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關注女性主義思想在翻譯中的作用,強調翻譯應避免或改善性別歧視。通過對電影《芭比》中文字幕翻譯進行深入分析,發現電影中文字幕中存在傳遞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意識不足的呈現。字幕翻譯誤將女性角色的話語淡化或歪曲,影響了觀眾對電影角色和電影內涵的理解。因此,字幕翻譯應注重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應用,通過平衡語言與性別的關系提高字幕翻譯的性別平等意識、促進性別平等。
【關鍵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字幕翻譯;譯文分析;《芭比》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3-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3.030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近幾十年來逐漸成為翻譯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該理論關注翻譯過程中女性平等的話語權以捍衛女性權利。女性主義翻譯理論旨在揭示翻譯活動中的性別偏見和歧視,并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以實現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的推進。同時,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致力于破除傳統翻譯中固有的男性視角和主導地位、將女性視角納入翻譯實踐和研究中,脫離父權制度下男性話語權的控制、構建女性話語體系,從而凸顯女性的主體意識實現翻譯中的性別平等。
電影《芭比》由華納公司出品,格蕾塔·葛韋格執導。影片講述了一個住在芭比樂園的娃娃因為“不夠完美”而被驅逐,在現實世界展開冒險最終探尋到自我的故事。電影塑造了一個聰明、獨立的女性角色,在全球范圍內廣受觀眾的喜愛。然而《芭比》在中國大陸上映后,其中文字幕翻譯卻受到一定的爭議和負面評價。因為電影中部分中文字幕翻譯沒有反應出電影所傳達的女性主義思想,甚至電影中女性角色臺詞出現了明顯誤譯,誤導觀眾對的電影的理解。因此,本文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視角出發,探析《芭比》中文字幕,旨在客觀反映電影所塑造女性形象和價值觀,并通過應用女性主義翻譯策略來提升電影字幕翻譯中的女性主義意識和性別平等觀念。
一、女性主義翻譯理論概述
回顧翻譯歷史,有關“翻譯”和“性別”的比喻比比皆是。比如,“翻譯是媒婆”“翻譯就像女人,美麗的不忠實,忠實的不漂亮”“忠順的妻子”等等。同女性被視為“第二性”一樣,翻譯也被置于次要的位置。具體分析翻譯和女性相關的比喻可以發現,原作與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男性畫上等號,而翻譯則同依附與男性的女性一樣,是其派生甚至是奴隸。父權制度下,社會文化中“男尊女卑”的糟粕思想被植入到翻譯活動當中,讓翻譯研究深受其害。服務于跨文化溝通交流的翻譯被視作是原文的從屬與派生,因此翻譯被女性化、她者化了。這樣的背景下,女性和翻譯相似的境遇讓兩者有了互相結合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西方興起的女權運動和由此展開的“文化轉向”,影響了政治、文化、文學等各個領域的意識形態。女權主義也作為社會文化批評話語從西方世界崛起,女性主義譯者把目光聚焦在文本上,希望通過解構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話語來建立性別平等。這場以知識女性為主導的“戰爭”對翻譯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女性主義翻譯理論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最初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重點是批判翻譯實踐中存在的性別偏見和性別不平等。在傳統翻譯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常常被忽視或貶低,而男性形象則被賦予更多的正面特質。這一批判的視角啟發了后來的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發展。而后,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逐漸發展為更加復雜和多元的理論體系。隨著美國翻譯學者安德烈·勒菲弗爾提出了“文化協調”(cultural mediator)的概念,女性主義翻譯理論不斷擴展和深化,強調翻譯是一種文化的再創造過程。勒菲弗爾指出,翻譯應該關注原文中存在的性別偏見,并試圖在翻譯中反映和批判這些性別關系。在之后的幾十年中,更多學者開始關注翻譯中的女性聲音和經驗,重視翻譯的可見性和女性翻譯者的角色。還有些學者關注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和權力關系,探討女性翻譯者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并在翻譯實踐中塑造女性形象。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改變了傳統的翻譯思想,為翻譯打開了獨特的視角,強調女性話語與男性話語的不同。正如格達德在《女性主義話語與翻譯的理論化》中說道,“女性主義翻譯家通過自身(性別)的差異,在重讀與重寫中獲得快感,張揚其對文本的操縱。”[2]她認為傳統翻譯觀念中“譯者隱形”的觀點是在肯定翻譯是依附于原作的。因此,譯者應該有生產功能,掌握對文本的控制。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就是從性別平等的視角出發,讓文本脫離父權制度下男性話語權的控制,從而凸顯譯者性別,肯定譯者身份的同時,推動女性主義的發展,促進性別平等。
二、電影字幕翻譯
字幕分為語內字幕和語際字幕兩種,而語際翻譯才是通常意義下的字幕翻譯,即在保留原聲的情況下將劇中人物對白和必要視覺信息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為理解的輔助手段,“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類型,將原聲的口語濃縮為書面語。[10]電影字幕翻譯要求譯者兼顧原文的意義和情感,以及目標觀眾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習慣,通過簡潔流暢的表達,準確傳達影片對話。整體來說影視字幕的翻譯可總結為以下特點:
第一,影視字幕翻譯要求盡可能忠實于原文,準確傳達影片對話的意義和情感。翻譯必須理解原文的語境和文化背景,并通過恰當的翻譯選擇和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和感情。第二,影視字幕翻譯需要保持簡潔明了,以適應觀眾觀影時的迅速閱讀和理解需求。字幕通常以短語、句子的方式呈現,要求翻譯者盡量簡化和概括原文,同時保持意義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第三,影視字幕翻譯要求流暢自然,符合口語化和聽眾習慣。翻譯者需要選擇與目標語言觀眾習慣和文化背景相符的表達方式,并且保持適當的語氣、節奏和語調。第四,影視字幕翻譯需要考慮到字幕的時間長度,以適應影片的節奏和觀眾的閱讀速度。翻譯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原文的意義,并確保字幕與影片畫面的同步。
三、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芭比》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將女性主義翻譯理論應用到電影字幕翻譯中具有重要意義。電影字幕翻譯中,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可以提醒翻譯人員注意語言表述中的性別歧視、幫助翻譯者更加敏銳地意識到歧視女性的場景,從而在翻譯中避免性別偏見、性別規訓、模糊女性主義概念等問題。該理論的應用有助于反應女性主義所強調性別平等價值觀、質疑并反抗男性中心主義論、破除翻譯被她者化以及女性被邊緣化的情況。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與電影字幕翻譯的結合,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加平等和包容的觀影體驗,同時促進性別平等和對多元文化的尊重。
(一)避免性別偏見
“性別偏見”在媒介研究領域所引發的一個直接關聯的概念便是“角色定型”。“媒介中‘角色定型的英文原文為“stereotypes”,旨在批評大眾媒介總是對具有豐富個性、多種潛質和才能的女性群體進行簡單和統一的歸類。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將女性歸為附屬于男性的傳統角色。角色定型通常是從男權文化中心的角度對女性進行概括,因而帶有貶義。主流文化所贊同的進取精神、理性思維和領導才能一般歸為男性的特征,而被動、缺乏理性等消極特征被歸為女性所有。”性別偏見是對個體或群體的性別進行不公平、片面的刻板印象和評價的偏見。這種偏見往往導致對性別的歧視和不平等對待,以及對性別角色和性別特征的刻板定型觀念。在女性主義那里,性別關系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強調;在符號學和語義學那里,很多學者通過符碼表征注意到了諸如影視文化中用來展開性別關系的模式和意義。大量的研究表明,語言和性別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語言的意義和權力是被建構的,而且男性和女性之間往往存在著不平等。[5]
《芭比》電影中文字幕將“Madam President”翻譯為“總統夫人”削弱了女性在政治領域中的地位和權力,并強化了性別對立和刻板印象。電影中芭比樂園的總統是一位黑人女性。她是一個獨立個體,并非任何男性角色的妻子。原文中的“madam”用以表示對總統的尊稱,而字幕將 “Madam President”翻譯成“總統夫人”,此處字幕翻譯不僅與劇情角色設定不符合,還呈現了一種將女性與婚姻角色聯系起來的假設,暗示女性在政治領導地位中的重要性是通過與丈夫的婚姻關系來確定的,將女性角色描繪為弱小被動或依賴男性的形象、強調女性在政治領域中處于次要地位。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強調避免使用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的表達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將“Madam President”譯為“總統”或“總統女士”能更準確地反映女性在政治領域中的地位和權力,突出女性獨立自主的政治領導者的身份。此外,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角度來看,翻譯應該避免性別二元對立和性別刻板印象。將“Madam President”翻譯成“總統夫人”可能會強化傳統的性別角色和性別二元對立:男性在政治領域中占據主要位置,而女性則被視為次要的。綜上所述,從女性主義翻譯視角來看將“Madam President”翻譯為“總統夫人”削弱了女性在政治領域中的地位和權力,并強化了性別對立和刻板印象。
(二)避免性別規訓
社會性別是由美國人類學家蓋爾·魯賓提出的,指社會根據個體的生理性別,將認為與女性或男性有關的角色、行為、活動、屬性、機會或者關系指定為該性別的行為規范或所屬氣質。與生理性別不同,社會性別是由社會設定的,而非由自然決定的。社會性別是一種文化因素,它強調男性和女性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性別角色和氣質的特征和差異。社會性別通常體現為社會在經濟、政治、婚姻、生活、教育和文化方面對男性和女性的期待。人們會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并被規訓以達到社會性別的期望。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強調翻譯人員應具備對性別相關問題的敏感性和專業性,主張給予女性在翻譯中更多的聲音和表達空間、反映和傳達女性的經驗、觀點和權益。通過將女性的聲音呈現出來,增加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注和理解。
在電影《芭比》中,臺詞“It is literally impossible to be a woman.”的中文字幕翻譯為“做一個好女人太難了。”這是出現在芭比們被洗腦為依附于男性聽命他人,失去了自我意識這一段劇情中的臺詞,是芭比自我反思后的感嘆,主要體現了在父權制背景下,女性面臨自我懷疑、社會壓力,以及陷入認知失調等一系列困境。而此處中文字幕翻譯忽略了女性本身所面臨的壓力和困境,轉而暗示、規訓女性應該成為社會定義的“好女人”,給女性的生存再添加額外的枷鎖。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強調將性別和權力關系引入翻譯中,脫離父權制度下男性話語權的控制以解構社會性別規范。因此,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角度出發,應該將“It is literally impossible to be a woman”翻譯為“作為一個女人太難了”,從而客觀直接地呈現女性的聲音、反映電影所揭示的女性困境。在這一例子中,中文字幕翻譯模糊了女性在實現個人身份和獨立性方面的困難,與這部女性主義電影的主旨相悖。
(三)避免模糊女性主義概念
電影《芭比》中,有一個情節是美泰公司高層開會討論其芭比娃娃的設計理念,此處劇中角色提到了“female agency”(女性主體性) 一詞,而電影中文字幕卻將其譯為“女性組織”。實際上,“female agency”(女性主體性) 指的是女性的自主權和影響力,尤其是在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中的權利。它強調女性在自己的權益和利益上有主動權和決策權,能夠自由地做出選擇和發揮作用,而不受到性別歧視或社會限制的束縛。其內涵意義是鼓勵和支持女性在各個領域中發揮作用,參與決策、領導和影響社會發展的過程。
而此處將“female agency”譯為“女性組織”屬于誤譯,導致意思失真誤導觀眾、忽略了電影意在傳達的女性主義概念。這一概念強調的是女性的智慧、能力和獨立性,認為女性應當有平等的機會和權利,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和目標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利益。而將其誤譯為“女性組織”可能會給人一種女性只有通過組織或團體才能展現自我的印象,同時把女性主體性的正面概念曲解為為了組織或團體的利益活動。這一誤譯拉低了電影的女性主義價值,影響觀眾對電影主題的理解而無法準確接收電影中所傳達的女性主義思想。
四、結語
傳統翻譯視角下,電影字幕翻譯可能會削弱女性角色的聲音甚至扭曲女性角色的臺詞含義,使其成為男性角色的附屬品。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致力于打破性別偏見和歧視,并關注女性在社會中的平等地位和權力。將女性主義理論應用于電影字幕翻譯中,可以確保準確、真實地呈現電影中女性角色的臺詞,從而消除傳統翻譯中可能存在的性別歧視問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關注性別文化差異和女性視角,促進性別平等和包容多元文化。這對于提高電影字幕翻譯的質量、創造公正平等的影視視聽體驗、提升女性主義意識和性別平等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Flotow,Luise Von,(1997)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Godard,Barbara(1990)“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 Translation.”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ed.Susan Bassnett end Andre lefevere.London:Frances Printer,P.94.
[3]耿強.西方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述評[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3).
[4]蔣驍華.女性主義對翻譯理論的影響[J].中國翻譯,2004,(04).
[5]李東.缺失與背離:當代影視文化“性別偏見”現象批判[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2(01).
[6]劉芳.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翻譯忠實性及譯者主體性[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2):9-13.
[7]劉軍平.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研究的中西話語[J].中國翻譯,2004,(04).
[8]徐來.在女性的名義下“重寫”——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對譯者主體性研究的意義[J].中國翻譯,2004,(04):18-21.
[9]楊柳.中國語境下的女性主義翻譯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06):60-63.
[10]張魁.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及語言策略[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05):73-77.
[11]趙寧.試析電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譯策略[J].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05,(05):55-59.
作者簡介:
劉潔,女,湖北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