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天文意義上標志著春季的開始。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這樣寫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绷⒋簳r節,陽氣上升,人體也處于新陳代謝旺盛之際,此時通過適當的養生方式與大自然相適應,可以做到身心和諧,為—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調暢情志養肝為先" 根據五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中醫認為肝氣升發,主情志,因此立春時節養生首先應護肝養肝,而護肝養肝的關鍵是保持心情舒暢、靜心養性,以求得心平氣和,使肝氣升發符合規律,防止肝火上升。古諺云:“百草回芽,舊病萌發?!笨梢娏⒋呵昂笫羌膊《喟l季節,患有肝病、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重視護肝養肝。
注意保暖“春捂”有理" " 立春前后氣候變化較大,忽冷忽熱,此時人體陽氣開始向外宣發,皮膚毛孔舒張開放,最易感受風寒。如果過早脫掉冬衣,氣溫稍有下降就會導致毛孔閉合,機體氣血無法向外宣散,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另外春季多風,且風邪善變,既能上竄頭頂,又能在經脈和肌肉間游走,可導致關節游走性疼痛、風疹等癥。因此立春時節千萬不要過早減掉冬衣,仍需注意保暖御寒。
少補少鹽少酸多甘" "醫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說春季應少吃酸,多吃甘淡、性溫、微辛的食物,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生發和肝氣疏泄,而甘味之品可補益脾氣,避免肝旺克脾,故應多食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辛甘發散之物。在五色中,青色主肝,故應多食菠菜、芹菜等綠色蔬菜,達到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的目的。另外還需注意各種食物的科學搭配,比如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可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忌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大辛大熱及海腥食物,以免損肝傷脾。
緩步慢行勞而不倦" "清晨信步庭院,緩慢步行是順應春季氣候變化特點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散步不必拘于形式,應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快慢、時間長短都應以勞而不倦、略微出汗為度。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保健功法也是適宜的鍛煉選擇。
梳頭百下疏通氣血" " 《養生論》中寫道:“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于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而早晨是陽氣生發之時,此時梳頭可通達陽氣,幫助氣血流通、清利頭目。梳頭方法應當從前額梳起,經過前發際線一直梳到頸后發根處,這樣才能有效疏通經絡。梳頭的次數應在50次以上方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