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時代重任。責任重千鈞,扛好靠實功。練好實功,歸根到底是要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有力服務“國之所需”筑牢力量基石。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國有企業站在戰略高度,科學謀劃,久久為功。
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核心競爭力,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國有企業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需要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核心競爭力,發揮好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切入點,在高端水電、高端熱電、清潔風電方面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推進基礎領域的高新技術研究,以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重點跨越推動核心競爭力提升。上海建工集團打造兩級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模式,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有企業在成長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過程中獲取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持續推動核心競爭力提升,更好地實現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宏偉目標。
立足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筑牢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國有企業作為產業發展方向的引領者和產業基礎提升的中堅力量,需要立足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力求在長遠發展中掌握戰略主動,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通過初步構建多元業務融合發展、立體發展的產業布局,為核心競爭力提升打牢基礎。鞍鋼集團有限公司持續推進整合融合和區域重組整合,加強產業鏈合作,推動構建鋼鐵產業新格局,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安徽叉車集團升級產業鏈,利用產業優勢資源,優化產業區域布局,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匯聚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動能……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加速了國企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讓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越發牢固,為國有企業更好發揮服務大局、開創新局的主力軍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立足重點領域安全保障提升核心競爭力,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國有企業作為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基石,需要圍繞重點領域安全保障提升核心競爭力,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領域發揮兜底作用,為高質量發展夯實有力支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戰略安全、經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核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核工業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提升應對各類挑戰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聚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立足重點領域加強產業鏈建設,大力提升產業鏈韌性,不斷強化核心競爭力提升。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始終把保供穩價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兩個全覆蓋”“三個100%”要求,強化煤電供應鏈建設,助力核心競爭力提升……圍繞重點領域安全保障提升核心競爭力,讓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了“硬”支撐,進而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和能源資源安全中的“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是一蹴而就之舉。國有企業需要繼續聚焦“國之大者”,立足服務“國之所需”,找準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鑰匙”,從而為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國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