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
增長2.4%
當地時間1月9日,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4%,增速連續第三年放緩。具體來看,發達經濟體今年預計將增長1.2%,明年預計將增長1.6%。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今年預計將增長3.9%,明年將增長4.0%。世界銀行認為,需要全球合作來提供債務減免、促進貿易一體化、應對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問題等。此外,聯合國1月4日發布的《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也預測,世界經濟增速將從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
降息預期升溫
全球債市漲幅創紀錄
彭博社數據顯示,全球綜合債券總回報指數在2023年11月和12月上漲了近10%,其中美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美國國債、法國和德國政府債券是最大貢獻者。與此同時,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顯示,包括政府和公司債券在內的洲際交易所—美銀—美林數據服務(ICE BofA Mata Services)全球廣義債券市場指數同期上漲了約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兩個月漲幅。近期全球債市大漲主要受到市場對全球央行降息預期升溫的影響。據外媒報道,通脹指標回落意味著當前利率水平已經實現目標,貨幣政策需要在引發經濟衰退前進行調整,這增強了投資者購買債券的意愿。
美國國債規模首次突破34萬億美元
當地時間1月2日,美國財政部通報,聯邦政府公共債務總額首次突破34萬億美元。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算展望,未來30年,美國國債規模將增長近1倍。截至2022年末,美國國家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7%左右。這一數字預計將在2053年末飆升至181%,債務負擔將遠超歷史紀錄。另外,過去一年半美國利率飆升進一步提高國債付息成本。預計到2032年,美國國債利息負擔將從2022財年的近4750億美元增加兩倍,達到1.4萬億美元,到2053年將飆升至5.4萬億美元。
歐洲央行:歐元區20國
可能已陷入衰退
當地時間1月10日,歐洲央行副行長路易斯·德金多斯表示,歐元區20國經濟可能在2023年末陷入衰退,并且可能會在今年繼續陷入困境,其中建筑業和制造業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此外,標準普爾全球1月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采購經理指數連續7個月下降,歐元區20國經濟可能在2023年已經陷入衰退。數據顯示,歐元區2023年第三季度經濟收縮0.1%,2023年第四季度或再次收縮,符合衰退的技術定義。
歐洲債券單日發行量創歷史新高
根據媒體匯編數據,1月9日,歐洲債券發行量超過430億歐元,規模創下歷史紀錄。發行量創紀錄的同時,債券認購需求也格外火爆。例如,英國發行的20年期債券認購需求超發行規模的3.6倍,意大利7年期債券獲得逾7倍超額認購,比利時10年期債券獲得逾10倍超額認購。據媒體分析,由于市場降息預期升溫,投資者意在各國央行降息之前鎖定較高的收益,造成債券購買需求旺盛的現象。
日本險資宣布暫緩購買日本國債
近日,鑒于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結束負利率政策,日本郵政保險公司宣布在收益率上升之前暫緩購買國債。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如果收益率攀升至有吸引力的水平,我們可以將下一財年的時間表提前,并加速購買國債。但我們不打算在國家即將改變貨幣政策的時候,以較低的收益率水平購買超長期的債券。”此前,日本富國生命保險和明治安田生命保險也表示,出于類似原因,它們正在避免購買日本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