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力工程;電力系統;規劃;潮流仿真
電力系統規劃設計能夠保障供電安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規劃設計通過對未來電力需求的預測和分析,制定合理的電力供需方案,同時對電力系統的結構、設備、運行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估,制定合理的供電方案和資源配置方案,以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某人民醫院始建于1950年6月,占地面積約6.6萬m2,年門診量約24余萬人次,開展各種手術5500余例,因當前電力系統已滿足不了醫院運行需求,需對其進行優化設計。醫院建設期間,需配備自備電源,其容量至少滿足保安負荷的120%,確保應急供電時長。同時,設置機械閉鎖避免倒送電,并與電力工程同步規劃、設計和施工應急電源。為確保醫院電力供應正常運作和患者安全,需對負荷進行合理分類與供電規劃。一級負荷包括消防設施、應急照明和重要醫用設備,優先保障其電力供應;X光機等為二級負荷,需保持對其穩定供電;其余為三級負荷,供電可靈活調整。另外,還有特別重要負荷,其容量為1588kW,需特別關注其供電穩定性[1]。
為有效規劃電力系統,電力負荷預測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然而,由于電力系統具有非線性特性,電力負荷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如水文氣象條件、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口增長率等。因此,在進行電力負荷預測時,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并運用先進的預測技術和方法,以確保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文規劃某人民醫院專用接入該市電網方案,并對該市未來幾年中長期負荷進行預測,以構建某人民醫院電網潮流仿真模型。
(一)建立組合回歸-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
本次模型建構期間,主要選取2017~2022年連續6年的六個自變量x1(第一年產值)、x2(第二年產值)、x3(第三年產值)、x4(城市居民人均收入)、x5(農村居民人均收入)、x6(年末戶籍總人口),將三個回歸預測模型與神經網絡進行集合,進一步提升負荷預測的準確性。通過回歸模型求得相關預測負荷,回歸模型的輸入層預測負荷為y1、y2、y3,BP神經網絡輸出層為Y,BP神經網絡通過優化組合,使輸入與輸出關系更為緊密,進一步提升組合回歸-BP神經網絡預測準確性。

基于本次模型構建所選擇的六種變量,依據變量間多重線性關系,運用方差膨脹因子診斷法進行判斷,當復相關系數大于10時說明數據之間存在共線性,復相關系數計算方法見式(1):
將六個自變量進行方差膨脹因子的計算得321,198,134,231,230,312,遠大于10,說明存在共線性。基于此,本次模型構建主要選擇逐步回歸模型,以便消除數據多重相關性。選取2017~2022年的歷史數據進行檢驗,F值是選進與剔除數據的判定值,當F>3時,需剔除相關變量。方程變量及F值數據見表2。

采用逐步回歸算法,并將x2,x4,x6融入其中,得到如下回歸方程:
(二)電網規劃
根據《某省電力用戶重要性登記申報表》,該醫院被認定為一級重要電力用戶。依照《重要電力用戶供電電源及自備應急電源配置技術規范》GB/Z 29328-2018標準,此類用戶須具備雙電源供電系統和自備應急電源。該醫院已配備EPS、UPS和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最近的220kV變電站為O區變和B變,分別距離項目地點6.2km和0.7km[2]。
電阻代表變壓器銅耗數據,在進行短接試驗期間,需對變壓器低壓側進行短接作業,并且高壓側繞組使用電壓,以確保低壓可達到額定值。電阻RT計算方法見式(3):

(一)某醫院電力系統接入方案設計
本次醫院電力系統設計包含三個220kV備用間隔供選擇接入。根據醫院的實際供電需求和接入電壓等級,同時確保滿足專用變電站的供電標準,提出兩個可行的供電方案[3]。

1.方案一
在過渡時期,為確保某醫院的供電穩定,并滿足用戶需求,需要確保專用變能夠在220kV的電網中進行環形網絡操作。鑒于當前該市經濟開發區僅有B一座220kV公用變電站,且僅通過兩條獨立的220kV線路與該市的主電網相連。因此,一旦O區的輸變電項目正式投產,現有的I變至220kV線路將重新連接到B變。同時,將在新建的220kV O區變電站新建一條線路至專用變,從而形成最終的接線方案。此外,為實現專用變的環形網絡運行,還計劃在B變新建一段總長為1.3+1.3公里的電纜線路,以將其連接到專用變[4]。
2.方案二
為實現電力系統建設目標,方案二規劃具體實施步驟,核心在于項目建設初期,建設兩條各長約1.1km的220kV電纜線路。這些線路保證供電穩定性和長期耐用性,為未來維護提供便利。兩線路均接入B變220kV分段開關兩側,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并強化供電可靠性。過渡期、O區投產階段及終期均采用此接線方案,簡化施工、縮短工期,大幅減少工程量。這種設計顯著降低成本,工程投資更經濟,長遠看能夠為運維節約資金,提高項目經濟效益。
(二)方案選擇
通過對兩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盡管方案二經濟效果最佳、路線最短,但安全性、可靠性較低,不利于醫院后期運行。綜合考慮多因素,最終選擇方案一作為本次電力系統規劃方案。即,針對醫院專用變終期由220kV B變、O變,新建一條220kV線路供電,線路均采用電纜進行敷設,并且長度約為1.3+9.2km。在該電路工程正式投產前準備階段,需要I變、B變改接醫院專用變供電,同時新建1回路專用變,新建約1.3+1.3km電纜。同時,在項目正式投產之后,需將過渡期I變、專用變供電恢復至B變,再由220kVO區變新建1回220kV線路至煉化一體化專用變,形成終期接線方案。
以某醫院電力工程建設為例,通過組合回歸-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分析該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的合理性,并結合該醫院專用變項目需求,設計出兩種方案。經過綜合考量,在方案一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最終形成終期接線方案,在提升電力系統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同時,降低成本消耗,確保該醫院用電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