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你會怎么想呢?
先拋觀點:通過積極的保養,你的吉他應該能夠在你所在區域的任何氣候條件下正常的彈奏。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經常演奏的吉他在你居住的地方保持著非常理想的手感,但是當你心血來潮帶著吉他旅行去的時候,到了目的地一段時間就發現手感變了……
我相信有過這種經歷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
關注濕度和溫度,是每個吉他愛好者的必修課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一個背景知識:大多數工廠現在都預期他們的樂器會被放置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而且并不是所有情況下都能進行濕度控制。因此,大多數工廠在裝配他們的樂器時,會選擇一種介于一年內吉他可能經歷的溫度/濕度組合中間的狀態——通常是在室溫下相對濕度約45%左右。
如果你所遇到的問題確實與濕度有關,那么診斷起來應該相對容易。“潮濕”的吉他(即那些過度濕潤的吉他)往往會出現手感較高、外凸的面板以及遲鈍或沉悶的音色(你會覺得吉他的聲音有拖沓)等問題。相比之下,“干燥”的吉他往往會有平坦或凹陷的面板、手感會變低,以及突出的品絲可能會戳出指板,也經常會在指板延伸部分與吉他箱體相接觸處出現凸起。當然,遇到干燥的這些問題只需簡單地給吉他重新加濕就能解決。這比簡單地調整琴弦更花時間,但這里必須強調,如果為一把干燥的吉他直接開始進行手感調整,那么在濕度正常的時候它將再次變得無法彈奏,而那些以前正常或者偏高手感的琴弦位置現在將變得太低——這會變成一個更加煩人的事情。
大部分的濕度相互作用發生在未上漆的內部表面上,而不是吉他的外部。盡管你的樂器有一層較薄的漆面,但幾乎任何噴涂的漆面都會起到阻氣膜的作用,是不是這個時候覺得漆面挺管用的?
烘烤面板怎么辦?新琴怎么辦?
現在,我們也能在市場上看到很多吉他的面板經過了預先的烘烤處理,理論上可以減少與濕度變化的反應傾向。這一過程聲稱通過熱處理修改木材細胞的結構,提供了一個磨合或老化的音色。這項技術最初在北歐用于建筑材料,如外部甲板和壁板,這種技術確實可以生產出非常耐水的材料,但目前用于吉他面板的熱處理程度要比用于建筑材料的溫和得多,因為如果處理過度會降低材料的強度。
如果你的吉他是全新的,手感上的變化是來自于一個初始的定型期,在這個期間,吉他的面板、背板和整體結構會拉伸和改變到一個最終的平衡點。一般制作的比較輕盈的吉他在初次裝配后可能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定型,因為琴弦的張力會拉動面板產生變化,略微使背板變平,并在琴橋的地方產生一些形變。當然,這對于工廠規模的制造商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挑戰,即使在工廠里需要對手感進行調整并且調整琴橋,這樣才可以確保吉他在幾個月內仍然可以立即演奏。考慮到一些零售店位于另外一個國家,另一些則在另外的別的國家,而同一個工廠必須同時向兩者寄過去可演奏的吉他,這樣一看,這種挑戰很快就變得清楚起來!
怎么讓吉他更適應各種環境?
回到標題,我認為吉他其實和人一樣,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它最害怕的應該是頻繁的改變,而你的吉他應該能夠適應你所在的任何氣候。
使用雙向濕度調整類的硬件耗材(比如Humidipak,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濕度),并在不使用時將樂器放在盒子里都是不錯的選擇。吉他包不會像硬殼箱那樣創造出相同的封閉環境,因此考慮升級到硬殼箱會是相對更有利于保證吉他濕度和溫度的選擇,而且現在廉價的琴箱在這方面實際上相當不錯,因為它們的塑料結構比傳統木箱更隔濕。
合格的制琴師或者吉他的維修師,可以幫你把吉他在潮濕的月份進行調整。還有一些人甚至會保留“夏季”和“冬季”專用的琴橋,在季節更替時自己更換。季節性的變化可能不會像你在吉他剛購買的前幾個月經歷的那樣極端,因此一旦吉他穩定下來并且在一個不錯的狀態,可能未來只需要進行一些小的調整就能讓吉他一直保持優秀的演奏狀態。
然而,如果你是變換環境導致的吉他手感變化,我強烈建議在任何特定環境中至少等待幾周,再去更換琴橋或進行其他類似的手感更改,否則你很有可能會做一些無用功,等吉他適應了環境,反而手感不對了。
我再次強調一下,吉他務必需要繼續進行積極的關心,如濕度控制和長期關注演奏的手感等細節,以便了解吉他的變化,這些也正是確保你的吉他長壽健康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