要嚴格規定開展時間,而科普活動的時間設計則要全面分析該類活動的主題性、社會需求。若想增強科普活動組織策劃效果,還要合理把控預算資金[3]。在計算預算資金前,要詳細考量科普活動主題,將活動性質、活動設備、活動人員與活動材料等進行合理分析,明確活動開展內容中的各項數據,再依照當前科普活動開展的市場標準設計預算資金,將科普活動開展時可能出現的風險納入資金預算中,提升預算資金規劃的合理性。在明確科普活動預算資金以后,還要將該類資金撥付到活動內部的各項環節中,依照此前設置的預算標準嚴格管理,即做到專項專款專用,最大化將預算資金的優勢作用發揮出來。在完成科普活動時間與預算設計后,還要在組織策劃中增加社會宣傳力度,該環節較為考驗工作人員的組織能力、策劃水準。進行科普活動組織策劃期間,要全面分析區域大眾對科普知識的實際需求,增加多方參與次數,讓更多人群了解到科普活動的益處,切實改善科普活動執行效果。表1 為某科普活動亮點項目開展內容形式,展現了某科普活動的開展時間、活動時長、報名方式與活動地點等,該項內容可為活動的組織策劃提供恰當幫助,全面規范科普活動開展過程,為該項活動的順利執行打下較好基礎。

表1 某科普活動亮點項目開展內容形式
在組織策劃科普活動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設計基礎原則,對科普活動內容、對象、組織與形式進行綜合性評估,全面優化活動設計方案。為更好地優化科普活動方案,要全面關注活動策劃狀態,利用態勢分析法全面調查影響科普活動開展效果的各項因素,包含優勢因素、弱點因素、機會因素與威脅因素等,再依照特定內容開展要素排列,選擇出合適的策劃方案[4]。在全面開展科普活動方案策劃時,要明確策劃內容與標準,明確該類活動的開展主題與內容,并詳細分析廣大受眾對科普活動的要求與需求,繼而增強該類活動策劃的準確性,滿足活動策劃的現實需求。策劃科普活動方案期間,要全面了解此前區域該類活動的開展狀況,精準引進最為先進的科學技術模型,定期更新科普知識,并利用合理宣傳來增加受眾。相關部門還可在活動策劃期間,將科普活動主題內容傳輸到信息技術網絡平臺中,再利用網絡技術平臺來傳播活動內容,并將不同展區劃分成多個板塊,在各自板塊介紹合適的科普活動與科學技術知識,使科普活動方案策劃變得更為完整,真正提升該類活動策劃質量。科普活動策劃與組織的關系較密切,在完成活動策劃后,要借助規范性組織加以實現,因而活動策劃內容與形式都要帶有可行性。
科普活動策劃過程中,相關部門要依照策劃時的各項指標進行專業性組織,并規范科普活動組織形式。例如,為提升科普活動實際組織效果,增加操作可行性,可搭建專門的方案實施領導小組,并嚴格界定不同類型的科普活動內容。確認科普活動方案中的各項內容后,要依照活動方案詳細規劃活動任務,繼而進行分頭行動、分工合作,若在活動實踐操作中發現不確定要素,則要與領導小組進行針對性討論,并調整改變科普活動方案。確認科普活動組織形式時,還要全面規范人員業務素質,科學組織人員技能培訓[5]。在當前活動技能培訓中,由于科普活動參與方較多,要將主辦方、協辦方與承辦方等業務人員都納入業務技能培訓中,并在培訓中明確科普活動開展意義、開展要求、中心任務與流程順序等,使多方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目標明確、任務清晰,科普活動小組在2022 年全國科普日技能培訓如圖2 所示。在組織科普活動期間,還要全面打造較為舒適的現場氛圍,組織小組要精準設計出不同展區的科普活動海報,布置針對性較強的科普物品,并搭建主題活動舞臺,設計背景音樂。宣傳科普活動主題的過程中,要精準運用色彩與標題,將活動主題凸顯出來。科普活動在開展組織期間,還要利用合適方法改善活動價值。相關部門要利用良好組織高效協調公眾、媒體和政府間的關系,整合資源,借助科普活動主題來深入挖掘活動內容,將更多活動資源運用到科普項目中,全面展現該類活動的價值與成果。

圖2 科普活動小組在2022 年全國科普日技能培訓
若想增強科普活動策劃組織可行性,除了要嚴格規劃策劃組織形式內容外,還要增加該項活動的社會參與度,利用更多人群的參與來改善活動專業性。科普活動規劃組織期間需要社會多個層面參與,科研機構、高職院校、政府部門與企事業單位等都盡量加入科普活動規劃中。社會各界在參與科普活動的過程中,要全面探索活動主題,借助科普主題來優化整合各項教育資源。例如,在開展科普活動策劃期間,相關部門可組織多種科技成果展覽與科普講座,在該類活動的帶動下,展現區域科普工作的發展進步,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引導不同類型媒體參與科普活動時,要最大化發揮出大眾傳媒傳播水準,精準利用科技傳播手段,將大型科普活動引入廣播電視臺中,借助該項舉措,極大提升科普活動曝光率,增強該類活動的宣傳范圍。還要開展綜合性報道宣傳,在抖音、公眾號、報紙與電視臺中宣傳科普活動,讓更多公眾了解到該類活動的開展時間、預約條件等,提升科普活動組織效果。還要利用合理方式讓廣大民眾加入科普活動的互動宣傳中。科普活動中的各項展覽品都具有服務性功能,要引導大眾合理欣賞該類活動中的各項作品,并借助閱讀、學習增進與該作品的共鳴。科普活動策劃設計時,要與特定主題相結合,開展多樣化、差異性組織策劃,將該類活動中的亮點凸顯出來,保障活動策劃組織實施效果。
綜上所述,相關部門在策劃組織科普活動時,要對活動操作過程進行整合規劃,利用策劃精準了解科普活動的設計內容與形式,設置合適的活動開展目標,再借助專業組織,科學實施科普活動策劃內容,提升科普活動開展效果。分析科普活動組織策劃可行性性,要與該類活動的受眾群體、實際情況充分結合,不斷擴展科普活動影響范圍,確保科普活動策劃組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