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膝蓋疼的“老毛病”,有些人是在行走、運動時會出現輕重不一的疼痛,有些人則是在休息甚至臥床時都能感覺到膝關節刺骨般疼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以老年人多發的膝關節疾病,是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發病后會在不同程度上累及骨膜、關節、骨質及關節其他結構,出現關節活動受限、休息痛、關節腫脹等癥狀,嚴重者甚至需要常年臥床,這對患者機體健康、生活質量等均產生消極影響。
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改善不適癥狀,可以在維持原發疾病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入精油調護方法,以加快關節功能恢復、緩解疼痛,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芳香療法具體操作
用植物芳香療法緩解骨關節疼痛,具有悠久的歷史。該方法采用具有溫陽散寒、祛邪扶正、活血化瘀等功效的植物精油為主要用油,通過精油熏洗、熏蒸、敷貼等方法進行操作。操作前,醫師應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評估。孕婦、經期女性、高血壓病者、心臟病者不應進行此類操作。同時,要仔細檢查膝蓋部位的皮膚是否有破損、潰瘍等,如有異常,不應進行此類操作。
01 芳香熏洗、熏蒸護理
【調配方】乳香精油3滴、沒藥精油2滴
【操作方法】將乳香精油和沒藥精油混合,滴入39~42攝氏度的溫水中,再加入到溫控熏蒸儀中,進行全身或局部關節處的熏蒸,使精油通過皮膚接觸和呼吸道吸入,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如家里沒有熏蒸儀器,也可采用精油熏洗(如足浴)的方式來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環。
在操作過程中,還需時刻觀察被操作者的膚色變化和出汗情況,出汗較多者應及時擦汗或換上干燥衣物以預防感冒。除此之外,若操作過程中患者出現皮膚發癢或皮疹、胸悶、頭暈、心慌等狀況時,需及時停止熏洗、熏蒸。
【功效】乳香精油具有直接抑制與關節炎相關的關鍵分子產生,防止軟骨組織分解的作用。沒藥,是一種具有散瘀鎮痛功效的中藥材,以沒藥為原料提煉的精油也具有抗炎消腫的特性。乳香精油和沒藥精油合用,有助于抑制關節炎癥,活血鎮痛。
02 芳香貼敷護理
芳香貼敷療法是一種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將植物精油外敷于特定腧穴以發揮經穴傳導及植物精油藥力協同作用的外治療法。
【調配方】艾草精油或川芎精油2滴
【取穴】一般以阿是穴(最疼痛的點)為主,也可搭配內膝眼穴、外膝眼穴、委中穴或血海穴協同治療。
【操作方法】為促進植物精油的吸收與滲透作用,可先用熱毛巾熱敷膝蓋3~5分鐘以充分打開皮部毛孔,然后再將精油均勻地滴在外敷敷料上,固定于患處。需注意機體是否對精油或貼敷膠布過敏,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抗敏敷料,貼敷時間一般以2~4小時為宜,貼敷后有些人局部皮膚可能會出現發紅、發癢和皮疹,通常停止貼敷后會自行消散。
【功效】艾灸素有回陽固脫、溫經散寒之力,作為其原料的蘄艾經反復蒸餾提煉后提取出的純精油更有溫通經絡的效果。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結作用的川芎精油同樣也可作為備選精油之一。
03 芳香按摩護理
【調配方】生姜精油6滴、甜杏仁油10毫升
【操作方法】滴適量調配好的復方精油于掌心,雙手快速搓熱后,一手握住患側小腿中部作為固定,另一手由患側小腿內側開始用大小魚際和掌面由下往上按揉,按揉至膝眼穴,包括內膝眼穴、外膝眼穴,重復此動作3次。按揉到膝關節腘窩下方的委中穴時,一手拇、食指稍施力,以點按手法揉患處3~5 次,再行掌揉法緩解阿是穴處(局部痛點)壓痛。
【功效】按摩使生姜精油透過表皮腠理,快速進入血液及真皮層,通過感覺神經末梢的辣椒素受體來緩解炎性關節周圍組織的痛感和僵硬,從而起到溫經通絡,抗炎鎮痛,自然修復的作用。
04 熏香吸嗅
由于此病病程長、恢復緩慢,在常年與疼痛為伴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包括抑郁、悲觀、焦慮等,影響患者的康復。多項研究表明,芳香精油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促進身心健康。
【調配方】薰衣草精油2滴
【操作方法】建議在睡前,將精油滴在棉花、紙巾或手帕等吸收性物質上,或使用香薰燈、香薰石、擴香器等工具,讓精油的氣味散發到空氣中,通過呼吸道吸入,以氣相應,以味相感,達到放松身心,疏肝解郁的目的。
配合鍛煉效更佳
除了日常需進行芳香療法的養護之外,生活上也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指導,進而改善機體健康狀況,加快疾病恢復進程。

患者日常最好不要做跑步、跳高、跳遠等大運動量的鍛煉。堅持每日練習平躺著蹬自行車樣動作2~3次,每次50下;伸直腿抬高與地面呈30°~60°夾角,10秒后緩慢放下。鍛煉過程中,需觀察是否出現血壓明顯升高、頭暈、心慌等狀況,以鍛煉后無疲勞感為標準。
根據中醫辨證原則進行飲食調護,可以改善機體體質,加快疾病恢復進程,達到強健筋骨,滋補肝腎的目的。對于寒濕阻滯者,表現為苔白膩,可以適當給予患者增加溫陽散寒類食物,包括羊肉、牛肉等,進而有效補充能力;氣虛血瘀者,表現為苔薄、舌淡或伴有瘀點等,飲食主要是以益氣的食物為主,如山藥、黃芪等;對于濕熱痹阻患者,表現為苔黃膩,為改善局部發熱狀況,可以適當增加清熱類食物,如苦瓜、絲瓜等。
責任編輯/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