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蓮花債市場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已經成為離岸債券市場的重要增長極。未來蓮花債市場有望借助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葡經貿平臺及連接內地與全球的獨特區位和自由港優勢而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持續助力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
關鍵詞:蓮花債 離岸債 債券市場 雙向開放
積極穩妥發展離岸債券市場是推動債券市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路徑,也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題中之義,有助于拓展中國債券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持續優化跨境與國際投融資環境。蓮花債作為近年新興起的一類離岸債券品種,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離岸債券市場的重要增長極。
蓮花債市場簡介與發展歷程
(一)蓮花債市場簡介
蓮花債,顧名思義是指在澳門特區登記、托管、發行或上市的離岸債券,計價幣種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幣、港元、澳門元、美元等。“蓮花”為澳門特區的區花,取“祥和寧靜、圣潔高尚”的美好寓意。與自貿區債券1、香港的點心債2、臺灣的寶島債3以及新加坡的獅城債4等離岸債券品種相比,蓮花債的計價幣種與發行上市主體的背景沒有特別限制,外幣和非中資背景的主體均可,且并非僅限于在澳門特區發行。
蓮花債是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重要抓手。與主流市場相比,離岸人民幣債券以及境外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廣度與深度還有較大拓展空間。例如,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僅為3.54萬億元人民幣(按托管余額計算),占同期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不到3%,與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30%左右的比例尚存在一定距離。此外,萬得(Wind)數據顯示,目前中資離岸債存量已突破1.20萬億美元,但離岸人民幣債券規模僅為7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占中資離岸債市場全部體量的比例尚不足10%。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的橋梁,蓮花債市場不對發行人背景與發行幣種作特別限制,完全可以在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發展歷程
發展蓮花債市場是澳門特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和發展現代金融的客觀需要,也是澳門特區積極配合國家雙向開放戰略、更好地發揮自身區位優勢的主動選擇。與自貿區債券、點心債、寶島債、獅城債等離岸債券相比,蓮花債的誕生時間最晚,至今僅約為6年。2018年2月26日,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在澳門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并將其命名為“蓮花債”,受到專業投資者的踴躍認購。然而,在澳門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尚屬空白的客觀背景下,蓮花債選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所以當時只有蓮花債,而無蓮花債市場。
2018年8月,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MOX)正式設立并于同年12月揭牌,成為澳門首家提供債券登記、托管、交易及結算等業務的金融機構,填補了澳門地區金融基礎設施的空白。同時,澳門國際銀行首筆港元一級資本補充債券在MOX公開發行及上市,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首筆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元債券在MOX上市,標志著蓮花債市場正式形成。2021年12月,澳門金融管理局(AMCM)的全資子公司澳門中央證券托管結算一人有限公司(MCSD)正式對外營業,提供證券登記、清算、結算、托管及其他相關服務。AMCM規定自2021年12月起在MCSD開戶才能投資在MCSD托管的蓮花債,標志著蓮花債市場進入一體化發展階段。
此后,中央各部委、澳門特區政府等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對蓮花債市場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借助政策和區位優勢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機遇,蓮花債市場得以快速
發展。
蓮花債市場的現狀及地位
(一)整體影響力和認可度提升
中資離岸債市場作為引進國際資金的重要載體,體量超過1.20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市場和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已成為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路徑。作為中資離岸債市場的重要補充,近年興起的蓮花債市場發展迅速,得到較多關注和認可,已經成為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重要一極。
2023年3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在《亞洲國際債券市場:發展與趨勢》一文中指出,MOX雖成立于2018年,但澳門已經成為亞洲發行人備受青睞的新選擇,吸引了2021年5%和2022年13%的國際債券于該交易所上市,超過新加坡。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誕生至今約6年的蓮花債市場體量增長迅猛,成為市場的關注點。根據MOX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12月,蓮花債市場體量已經突破5677億澳門元(見表1)。其中,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發行上市規模、綠色債券發行上市規模、自貿區債券上市規模以及盧森堡澳門(以下簡稱“盧澳”)一站式債券上市規模分別達到1898億澳門元、1031億澳門元、1147億澳門元和258億澳門元。2023年全年,在澳門債券市場上市的債券筆數及規模分別占全年中資海外債市場的18.3%和17.1%,分別較2022年提升11.6個和8.2個百分點,表明蓮花債市場的影響力在顯著上升。
目前蓮花債市場的發行主體匯聚了政府類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境內金融機構、央企與地方國企、民營企業以及澳門本土金融機構和本地博彩企業等各類主體(見表2),覆蓋了國債、地方政府債券、資本債、公司債、金融債等多品種債券和港元、人民幣、美元、澳門元等多種貨幣,投資者更是覆蓋中國港澳地區、東南亞、葡語地區以及通過債券“南向通”進入澳門債券市場的我國內地投資者等各類群體。因此,參與主體已較為多元和豐富,極大拓展了蓮花債市場的廣度與深度。
(二)在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隨著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人民幣資產的投融資和避險屬性不斷增強,離岸人民幣債券日益受到國際投資者與發行人的關注,蓮花債和點心債連接中國資產與全球資金的地位日益凸顯。
從產生歷程來看,點心債最早,寶島債和獅城債均誕生于2013年前后,蓮花債最晚,但發展較快。截至2023年末,點心債和以人民幣計價的蓮花債存量分別達到5000億元和1750億元人民幣左右,分別貢獻了整個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64%和22%。以人民幣計價的蓮花債在體量上遠超寶島債(409億元人民幣)和獅城債(142億元人民幣),足以說明蓮花債在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中的重要地位(見圖1)。
蓮花債市場展望
下一階段,澳門應更好發揮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的平臺優勢,積極引入國際發行人與國際投資者,努力將澳門債券市場推上新的高度,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現代金融建設,助力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和金融強國建設。
一是加快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強化蓮花債市場的橋梁紐帶地位。當前,蓮花債市場基本形成了由MCSD提供登記、托管服務,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工商銀行(澳門)為清算行,以及由MOX提供發行、上市、交易、資訊披露等專業服務的業務格局,MCSD與MOX攜手推動蓮花債市場的局面已經形成,后續應進一步推動蓮花債市場與內地及國際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升內地與國際投資者參與蓮花債市場的便利度。
一方面,近年來MOX和中央結算公司之間建立的“債券信息通”“債券一級市場直通車”“自貿區債券交易”為全球投資者獲取中資發行主體債券資訊提供了較多便利,后續應進一步推動MOX、MCSD與中央結算公司等內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升內地發行人、投資者參與蓮花債市場的便利性與積極性。
另一方面,近年來蓮花債市場推出的一站式服務(多地上市掛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提升了蓮花債市場的知名度。例如,2023年4月,MOX與盧森堡證券交易所簽署第三階段戰略合作協議;同年9月,臺州城投通過MOX“一站式”服務成功上市5億美元綠色債,成為全球首單通過MOX“一站式”服務實現在澳門與盧森堡兩地成功上市,并可在盧森堡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債券。后續應推動蓮花債市場與國際發達地區以及葡語系國家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方面的互聯互通,提升蓮花債市場聯通內地與國際債券市場之間的橋梁樞紐地位。
二是完善蓮花債法律制度、系統設施和配套措施,提升蓮花債市場的競爭力。2022年12月,AMCM明確由其發行的金融票據自同年12月19日起由MCSD集中托管,實現了澳門金融票據與債券市場的協同發展;2023年2月,AMCM正式推出債券回購業務,將在澳門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回購標的,有助于活躍蓮花債二級市場,提升相關各方參與蓮花債市場的積極性;由AMCM重新修訂并于2023年11月正式生效的《金融體系法律制度》將澳門債券發行由原來的審批制優化為注冊制,全面檢視并修訂了債券業務相關指引和行政程序,簡化了發行流程,有助于提升蓮花債市場的發行效率;2023年12月,AMCM完成構建全新的“金融票據及債券交易系統”和“金融基建數據中心”,為金融票據及債券提供了安全、便利的交易平臺,有助力活躍金融票據及債券二級市場,實現澳門貨幣市場與債券市場在一級、二級市場的聯動
發展。
三是借助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中葡合作平臺,打造面向國際的債券融資服務平臺。2023年2月,《關于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明確提出“鼓勵合作區內企業和金融機構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支持澳門借助合作區發展以人民幣、澳門元等計價結算的國際債券市場,打造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葡語國家的債券融資服務平臺”,對蓮花債市場提出了更清晰的戰略定位。
一方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處于發展機遇期,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將為蓮花債市場提供持續支撐。2023年4月,華發集團發行首單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債券,拉開了深度合作區內企業赴澳門發行債券、通過澳門聯通全球資本市場的序幕。2023年6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赴澳門發行債券專項扶持辦法》發布,通過增加扶持形式、擴大扶持范圍、優化中介機構獎勵機制等方式鼓勵合作區企業有效利用澳門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展現了合作區全力支持澳門債券市場發展的決心。
另一方面,蓮花債市場應積極由離岸債券市場向國際債券融資服務平臺邁進,引入境外央行、國際開發機構、跨國企業集團等發行主體以及主權財富基金等國際投資者,更好地滿足全球人民幣資產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以及融資需求,打造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葡語系國家的國際債券投融資服務平臺。目前,中國已與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全球前100大主權財富基金中有18家位于中東,前10家中有4家位于中東,跨境投融資需求較大,澳門所在的葡語系國家和地區更是成為連接中國與歐美非的重要平臺,可以為澳門債券市場源源不斷地輸送國際發行人與投資者群體。
四是堅持與香港債券市場適度錯位發展、同向發力。目前香港債券市場已相對成熟,具備一定體量,但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市場空間廣闊,跨境與國際融資需求巨大,完全容得下作為后起之秀的蓮花債市場。特別是澳門與香港同屬自由港,無資本管制,可有效聯通內地與國際市場,且具有背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葡經貿平臺的特殊戰略定位,擁有與葡語系國家文化聯系密切的獨特優勢,因而能夠做到與香港債券市場適度錯位發展。
2023年11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正式發布,將“加快培育債券市場”放在現代金融業的首位,足見對澳門債券市場的重視。根據規劃,下一步,澳門特區政府將通過推動與SWIFT、區域中央證券托管機構、國際中央證券托管機構(ICSD)等國際機構的互聯互通,適時推出費用補貼措施、拓寬補貼范圍、加大綠色債券的傾斜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全球推介力度等方式加深境外參與者對澳門債券市場的認知,推動內地尤其是大灣區及葡語國家的企業來澳發債,豐富投資者群體,持續助力蓮花債市場發展。
展望未來,蓮花債市場有望借助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葡經貿平臺以及連接內地與全球的獨特區位優勢,持續助力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成為暢通離岸人民幣資金與資產良性循環、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
編輯:李雨珊 鹿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