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因此國有企業在宣傳工作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國有企業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近年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新疆油田)在融媒體建設方面大刀闊斧地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提出了“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的建設要求,新疆油田建立新聞(融媒體)中心,以互聯網思維、全媒體視野和企業文化稟賦為出發點,結合融媒體傳播的內容、對象、方法、手段,打通各領域利用各種資源,讓企業媒體深度融合,不斷提高企業媒體公信力和影響力。
策劃先導,精準把握“時”
融媒體建設要在大新聞、亮新聞、好新聞上做文章,抓準時機,注重時效,精心組織內容策劃,不放過重大的產業事件和產業新聞。同時建立高效流暢的融媒體協同平臺,作為支撐宣傳工作的堅強保障。
打造流暢高效的協同平臺。融合是融媒體發展的重要基石,要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把握好各個宣傳時機,從容掌握宣傳節奏,就要積極擁抱新技術,打造流暢高效的融媒體協同平臺,推動融媒體平臺持續升級。新疆油田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依靠大數據、虛擬化等先進技術,整合新疆油田各類宣傳媒體資源,聚合新媒體、報紙、電視、網站等媒體,建立融媒中心形成強大合力,放大融媒效應。同時,基于“策劃-采編-審發-分析-考核-存儲”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基本需求,設置管理、集成、策劃、采編、外聯、審核六個環節,推動指揮策劃平臺、內容生產平臺、互動推送平臺、新聞發布平臺、管理服務平臺之間協同聯動、步調一致、高效運轉。
抓住重大事件宣傳時機。在2015年瑪湖十億噸級特大油田勘探評價階段,新疆油田就以高度敏銳性捕捉到這條重要新聞線索,及時安排部署新聞宣傳工作,專門成立“瑪湖大發現”新聞宣傳工作領導小組,進行系統策劃,并跟蹤拍攝現場資料,為后期宣傳攢足了“料”。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國家對能源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新疆油田擇機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發現十億噸級瑪湖油田,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此后,新疆油田持續分領域、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宣傳,對以技術突破為主的“瑪湖科技”、以開發建設為主的“瑪湖速度”、以典型人物事跡為主的“瑪湖團隊”等重點內容進行宣傳報道。此外,新疆油田還建立溝通協作機制,聯合地方宣傳部門、各級媒體和中石油集團瑪湖勘探開發指揮部參戰單位共同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策劃,進一步擴大了講述瑪湖故事的“朋友圈”,不斷提高宣傳聲量,突出融媒體傳播優勢。
穩步推進,精準把握“度”
融媒體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穩步推進,尤其要重視“度”的把握,抓好新聞傳播的深度、精度、力度,對整體宣傳和分類宣傳進行有機統一,把重點宣傳和衍生報道有效結合。
突出重點,讓宣傳更有“深度”。在實踐中,以“瑪湖大發現”新聞發布會為起點,新疆油田將新聞宣傳工作貫穿于瑪湖勘探開發建設全生命周期,統籌策劃組織,圍繞瑪湖勘探開發階段性重點工作、重點工程、重大成果,通過消息、通訊、組圖、視頻等融媒體手段,推出了“瑪湖揭秘”“瑪湖會戰”“瑪湖速度”等針對性強的專題報道,策劃了《“瑪湖大發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瑪湖累計產油突破500萬噸》等系列報道,通過典型人物、典型事跡,講述瑪湖人的故事,推進了瑪湖重大典型宣傳。
育強隊伍,讓宣傳提升“精度”。為了讓新聞宣傳工作切入口更精準有力,以更加“冒熱氣、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內容打動人心,新疆油田將基層通訊員納入融媒體建設,明確基層通訊員設置規模及要求,鍛造了一支政治素養高、事業心強、業務能力精的通訊員隊伍。強大的通訊員隊伍,不僅大大增強了融媒體生產力,而且有效推動了融媒體宣傳工作植根基層、植根生活,促使融媒體宣傳朝著更高“精度”掘進。
技術驅動,讓宣傳拓展“廣度”。新疆油田融媒中心以新興媒介技術為驅動,促進傳統媒體轉型。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宣傳平臺,采用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宣傳方式,利用VR、AR等新興技術,不斷鍛造企業融媒體的新本領、新能力,建立健全融媒宣傳矩陣,將企業的聲音傳播得更遠。
有的放矢,精準把握“效”
在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用戶對于信息質量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融媒體建設不僅要重視新聞的有效傳播,更要重視新聞的高質呈現。
新聞宣傳要給人精神滿足,做到內宣有新效。瑪湖開發建設以全新的傳播方式進行立體式宣傳,在新疆油田“一網一報三微”媒體平臺上開設專欄,制作專題,讓人們從中發現宣傳內容新的價值和新的內涵。可見,融媒體建設要堅持內容為王,只有不斷強化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健全新聞輿論導向的把關能力,才能進一步放大內容影響力,以優質內容牢牢掌握話語權、主動權,搶占傳播制高點,把大家關心的各種問題講清楚、講明白,以實現信息傳播的最終目的。同時,企業融媒體既要結合自身發展,又要面對社會關注點,應著力加強企業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契合,強化文化魅力輻射,推動文化價值創造,以時代精神激活企業文化的生命力,把企業新聞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傳播出來,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新疆故事,講好石油人的故事。
新聞宣傳要擴大覆蓋面,做到外宣強實效。新疆油田建立與主流媒體的溝通協作機制,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以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聞30分》等20余家重點媒體上,廣泛持續地報道“瑪湖”突破、“瑪湖”進程、“瑪湖”典型,推出了《瑪湖紀實》《再造一個克拉瑪依》等高質量系列報道,進一步提升了新疆油田的社會影響力。可見,企業融媒體發展,要審勢知變,正確認識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關系,特別是針對當前一些新興媒體平臺運行中出現多而不聚、散而不精、內容枯燥、互動不足等問題,要充分借助和發揮各類傳播平臺的優勢,推進資源通融、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和利益共融,真正實現信息傳播“1+1>2”的倍增效應。
新聞宣傳要強化社會聯動,做到活動添奇效。新疆油田緊緊圍繞“瑪湖”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活動,邀請中國文聯30余名藝術家走進瑪湖油區,面向奮戰在一線的石油人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策劃組織媒體采訪團多次走進瑪湖,聯合新華網舉辦“云游瑪湖”開放日活動,以直播的形式帶領網友走進瑪湖、了解瑪湖,累計觀看人數突破100萬。可見,把握新聞規律是策劃現象級新聞的基本原則,內容為王是策劃現象級新聞的不變真理,聚合發力是策劃現象級新聞的重要方法。“瑪湖”系列宣傳點多、面廣、線長,涉及近千人,歷時近4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得益于開拓多元宣傳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聚力開發新聞“富礦”。
近年來,新疆油田以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為契機,在媒體建設上持續引入新興數字技術,打造數字化融合基礎,為融媒體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在組織結構上推進結構變革,發揮融媒體組織優勢,為融媒體傳播提供了重要組織保障;在運行機制上追求化學反應,發揮融媒體影響優勢,增加融合黏性,為擴大融媒體覆蓋面提供有利條件;在傳播內容上貼近情感需求,發揮融媒體內容優勢,為融媒體走精品之路提供重要支持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效。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