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是一種多年生大型褐藻,主要生長在海洋中,特別是在寒冷的海域。昆布通常呈扁平的帶狀形態,具有寬大的葉片。新鮮昆布的表面會有一層黏液汁,構成膠質層,而這層膠質也讓它擁有了黏脆香甜的獨特的口感。昆布價格低廉、營養豐富、口感獨特,常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上。
鏟除“異己”的“小能手”
昆布味咸,性寒,歸肝、胃、腎經,有化痰軟堅、利水消腫等功效。患有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等病癥者,或容易水腫者,可適當服用昆布,有利于消腫散結,鏟除體內的“垃圾”。
現代研究發現,昆布含有豐富的藻胺酸、昆布素、半乳聚糖等多糖類,海帶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胡蘿卜素,以及碘、鉀、鈣、鐵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適當服用昆布,不僅可以給機體補充營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功能,還能起到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等作用。
昆布和海帶是“表親”
海帶和昆布都為海帶目,但因為并不是同科屬植物,所以就算長相相似,也不是“親兄弟”,僅能稱得上是“表親”。
海帶是海帶目海帶科植物的干燥葉狀體,而昆布為海帶目翅藻科植物的干燥葉狀體,二者并不是同科屬的海產品。但由于這兩種海產品長相相似,成分相近,也都含有豐富的碘化物,均可用于防治缺碘性甲狀腺腫大,所以日常被許多人混用。中醫認為,無論是海帶還是昆布,均有化痰軟堅、利水消腫的功效,所以臨床使用時,并不會特意做區分,而是將二者都作為昆布使用。
海味藥膳方
1昆布蘿卜湯
【用料】昆布30克,白蘿卜220克,鹽、味精、蒜末、麻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昆布用冷水浸泡12小時,其間可換水數次,洗凈后切成菱形片備用。
2.將白蘿卜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洗凈其外皮,連皮及根須切成細條狀,與昆布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
3.待白蘿卜燉爛后,加入鹽、味精、蒜末,淋入麻油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功效】1次吃完,每日1次。可化痰軟堅、利水消腫。
2涼拌昆布絲
【用料】昆布60克,蔥絲、姜末、鹽、醋、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昆布用溫水泡軟后,入蒸鍋,加水蒸15分鐘。
2.將蒸好的昆布切絲,拌入入上述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1次吃完,每日1次。可有效緩解便秘。
3昆布燉豆腐
【用料】豆腐220克,昆布80克,蔥花、姜末、食用油、精鹽各適量
【做法】
1.將昆布用水泡發,洗凈,切絲;豆腐用清水煮沸,撈出瀝水,切成小方丁。
2.蔥花、姜末下油鍋煸炒出香味,放入昆布、豆腐繼續煸炒1分鐘,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燉10分鐘,加入精鹽,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功效】1次吃完,每日1次。可清熱、生津、潤燥,可用于罹患高脂血癥,有肥胖、咳嗽、消渴等癥狀者調養食用。
4昆布決明湯
【用料】昆布60克、決明子40克、香油10克、鹽2克
【做法】將昆布、決明子洗凈,而后用適量清水浸泡昆布2小時;將昆布連同浸泡水倒入鍋中,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繼續煮5分鐘,加入鹽和麻油調味,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功效】每日分2次食用,可清肝火、降血壓,適合眩暈耳鳴、頭痛面紅、急躁易怒、口苦面赤、腸燥便秘等高血壓病患者日常服用。
高碘藻類不是人人宜食
昆布性寒,所以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者忌食;昆布、海帶等海帶科植物富含碘元素,所以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患者不宜吃,以免加重病情。孕婦和哺乳期女性不宜多食,大量碘元素可以隨著血液循環進入胎(嬰)兒體內,可能會引起胎(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
含碘的海產品也不宜與異煙肼、強心苷類藥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鉀水平過高,影響藥物療效。
責任編輯/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