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入探討了建筑節能與暖通空調系統的關鍵問題、技術應用和成功案例。強調建筑行業在全球能源挑戰中的責任,并提出系統效率、一體化設計、智能化控制等原則。詳細介紹了變頻技術、冷熱能回收、清潔能源及自然冷源技術的應用。通過上海花旗集團大廈的改造案例,為其他項目提供了有益啟示。該研究旨在引導建筑業實現可持續、智能化的未來發展。
關鍵詞:建筑節能;暖通空調節能系統;技術優化
1 建筑節能的意義
1.1建筑節能的概念
建筑節能是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和可持續設計原則,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減少對環境影響的綜合策略。這包括優化絕緣、智能化系統、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致力于提高建筑性能,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2全球能源挑戰與建筑行業的責任
全球能源挑戰迫切要求建筑行業擔負更大責任。建筑耗能占據全球總能源消耗的相當比例,高效利用能源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建筑行業有責任推動創新,采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效,以減緩氣候變化并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這不僅能削減能源開支,還將帶動經濟發展,創造更環保的社會。
1.3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建筑節能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還關乎社會和環境的全面效益。首先,通過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筑節能直接有益于環境,有助于緩解氣候變化。其次,優化建筑性能可提高舒適性,創造更健康、宜居的居住和工作環境,對社會福祉有積極影響。最后,從經濟角度看,建筑節能降低了能源成本,提高了建筑資產價值,并推動了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創造長期、可持續的經濟效益。
2暖通空調節能的意義
2.1暖通空調系統在建筑節能中的地位
暖通空調系統在建筑節能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為建筑能耗的主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調節室內溫度,更直接影響整體能效。通過先進的設計和技術,暖通空調系統可以實現智能化控制、高效能源利用,從而顯著減少能源浪費。系統的合理規劃和運營管理不僅提高了建筑的整體性能,還降低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建筑行業的節能實踐中,優化暖通空調系統是提升能效、降低環境影響的關鍵步驟,對于實現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2.2暖通空調節能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暖通空調節能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通過采用高效能源設備、智能控制系統和可再生能源,節能的暖通空調系統顯著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有效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這種環保措施有助于緩解氣候變化、減少空氣污染,為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貢獻。此外,暖通空調節能降低了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延長了能源的使用壽命,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在建筑中推廣節能的暖通空調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共同努力,為創造更清潔、更可持續的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2.3暖通空調節能對能源成本的降低
暖通空調節能在降低能源成本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和高效設備,節能的暖通空調系統有效減少了能源的浪費,降低了建筑運營中的能耗。這種效果直接轉化為經濟收益,減輕了建筑主體的能源
支出。更智能的控制系統和節能技術的應用,使得能源利用更為精細和靈活,最終實現了能源成本的顯著降低。這不僅使建筑業主獲得經濟回報,也在全球范圍內推動了對可持續能源的需求,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
3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節能系統存在的問題
3.1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系統的有效性。其中,不合理的建筑結構設計、隔熱材料選擇不當以及通風系統不充分等問題,會導致能源的浪費和效能下降。缺乏一體化設計思維和系統性規劃,常常使得建筑無法最大程度利用環境自然資源,造成能源利用的低效。
3.2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建筑節能中,管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著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效能。缺乏科學的設備維護和定期檢查,系統可能因故障或老化而效能下降,浪費能源。不合理的能耗監控與管理體系,導致難以發現和解決能效問題。此外,員工對節能措施的認知不足和操作不當也是一大挑戰。
3.3水凝結問題
水凝結問題是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一。在系統運行中,由于溫差和濕度變化,冷熱空氣相遇時可能引發水汽凝結,導致管道、設備表面結露。這不僅影響系統效能,還可能引發腐蝕和霉菌滋生。
3.4空調水系統水循環問題
空調水系統的水循環問題是建筑節能中的一大挑戰。在系統運行中,水中可能積聚污染物、微生物和顆粒物,導致水質惡化,管道堵塞和設備損耗。水循環系統的不良運行不僅影響冷熱交換效能,還可能導致系統性能下降,增加維護成本。此外,水循環系統也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如溫度、濕度等,增加了系統的不穩定性。
3.5暖通空調設施噪聲超標
暖通空調設施噪聲超標是建筑節能中的問題之一。系統運行中,設備振動、風道流體聲和空氣流動引起的噪音可能超出規定標準,影響室內環境質量和舒適性。這不僅對建筑內部居住者和工作人員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引起社會反響和法規遵從問題。
4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節能系統的原則
4.1系統效率和性能的關鍵原則
系統效率和性能關鍵原則在建筑節能中至關重要。首先,優化設備選擇和設計,確保系統運行在高效能區間。其次,實施智能化控制,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運行參數,提高系統動態響應性。最重要的是保持設備的定期維護,以確保其在長期運行中維持高效性能。這些原則的貫徹執行,不僅能夠有效減少能源浪費,提高建筑能效,還有助于降低運行成本,延長設備壽命。在建筑節能實踐中,系統效率和性能關鍵原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綠色建筑的核心戰略。
4.2一體化設計和系統協同原則
一體化設計和系統協同原則在建筑節能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一體化設計,不同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安裝能夠協同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能效。系統協同強調各個組成部分的協同作用,確保暖通空調系統與其他建筑系統的緊密配合。這種綜合性的設計和協同原則,不僅能夠避免系統之間的沖突和浪費,還有助于提高整體系統的性能和可維護性。一體化設計和系統協同原則共同構建了一個相互協調、高效運作的建筑系統,是推動建筑行業向更可持續、智能化發展的關鍵。
4.3智能化和自適應控制原則
智能化和自適應控制原則在建筑節能中具有顯著意義。通過智能化技術,系統能夠實時感知環境變化,采用自適應控制策略進行調整,以最大程度地優化能源利用效率。智能傳感器、自動化控制系統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暖通空調系統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運行參數,提高響應速度。這一原則不僅提高了建筑的適應性和舒適性,還能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實現了真正的智能化建筑管理。因此,智能化和自適應控制原則是推動建筑節能技術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5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節能系統節能技術的應用
5.1變頻技術及應用
變頻技術在建筑節能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調整設備運行頻率,變頻技術實現了精確的能源控制,使系統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運行速度,有效降低能耗。在暖通空調系統中,變頻技術廣泛應用于壓縮機、風機等關鍵設備,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這不僅降低了電能消耗,還延長了設備壽命。變頻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建筑節能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為實現更智能、高效的能源利用奠定了基礎。
5.2冷熱能回收技術及應用
冷熱能回收技術通過捕捉建筑系統中產生的廢熱或廢冷,將其重新利用于供熱或制冷過程,實現能源的高效再利用。在暖通空調系統中,冷熱能回收技術常應用于空氣處理單元、排風系統和廢水處理中。通過這一技術,建筑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浪費,降低運行成本,同時也有助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冷熱能回收的應用使得建筑系統更為環保、經濟高效。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這項技術為建筑行業提供了一條實現能源效益和環境友好的重要途徑,對于推動綠色建筑和能源可持續利用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
5.3清潔能源技術及應用
清潔能源技術在建筑節能中具有顯著的潛力和重要性。這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太陽能光伏系統可以通過光轉化為電,為建筑供電,減少對傳統電網的依賴。風能利用風力發電,為建筑提供清潔電力。地熱能利用地下熱能資源進行供暖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些清潔能源技術不僅減少了對有限化石燃料的需求,還大幅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建筑行業實現碳中和目標。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建筑的環境友好性,也推動了可持續能源的發展,為未來建筑節能提供了可行且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5.4自然冷源技術及應用
自然冷源技術是建筑節能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該技術通過利用周圍環境的天然冷源,如地下水、湖泊或寒冷氣流,實現建筑空調系統的冷卻,降低能耗。地下水冷卻系統通過地下管道將水引入建筑,利用水溫相對較低的特性進行空調系統冷卻。湖泊或河流水域的水體則可用于吸熱和散熱。自然冷源技術在寒冷季節也能靈活運用,通過外部冷氣流實現建筑的自然降溫。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建筑的能效,減少了對機械空調的依賴,還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自然冷源技術展現了建筑與環境協同互動的可持續性,是推動建筑行業邁向更綠色、更可持續未來的重要一步[2]。
6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節能系統案例分析
6.1典型建筑項目的成功經驗
以美的樓宇科技上海花旗集團大廈高能效空調系統為例,獲得優秀工程獎。上海花旗集團大廈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目前大廈已運營18年,能源站設備老化、系統故障率高、整體能效水平低等問題存在[3]。美的樓宇科技為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涉及制冷、采暖、強電、自控、土建、裝配式管道、云平臺等,改造后的花旗集團大廈高效制冷機房2023全年能效比已經達到6.03[4]。
6.2技術應用的實際效果
美的樓宇科技在上海花旗集團大廈高能效空調系統改造項目中,機房配備了3 臺1200RT美的變頻直驅離心冷水機組、1臺600RT美的變頻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組、1臺板式換熱器、5臺冷凍泵及5臺冷卻泵,為上海花旗集團大廈提供高效變頻供冷[5]。上海花旗集團大廈高能效空調系統配備了高效機房多智能體分布式節能控制系統,搭載多智能體分布式節能控制算法塊,在滿足空調系統滿足末端供冷需求的前提下,減少系統能耗,達到節能效果[6]。
6.3案例對其他項目的啟示
上海花旗集團大廈高能效空調系統改造案例為其他項目提供了深刻的啟示。首先,通過引入先進的制冷、采暖和智能控制技術,成功實現了全年能效比達到6.03,為類似項目樹立了可行的技術標桿[7]。其次,美的樓宇科技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土建、裝配式管道和云平臺,為其他項目提供了全面、系統的改造思路。此外,通過多智能體分布式節能控制系統的應用,有效降低了系統能耗,為其他項目提供了節能運營的成功經驗。
7結論
在建筑節能與暖通空調系統領域,本文深入剖析了理論、應用及成功案例。強調全球能源挑戰下,建筑行業的責任與機遇。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提出了系統效率、一體化設計、智能化控制等原則,并詳細介紹了變頻技術、冷熱能回收、清潔能源及自然冷源技術的應用。上海花旗集團大廈的改造案例為其他項目提供了有益啟示。旨在引領建筑業朝著更可持續、智能化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偉東.淺談幾種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暖通空調節能系統解決方案[J].機電信息,2022(20): 52-54.
[2]冉均均, 袁磊.暖通空調節能系統的測溫數值模擬仿真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22,38(07):114-116+120.
[3]胡躍濤.建筑節能中暖通空調節能系統的應用現狀和技術優化措施[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2(13):69-71.
[4]吳海員.基于概率神經網絡的暖通空調節能系統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1(01): 99-100.
[5]袁準,朱文杰,李羅新,李小聰.機場航站樓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施工技術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18):190-192.
[6]劉守宇.暖通空調制冷系統節能環保措施分析[J].電子質量, 2023(07):106-108.
[7]李智,田順,孫杰.公共建筑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節能優化設計[J].建筑與預算,2023(06):44-46.
作者簡介:劉星(1990.10-),女,漢族,河北靈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建筑節能、綠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