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發明與創新》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翻開《發明與創新》時的情景嗎?還記得自己寫的文章被《發明與創新》刊發時的心情嗎?……
今年是《發明與創新》雜志創刊40周年,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刊登“我與《發明與創新》的故事”系列文章,記錄讀者與我們結緣的故事。
故事還剛剛開始,快來與我們分享吧。
與《發明與創新》結緣,是偶然,也是必然。
說是偶然,是因為一次在工作室群聊時,工作室主持人吳垚老師為我們推薦了這本雜志。作為信息技術教師,通過閱讀這本雜志我不僅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和趨勢,還能從中獲得啟發和靈感,用于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
說是必然,這本雜志的價值和影響力值得被信息技術教師關注。通過閱讀《發明與創新》,我更好地了解了其他教師的教學教法、其他學校的活動動態,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有深度的課程內容。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天宮實驗,不只是好玩》,它記錄了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的經過。文章蘊含豐富的科學知識,向學生講解了有關太空實驗的情況:介紹選擇“天宮實驗”的基本條件,讓學生了解并不是所有實驗都能入選“天宮實驗”;展示“太空冰雪實驗”,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增長了所見所聞;介紹“液橋”的演示實驗,分析基本的實驗原理;介紹“水油分離”實驗,插入了實驗直播的截圖;展示了拋物實驗,鼓勵學生深入思考。
文章還設計了“地面實驗找不同”,對比空間站和地面的環境,從而分析實驗開展的不同之處。對比實驗的開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發明與創新》為我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就必須鼓勵他們勇于探索、敢于嘗試、勤于實踐,關注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作貢獻。
身處創新時代,就要形成創新素養?!栋l明與創新》讓我們近距離接觸科學知識,為青少年啟迪思維,開拓眼界。
(欄目編輯" 秦銀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