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芝
(商丘市鄉村產業發展中心 河南 商丘 476000)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農藥已經廣泛應用于當前的農業生產中,雖然農藥有效提高了我國農產品的產量,但是近些年,農藥廢棄物在農藥用量不斷增大的情況下而日益增加,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對農業廢棄物進行有效管理,是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1 污染土壤。第一,農藥廢棄物中殘留的有害物質會不斷富集,致使土壤污染嚴重,土壤理化性質發生改變,不利于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第二,土壤中含有多種微生物,它們在維持土壤的生態系統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生態環境有利于土壤中養分的循環,有利于農作物健康生長。但是農藥殘留使得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生態系統發生紊亂。第三,土壤受到污染后,農產品有害物質殘留可能超標,嚴重影響農產品品質,對農產品造成不利影響,不利于人們健康。所以,農藥廢棄物造成的土壤污染問題應受到足夠重視。
1.2 污染水體。農藥廢棄物中殘留的有害化學物質會隨雨水進入河流湖泊或滲入地下水中,使得水源受到污染。第一,農藥廢棄物中的有害物質具有較強的毒性,能夠威脅水中生物的生存,如魚、微生物、水生昆蟲等,使得水體生態平衡被打破,破壞生物多樣性。第二,農藥廢棄物污染水源,使得人類飲用水存在安全隱患,長期引用被農藥廢棄物污染的水源會造成慢性中毒,威脅人類健康。因此,要做好農藥廢棄物管理工作,防止水體污染現象的發生。
1.3 破壞生物多樣性。農藥廢棄物中殘留的有害化學物質會威脅周圍鳥類、昆蟲等野生動物,也威脅周圍的野生植物,使得它們的數量減少甚至滅絕,導致生態平衡和生態穩定性被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可以保證生態系統穩定性,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2.1 處置與排放不當。目前,農藥廢棄物存在處置不當及排放不合理等問題,導致農藥廢棄物污染問題嚴重。農藥種類不同其毒性及穩定性也不同,農藥生產者和使用者對農藥廢棄物的危害認識不足,并缺乏管理,且處置方法簡單粗暴,存在隨意丟棄和肆意排放的現象。此行為會對農田周圍水體及土壤造成污染,同時破壞周邊生物多樣性,危害周邊生態系統。
2.2 法規和監管機制不完善。對于農藥廢棄物的管理,相關法規及監管機制、法規體系不完善,導致部分廠家隨意排放農藥廢棄物,無視自身對農藥廢棄物的管理責任,此行為嚴重損害了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監管機制還需優化。
2.3 科技支持不足。對于農藥廢棄物的管理涉及領域眾多,如生物領域、化學領域、環境領域等,但由于缺乏技術支持,對于農藥廢棄物的處置與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農藥廢棄物還不能被很好地資源化利用。隨著農藥使用量的不斷增大,需要處理的農藥廢棄物日益增多,農藥廢棄物管理面臨更多問題和挑戰,急需足夠的科技支持使農藥廢棄物得到科學管理。
3.1 農藥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一是設立處理廠用于農藥廢棄物的處理,使用物化及生物手段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環境污染的可能性。二是提高農藥生產者和使用者對農藥廢棄物危害的認識,加強農藥生產者和使用者對廢棄物管理的培訓,提高其環保意識,能夠從根本上科學處理農藥廢棄物。三是利用技術手段對農藥廢棄物中的有效物質進行回收再利用,實現資源化利用,降低農藥廢棄物排放量,助力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大力發展農藥廢棄物處理及農藥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有重要意義。
3.2 優化監管制度和管理體系。優化監管制度,完善管理體系,有效管理農藥廢棄物。第一,對于農藥廢棄物的排放制定相關標準,明確相關要求,用于規范農藥廢棄物處理行為,確保農藥廢棄物排放達到環保要求。第二,加強監管,如建立監測系統等,對農藥的使用及農藥廢棄物的處理開展全方位監管。第三,制定定期檢查制度,若排放不合規,可依法依規給予處罰,并立即整改。建立長效的農藥廢棄物監管機制,確保對于農藥廢棄物的管理實現可持續性。
3.3 科技支持。足夠的技術支持是實現農藥廢棄物科學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關鍵,以達到農藥廢棄物無害化和環保性的目的。增加對于相關技術開發的投入,如政企科研機構聯合成立相關研究團隊,找到處理農藥廢棄物既高效又環保的技術手段。鼓勵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技術,政府制定激勵政策以鼓勵企業增加農藥廢棄物處理技術的研發,提高企業的農藥廢棄物處理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