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有媒體發文稱,“中國天眼”發現了幾例來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術痕跡和地外文明的候選信號,后經證實,“‘中國天眼’發現地外文明可疑信號”的新聞標題有誤。雖然這個新聞是個“烏龍”,但卻給科幻小說的創作者提供了靈感和素材。小作者大概就是受此啟發,寫了這個故事……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新時代,人類的腳步早已遍布太陽系:從繁華的地球到荒涼的火星,從巨大的木星到遙遠的海王星……人類的好奇心驅使著科學家不斷探尋宇宙的奧秘。然而,在這個看似熟悉的太陽系里,一個神秘的信號從遙遠的地方傳來……
“嘀~嘀~噠~嘀~嘀~”科學家們對這個信號的含義感到困惑,他們試圖解讀它,卻發現這并非任何已知的編碼方式。正當他們感到迷茫的時候,物理學家楊教授提出了一項計劃——派遣一支探險隊前往信號源,解讀這個神秘信號背后的含義。
在接近信號源母星的那一刻,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籠罩了整個探險隊。隔著遙遠的距離,探險隊員就能感覺到整個星球被碩大的太陽炙烤著。眼前的情景更是讓他們大吃一驚:焦黑的土地上仿佛燃燒著憤怒的火焰,成千上億條數據如有實體般在土壤間瘋狂涌動,如同黑夜中的繁星般密密麻麻……
楊教授與隊員們緊張地凝視著前方,突然,一個巨大的身影以流星般的速度直沖探險隊而來!它身形高大,宛如一座巨山,渾身覆蓋著厚重的鱗甲,閃爍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它的頭部長著一對巨大的犄角,猶如兩把鋒利的劍,四肢強健有力,尾巴長而粗壯,就像一只怪獸。它所過之處,一切皆被摧毀,連空氣都在顫抖。當它逼近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惡臭味,讓人的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探險隊的隊員們驚慌失措,心跳如擂鼓般劇烈。他們嚇得四處奔跑,慌忙地尋找各種掩體。
巨型生物越走越近,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楊教授挺身而出。他用力按下播放器,廣播了之前收到的信號,試圖以此與這個巨型生物溝通。這信號如同一道炸雷,巨大的響聲傳遍了整個星球。
當這巨型生物接收到信號時,突然停止了前進,巨大的身軀微微顫抖,仿佛受到了什么刺激。隨即,它緩緩地低下頭,像下定了什么決心似的,向眾人招了招手,走在了前面。探險隊員在楊教授的帶領下,跟著巨型生物來到了一處神秘基地。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一個巨大的晶體面前。那個晶體靜靜地矗立著,伴隨著一定的韻律閃動光芒,與遠處碩大的太陽交相輝映。巨型生物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探險隊員運用現有儀器分析出了它的意思。原來,眼前的晶體是它所居住星球的“靈魂”,連接著星球上的每一個生命,維系著整個星球生態系統的平衡。如今,這顆晶體正面臨嚴重的危機,因此,整個星球都岌(jí)岌可危。巨型生物為了尋求援助,這才發出了信號。沒想到,地球人這么快就來了。
在深入了解了晶體的重要性之后,楊教授和他的團隊不計前嫌,決定幫它們化解危機。他們仔細研究了晶體的運行,感受著它的振動,利用飛船內的地球技術不斷中和縈(yíng)繞在晶體周圍的負能量,直至晶體恢復正常。當晶體被成功地中和之后,整個星球也隨之恢復了平靜。
巨型生物感受到了變化,它驚異地看向它的母星,“咿咿呀呀”地說著什么。探險隊員通過儀器,聽懂了它的意思:“現在你們看到的這個荒蕪的星球,曾經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那時,天空是如此蔚藍,大地綠意盎然,蟲鳴鳥叫,河流蜿蜒。我們也曾在清晨時分,一起欣賞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的美景;也會在夜晚,仰望星空,驚嘆宇宙的無窮奧秘……可是,一些同類為了追求科技和經濟的發展,開始不顧一切地開采資源。他們砍伐森林,挖掘河床,排放廢氣和廢水,導致晶體失控,原本美麗的星球變得滿目瘡痍(yí)……”巨型生物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轉過身,握緊拳頭,鄭重地向楊教授和探險隊員道謝。
在返回地球的路上,楊教授在筆記里寫道:“發展需要勇氣和智慧,”他看向窗外璀璨的太陽系,繼續寫道,“但更需要尊重和謹慎。”他決定將這個太陽系深處的秘密傳播到地球,讓更多的人記住這個教訓,在未來的探索中保持謙遜。
編輯姐姐點評
當人類和外星生物交流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語言不通導致的溝通不暢。然而,生物對母星的熱愛與眷戀卻是一樣的。在小作者構建的故事中,面對母星的危機,外星生物向外求助,地球人幫它們化解了危機。這個故事立意高遠,小作者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一個守望相助的整體,發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勇氣和智慧”,“ 更需要尊重和謹慎”。
(責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