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條
《民法典》第224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225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典》第226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律師評析
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動產物權的轉移以交付為生效原則,這不同于不動產物權的登記生效原則。因此,在實踐中,如果雙方已經簽訂了買賣合同并將動產實際交付,就應當視為所有權已經發生轉移。當然,對于機動車、船舶等特殊動產的受讓人而言,要想取得物權,除了實際占有動產外,還需要支付合理的對價。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第6條規定:“轉讓人轉讓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所有權,受讓人已經支付合理價款并取得占有,雖未經登記,但轉讓人的債權人主張其為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五條所稱的‘善意第三人’的,不予支持,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本案中,雙方簽署《機動車買賣協議》之前,小胡已將車輛實際交付給小丁,且雙方約定以小胡的欠款本息抵扣小丁應當支付的車價款,應視為小丁已支付了全部對價。故自 2020年6月20日雙方簽署協議起,車輛的所有權已轉移給小丁。雖然該所有權沒有登記,但本著物權優先于債權的基本原理,其權利仍優先于其他債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小丁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因一般債權起訴所引起的查封措施,并在解封后繼續辦理車輛登記過戶手續。
律師提示
日常生活中進行貨物等動產買賣時需注意,一般情況下,只有交付了貨物,才發生所有權的轉移。機動車、船舶等特殊動產,仍采取以交付作為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而登記僅為對抗要件,即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因此,為了防范善意第三人主張權利的風險,機動車買受人需及時進行過戶登記,并向轉讓方支付合理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