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民
聚焦進一步提升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本文著重從國際石油石化公司普遍采用的安全要素管理入手,從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的角度出發,探討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體會與相關建議。
目前,各級單位和部門簽訂了安全責任書,落實了“抓業務必須抓安全”的安全責任制,形成了安全齊抓共管的局面。為進一步加強安全領導力建設,主要建議為:一是按照由最專業的人抓安全的理念,建立一支從上到下更強有力的安全管理隊伍,對于政治過硬、生產經營經驗豐富、安全管理業績好的干部可優先提拔重用。二是在對安全考核一票否決的基礎上,增加安全考核權重5%~10%,以進一步落實“以安全為基礎以效益為中心”的價值體系。三是繼續發揚以黨建為引領的“三基”工作優良傳統,加強各級員工安全基本功訓練,強化以預防為主的本質安全文化。
針對當前裝置大型化和長周期運行特點,發生工藝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或非計劃停工后,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損失往往較大。為有效加強工藝安全管理,較為有效的措施建議為:
一是嚴格工藝安全紀律。杜絕因追求效益而超設防值運行或長期在極限狀態下運行;對于新開工、檢修后開工裝置,應特別強調先做過程危害分析(PHA)再按照程序開工,不盲目拉長裝置運行周期。
二是強化安全培訓。對從事生產管理、安全監管、工藝設計、裝置操作的人員實行分等級差異化培訓、持證上崗。對各級生產管理人員,可提供必備的安全業務仿真、情景模擬、應急指揮等培訓;對安全監管和工藝設計人員應提供更專業的本質安全培訓;對工藝操作人員需定期進行精準的工藝操作和安全應急培訓,在現場操作人員的新老交替過程中,“師帶徒”是一種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從集團公司當前實際來看,安全培訓基地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安全培訓效果,建議在不同區域利用現有培訓機構選擇性地建設安全培訓基地,提升安全培訓水平和質量。
三是提升安全信息化水平。建議將?;沸孤栋踩珗缶⑽kU部位人工巡檢信息化替代等項目優先列入信息化建設計劃,通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進一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日前,儀征化纖公司PTA(精對苯二甲酸)部PTA裝置二線工藝設備組獲評2023年度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圖為在新建消防水罐進行現場教學。 劉玉福/攝
隨著煉化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不斷增加,對改造項目的變更管理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杜絕因改造變更而造成的安全隱患,建議采用國際石油石化企業通用規則,在改造項目設計階段進行PHA分析,對于部分涉及高溫高壓的危險化學品重大改造項目還要做進一步的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對于安全風險評估不達標的項目不得盲目開工,并將其列入安全變更管理制度中嚴格執行。
安全隱患排查應以企業自查為主,在此基礎上總部對于發生事故和非計劃停工較多、安全管理薄弱的企業定期進行隱患大排查。安全隱患排查應根據裝置特點采用PHA或PHA+HAZOP模式開展。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應做矩陣分析進行分級管理,對于安全風險矩陣中等級高(即事故發生潛在幾率高、后果嚴重)的隱患可提級管理,盡快列入治理計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建議將急需實施、安全風險較高、投資較大的隱患治理項目列入年度技改項目進行管理,但不進行IRR(內部效益率)評估,確保重大安全隱患治理項目在年度投資計劃中盡快落實。
集團公司已成立了設備管理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設備管理職責,在各生產和施工企業加強了設備管理力量,在生產經營管理部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系統設備進行統一歸口管理。只要我們堅持按照“體系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思路推動設備完整性管理工作,一定會持續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大幅度降低因設備原因而造成的非計劃停工和安全事故。
據統計,在集團公司安全事故中,承包商安全事故占比較高,主要原因是工程及檢維修項目主承包商分包比例較高,甚至存在層層分包現象,導致部分分包商為降低成本而雇傭安全素質較低人員,一旦現場監管不到位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為大幅度減少承包商安全事故,部分企業在實踐中總結出一些有效做法。一是嚴把入口源頭關。對承包商及分包商雇傭人員進行身份識別,嚴禁安全資質不合格或有不良記錄人員進入高危作業現場。二是加強對承包商的安全考核。在與承包商的合同中強化安全底線,施工前對主承包商主要負責人實行“安全喊話”制度,強調對發生上報事故的承包商納入“黑名單”,在一定時期內不得參與系統內任何項目的招標,打消所有承包商的僥幸心理,形成承包商在一處出事故、全行業受制約的局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承包商安全事故的發生。
抓好直接作業環節安全管理關鍵在于落實三大責任:一是要落實甲方的主體責任。堅持對直接作業現場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后再開具作業許可證,對不具備條件的高危作業堅決杜絕盲目開工。二是要落實乙方的自我管理責任。加強對承包商安全管理與考核。三是要落實安全監理的現場監管責任。安全監理對直接作業環節負有第三方安全監管責任,是直接作業環節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線。建議對安全監理單位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對于在重大事故中監管失職的監理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不再允許其參加系統內甚至行業內的招投標。
隨著危險化學品儲運設施大型化、儲運原料多樣化和部分設施逐漸老化的趨勢,危險化學品儲運設施安全管理正在成為極為重要的環節。對于危險化學品儲運設施安全管理必須認真吸取系統內外事故教訓。一是堅持對儲運設施定期開展PHA檢查,對部分老舊或進行過改造的儲運設施可以根據情況開展PHA+HAZOP分析,增加安全運行可靠性。二是對大型港口碼頭、儲罐,特別是LNG(液化天然氣)儲運設施,可從配套設施提升為生產設施來進行管理。三是進一步提高?;愤\輸承運商的招標門檻,加強對?;愤\輸的全過程監管,守住安全底線,以真正實現?;穬\安全管理全過程、全覆蓋。
在發生重特大事故(特別是火災爆炸)、非計劃停車等突發事件時,按照應急預案進行正確的指揮和快速處置,是減少事故損失和次生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一是提高一線調度指揮人員的專業素養。特別是負責安全生產和調度指揮人員必須由熟悉工藝技術和安全規范、具有較強敬業奉獻精神的同志來擔任,以便于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及時做出準確判斷并進行有序指揮。二是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演練的重點除了快速反應外,還要增加企地聯動等各方的溝通與協調配合,特別是對于火災爆炸和硫化氫泄漏事故必須根據現場情況精準制定應急救援方案,以最大限度地規避與減少次生事故的發生、保護現場人員的安全。
對于上報事故除按照相關規定開展直接和間接原因調查外,對于典型的責任事故還要從工藝安全管理、變更管理、設備完整性管理、承包商、直接作業環節、儲運設施安全管理等要素入手進行排查,特別是對相關單位在隱患排查與治理是否到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是否得當、安全領導力是否有效落實等角度進行分析,查找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建議對系統內外典型事故按照要素進行分析和梳理,定期對各級管理和操作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和應急演練,以便于吸取教訓、明確責任并真正形成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