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悅


【摘要】“光”是現代漢語多義詞之一,其詞義引申方式為輻射式引申與鏈條式引申相結合;引申路徑主要為由具體到抽象引申;詞義引申的認知機制主要有概念隱喻和概念轉喻。
【關鍵詞】多義詞;光;隱喻;轉喻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6-012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38
一詞多義及多義詞義項之間的發展演變一直是認知語言學的重點研究對象,認知語言學主張根據人類的認知過程解釋一詞多義現象。認知是語言學歷時發展的必備條件,沒有人的主觀認知能動性,語言不可能發展(林正軍、楊忠,2005)。范疇化、轉喻和隱喻是建立在人類經驗和想象力基礎之上的基本認知能力。當人們在運用已知的詞匯對新事物、新觀念或新經驗命名時,這種命名運用了語言經濟性原則,填補了詞匯的空白,使詞匯意義得到了擴展(李瑛、文旭,2006)?!肮狻睂儆诂F代漢語多義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多種詞性,義項豐富。文章通過對多義詞“光”在詞典中的釋義進行梳理,分析多義詞“光”義項間的擴展關系,并結合認知語言學的概念隱喻和概念轉喻理論對其義項的演變方式作出解釋。本文語料未隨文標注的均來自BCC語料庫。
一、“光”的詞典釋義
“光”在《6000詞現代漢語大詞典》中共收錄11個義項,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共收錄12個義項,在“漢典”中共收錄9個義項。將上述詞典釋義進行歸納整理,列出以下15個義項:
二、多義詞“光”的詞義演變分析
認知語言學的范疇理論認為,多義范疇常常難以用某個共同的語義特征或特征集束來概括,其數個子范疇中雖然存在著一個核心子范疇,但其他子范疇往往不是通過上下位關系與它相聯系,而是通過家族相似關系與之相連,形成一個意義鏈,鏈上相鄰的節點之間因語義擴展的關系而共有某些屬性,但不相鄰的節點卻不一定有共同的屬性。同一范疇的成員之間的地位并不相同,范疇的成員具有家族相似性,成員的家族相似性的典型程度越高,越接近原型成員;反之,則越接近邊緣成員。下面據此分析“光”的詞義的引申。
(一)“光”的引申方式
漢語詞義引申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由一個意義向各個不同方面的引申,可以稱之為“輻射式引申”。例如“光”的本義是“光芒,光亮”,太陽、月亮和星辰等天體都會發出光芒,于是人們把它們合稱為“三光”,“光”引申出“特指日、月、星辰等天體”的意義;有光芒和光亮的照射,物體表面才會有光澤感,才能呈現不同的色彩,因此由“光芒,光亮”又引申出“色澤,光彩”的意義;“照耀”是“光”產生的動作行為,于是由名詞“光芒,光亮”引申出了相應的動詞“照耀”;西漢文學家匡衡鑿穿墻壁引入鄰居的燭光讀書,稱之為“鑿壁借光”,后來“借光”引申為分沾他人的利益或好處,“光”由本義又引申出了“恩惠,好處”的意義;有光芒的地方才會明亮,“光”還引申出了“明亮”義。
第二種方式是由甲義引申為乙義,又由乙義引申為丙義,這樣一環套一環的引申,可以稱之為“鏈條式引申”。這種引申方式的特點是:其中一個意義只和它鄰近的兩個意義有直接聯系,而與其他意義差得較遠。例如,“光”引申出“明亮”義,“明亮”引申出“光滑”義;光滑的物體表面通常是裸露平整的,又由“光滑”義引申出“裸露”義;“裸露”就是指沒有東西遮蓋或者除了自身外什么都不附帶,引申出“一點不剩,完了”。
這兩種引申方式不是截然分開的。例如,“明亮”義由輻射式引申產生了三個義項,其中“榮譽”義和”光滑”義又分別引申出其他義項,即從輻射式引申的一個義項又產生了鏈條式引申。將上述兩種引申方式結合在一起,對“光”的15個義項作出分析得到“光”的義項引申關系圖如下:
(二)“光”引申的認知機制
認知語言學范疇觀認為,詞義之間是通過某種認知機制(如抽象化、具體化、隱喻、轉喻等)關聯起來的。隱喻轉喻不僅是修辭手段,而且是基于人們基本經驗的、概念性的、自發的、無意識的認知過程,是對抽象范疇進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認知工具。認知語言學的多義范疇研究有效地解釋了人們是如何基于經驗,通過隱喻、轉喻等認知方式,在不同認知域之間建立連通關系,進而構成了以家族相似性為范式的多義范疇系統。多義詞詞義擴展的理據性可以通過隱喻和轉喻來解釋。下面根據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利用隱喻和轉喻機制對“光”的義項的演變進行分析和解釋。
“光”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光”字從人跪坐,首上頂戴火炬形,是一個會意結構。《說文解字》對“光”的釋義為“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逼渥畛醯谋玖x是指火產生的光芒,而后引申為其他各種光芒。例如《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中:
(1)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2)光遠而自有他燿者也。
(3)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
其中用到的“光”就是其本義“光芒,光亮”。日、月和星辰是空中發出光芒的三種主要天體,古人不直接稱呼它們的名字而用“光”字借代,將三者合稱為“三光”,這是根據天體發出光芒的特點,即利用“天體”和“光”二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轉喻而引申出義項“日、月、星辰等天體”。例如:
(4)天有三光,日、月、星。(《白虎通·封公侯》)
名詞詞性的“光芒,光亮”還引申出了動詞詞性的“照耀”這一義項,“照耀”是“光”產生的動作行為,二者的語義關系為“施事-動作”關系,于是由事物域投射到了動作域,施事“光芒,光亮”轉喻其動作行為產生了義項“照耀”。例如:
(5)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周書·洛誥》)
這句話中“光”即為“照耀”的意義。由本義引申出的另一個義項是“恩惠,好處”,例如常用的詞語“借光、沾光、叨光”等。“借光”“沾光”中“光”的最初是表本義的,例如:
(6)羅景藹云扃,沾光扈龍策。(鮑照《從登香爐峰》)
其中的“沾光”本義是指“沾得陽光”;“鑿壁借光”中“借光”是指引入鄰居的燭光來讀書?!皬泥従咏璧脿T光”“沾到陽光”等用法都隱含“從他人處得到好處或利益”的意義,于是用“光”來比喻其他各種好處或利益,由具體域的本義引申為抽象域的好處、利益,產生了義項“恩惠,好處”。現代漢語中“借光”“沾光”的意義也隨之發生了轉移,通常在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時作為敬辭使用。例如:
(7)今天你過生日,我也借光喝點酒。
(8)陳佳鵬回到老家,給奶奶也戴上了金牌。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大孫子的榮譽我也沾光了!(《人民日報》2023-10-7)
(9)凡做戲,總帶著一點社戲性,供著神位,是看戲的主體,人們去看,不過叨光。(魯迅《女吊》)
“色澤,光彩”義也是由本義引申而來的義項,有的物體的表面被光照射時容易反光,會有光澤感,受到光的照射或折射作用顯現出鮮艷明亮的色彩,例如水、油和珍珠等,因此相應地有“水光、油光、珠光“等詞語。并且“光”本身也有不同的色彩,二者之間是相關的關系,可以認為是本義由轉喻引申產生了“色澤,光彩”義?!肮狻钡摹熬吧绷x是由“色澤,光彩”義引申而來的,表“景色”時常用的詞語有“風光、春光、山光”等?!肮狻痹谶@些詞語中最初的意義就是“色澤,光彩”,在使用中逐漸引申為表示“風景”。例如:
(10)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謝朓《和徐都曹》)
詩句中“風光”是指春風和草木上反射出的日光,即草木的光彩;“春光”原是指“春日的陽光”?,F在“風光”的意義則是“風景、景象”,相應地,“春光”就是“春日的景象”,“山光”是“山的景色”;這是用部分的“光彩”轉指“風景”整體,也就是“色澤,光彩”通過部分整體間的轉喻引申出了“景色”義。例如:
(11)這里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有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12)學生們在玄武湖畔領略大好春光。
(13)沿滇藏公路穿過村寨,一路山光、水色、鄉間景,確實使人心曠神怡。
黑暗的地方受到光芒的照射就會變得明亮,兩者之間有因果的關系,因為有光的照射,所以明亮,可以看作用結果“明亮”轉喻原因“光芒”,因此本義通過轉喻引申產生了“明亮”義。例如:
(14)患者換上了新的眼角膜,終于重見光明。
(15)他的生命結局是悲慘的,但他短暫的一生是光輝的。
由“明亮”引申而來的義項有三個。首先是“光陰,時光”義?!肮狻钡牧x項“明亮”與“陰”的義項“陰暗”聯合起來,即“明亮與陰暗”可以轉指“白晝與黑夜”,由借晝夜交替繼而轉指時間的推移,由此“光”便產生了表示時間的意義。例如: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7)青春短暫,韶光易逝。
(18)我真想回到從前無拘束、無憂慮的兒時去,可惜年光不能夠倒流。(巴金《家》)
“榮譽”也是由“明亮”引申而來的義項。例如“爭光”,在古漢語中,“爭光”一詞使用的是“光”的本義,例如:
(19)日出,星不見,不能與之爭光也。(《淮南子·說山訓》)
這句話的意思是“星星不能和太陽爭奪光芒”,因此這里“爭光”的“光”是本義“光芒”的意思?!皹s譽”會讓人聯想到光彩、明亮的事物,給人以明快的感覺,因此“爭光”的今義演變為“爭奪榮譽”,“光”由“明亮”義隱喻引申出“榮譽”的意義。例如:
(20)體育健兒們奮勇拼搏,為國爭光。
(21)中國運動員獲得獎牌是中華民族的光榮。
“增輝,發揚光大”義是從“榮譽”引申而來的,“增輝”可以理解為“使顯耀”“使……發揚光大”,例如“光宗耀祖”意為“為家族增光,使祖先顯耀”;“光前裕后”意為“光大前人的事業”。因此“榮譽”經過轉喻引申產生了“增輝,發揚光大”的意義?!胺Q人來訪的敬辭”是由這一義項進一步引申得到的,暗含“他人的到來為某一地方增輝”的意義,這可以看作是“增輝”義的轉喻引申義。例如:
(22)我們歡迎世界各國朋友光臨奧運會。
(23)便利店以抽獎活動吸引消費者光顧。
綜上,由“明亮”義引申出的第二個義項形成了一個鏈條式引申,從“明亮”引申到“榮譽”,再引申到“增輝,發揚光大”,最后引申為“稱人來訪的敬辭”。
“光”的“光滑”義也是由“明亮”引申而來的。表面光滑的物體對光的反射率更高,因而這些物體表面會有光澤感,看起來很明亮。兩者可以理解為因果關系,即因為物體表面光滑,才會明亮;也可以將“明亮”看作光滑物體的特征。所以“光滑”義項是由“明亮”義經過結果和特征轉喻引申產生的。例如:
(24)玻璃纖維類濾料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表面光滑等優點。
(25)鵝卵石的表面很光溜。
光滑的物體表面是沒有摩擦力的,于是根據“光滑”代表物體表面沒有任何其他的物質,是裸露在外的,那么“光滑”通過轉喻就引申出了“裸露”的意義,屬于感知轉喻。例如:
(26)一座座綠山現在變得光禿禿。
(27)他們穿草鞋或光赤的腳有力地她這砂石遍布的草地。
“裸露”的意思是“沒有東西遮蓋,暴露在外”,也就是除了露出的物體外沒有其余任何東西,于是由“裸露”義又引申表示“只,單”;
(28)他購買了不少西班牙語的書籍,光是《堂·吉訶德》就買了好幾個版本。
(29)公司的事不是光我一個人就可以決定的。
因為沒有其余任何物體,所以也引申表示“一點兒不剩”。例如:
(30)他一口氣喝光了杯中的酒。
(31)節假日的門票不到半天就賣光了。
綜上所述,多義詞“光”通過隱喻和轉喻由本義引申出了不同詞性的多個義項。隱喻和轉喻是一個認知域激活另一個認知域的認知功能,雖然在分析時把每個義項的引申劃分為隱喻或轉喻機制的作用,但兩者是一個連續統,雖然有區別,但也不能截然分開,有的詞義從相似的角度看屬于隱喻,從相關的角度看又可以看作轉喻,因此各個義項實際的認知機制可能是二者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三、結語
多義詞“光”在本義“光芒”的基礎上,以輻射式和鏈條式引申相結合,通過概念隱喻和概念轉喻的認知機制演變成為具有名詞、形容詞、動詞和副詞等詞性義項的多義詞。
參考文獻:
[1]漢語大字典編纂處.5000詞現代漢語詞典[Z].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
[2]漢語大字典編纂處.6000詞現代漢語大詞典[Z].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2.
[3]李福印.認知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陸儉明.隱喻、轉喻散議[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32(1).
[5]李仕春.基于語料庫的現代漢語“黃”字義項分布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6,(5).
[6]李瑛,文旭.從“頭”認知——轉喻、隱喻與一詞多義現象研究[J].外語教學,2006,(3).
[7]林正軍,楊忠.一詞多義現象的歷時和認知解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5).
[8]孟慧娟,汪銀峰.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多義詞“張”的詞義演變[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9]吳為善.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10]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11]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