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漢橋梁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極具價值,新時代應以優質橋梁文化文創產品助推武漢橋梁文化的傳播發展。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歸納法,從物質和精神文化層面概述了武漢橋梁文化、特點和價值,通過研究當代橋梁文創產品設計的現狀及不足,提出“挖掘城市橋梁文化內涵,結合趣味性與實用性,打造特色橋梁品牌”等解決策略。結合策略進行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設計實踐,為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的開發與設計提供了新的方法,也為武漢橋梁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思路。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應融入橋梁元素,打造楚地品牌;融入地域文化,塑造情感體驗;融入日常生活,助力文化傳播;融入趣味創新,契合審美需求。
關鍵詞: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4)04-0014-04
Abstract:Wuhan bridg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rich connotation and great value. In the new era,high-quality brid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should be used to promote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Wuhan bridge culture. Using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induction method,this paper summarizes Wuhan bridge culture,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from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al levels. Through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contemporary brid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it proposes solutions such as \"min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urban bridges,combining interest and practicality,and building a distinctive bridge brand\". The design practice of Wuhan brid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ombined with strategies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Wuhan brid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and also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spread of Wuhan bridge culture. Wuhan brid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bridge elements to create a Chu brand;integrate regional culture and shape emotional experience;integrate into daily life and help 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grate interest and innovation to meet aesthetic needs.
Keywords:Wuhan;Bridge culture;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Design;Strategy
文創產品的核心是以產品為載體,對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以豐富當代消費者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在當前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初級階段,文創產品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橋梁,優秀的文創產品不僅可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還可以打造IP文化,形成品牌效應。因此,設計橋梁文創產品,既提高產品自身的文化價值,又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武漢橋梁文化,有效促進了武漢橋梁文化品牌的樹立、宣傳和推廣。
(一)武漢橋梁文化概述
中國橋梁文化源遠流長,物質層面的武漢橋梁文化是指武漢人民在社會生產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與產品的總和,其滿足了武漢人民日常出行和交通的需求;精神層面的武漢橋梁文化是指武漢人民在對橋梁的探索實踐和意識活動過程中創造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等,橋梁在武漢人心里,不僅是一條更便捷的道路,也是一種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的精神象征。
(二)武漢橋梁文化的特點
1.獨特性
武漢橋梁色彩濃郁,樣式獨特多樣。橙紅色的鸚鵡洲長江大橋,除了審美價值,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夠在雨霧天氣中依然保持明亮,給橋上的行人與車輛指明方向。青灰色的長江二橋,如振翅欲飛的沙鷗,樸素而靈動,通過不同灰度層次,對橋塔進行視覺分割、整理、修整,將其塑造得更加雅致。橋梁裝點了美麗的武漢,展現了新時代的江城風貌,使城市變得更加深厚、立體。
2.和諧性
橋梁設計和建設是城市建設成為生態城市、宜居城市的一個重要內容。橋梁設計不僅要契合大自然固有元素,更要融入地方風俗文化特征,營造美觀、舒適、環保、具有文化意蘊的生活環境[1]。如武漢長江二橋與武漢江灘交相輝映的燈光秀,構成武漢獨特夜景,橋梁與高樓大廈的燈光共同匯成一幅綿綿不斷的畫卷,訴說著武漢的發展歷史,景向橋借力,橋為景生輝,二者和諧又統一。
3.創新性
人類文明進程在創新中不斷發展,橋梁的進程也在創新中螺旋式上升。晴川橋建成時是國內同型橋中跨度最大、結構最新、技術含量最高的橋梁[2],以彩虹之姿臥于漢江之上。楊泗港長江大橋作為武漢第十座跨長江大橋,其具有結構設計新、建筑材料新、使用功能新和建造技術新四大特點,作為長江上首座雙層公路大橋,完美滿足了人們觀景和通勤的雙重需求。
(三)武漢橋梁文化價值
1.地域文化價值
武漢的橋梁建設工程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如武漢長江大橋橋下熱鬧街市與橋上的車水馬龍展現武漢百姓日常生活與市井文化;武漢長江二橋因地處江灘與老武漢碼頭文化息息相關;二七長江大橋因其周邊建筑二七紀念館和二七紀念碑得名,其代表著武漢紅色文化;東湖二十三孔景橋與其周邊建筑湖北省博物館,展現了武漢的悠久歷史文化;熱烈的晴川橋帶動倚江景觀建設,映射著千古知音文化,展現新時代武漢卓越發展;六渡橋上熙熙攘攘,構成了老漢口核心地帶的嘈雜而又繁華的場景,展現著武漢獨特民俗文化。
2.觀光旅游價值
橋梁最初是為交通而建,但其或與重要人物或特殊事件有關,或具有良好的景觀價值,已具有文化旅游活動的吸引力。新中國成立后,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不僅代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更是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強的標志,還帶動了武漢旅游業的發展。將武漢獨特橋梁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發展橋梁文化旅游資源,促進武漢旅游的市場拓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3.社會發展價值
武漢作為一個百湖之城,被譽為“中國建橋之都”。作為長江中游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跨江、跨河橋梁、高架橋和天橋的數量迅速增長。武漢的發展成就了武漢橋梁的發展,而武漢橋梁的發展則是武漢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縮影。如果把武漢橋梁建設的各個階段聯系起來,可以看出武漢在這一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強勁趨勢。

運用橋梁文化文創產品彰顯橋梁文化特色、講好橋梁文化故事是傳承、發展橋梁文化的有效途徑。目前,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中關于橋梁文化文創的探索仍處于初級階段,橋梁文化文創產品設計存在諸多問題。
(一)缺乏創新與文化內涵
文化創意產品應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運用創新手法賦予歷史文化新時代的生命力。現有文創產品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夠深入,內容單薄不系統,對文化的運用停留在表面,主要停留在靜態展示上,作品趨同、模式化[3]。當前,許多橋梁文創產品設計中歷史文化元素與其產品的設計常常是割裂分離的,一味追逐熱點潮流,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性缺失。
(二)缺乏特色與審美
文創并非仿制古代的器物或是文化元素的堆砌,而是設計者通過創造文化情景,引領消費者[4]。目前,市面上的橋梁文創產品設計缺乏特色與吸引力,許多產品只是簡單的視覺元素的堆積,沒有深入塑造橋梁文化特色,只是簡單地將橋梁造型提煉后就上架銷售,因缺乏審美品質,難以滿足顧客情感需求。
(三)缺少獨特品牌形象
長期以來,在橋梁文創產品開發設計中,知名品牌較少。各地方政府、商家大多各自為政,例如:廊橋文創、趙州橋文創、南京長江大橋文創、港珠澳大橋文創等,這些文創產品雖各具特色,但品牌形象缺少記憶點,未打造出獨特品牌形象,難以形成整體品牌優勢。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橋梁文創產品開發和利用難以形成合力,不利于整體品牌優勢的發揮[5]。
(一)打造橋梁文創特色品牌
品牌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廣大受眾心智中的總體印象。近年來,中國橋梁已走向世界,但是大眾對橋梁文化了解甚少。從受眾需求、審美品質出發,打造橋梁文創特色品牌是傳播橋梁文化的重要途徑。2019年入圍中國文創新品牌榜50強的“喬公子”是中國首家橋梁文創品牌。在logo設計上,“喬公子”采用書法字體,筆畫由粗到細的變化體現了品牌個性瀟灑、意氣風發的氣質,塑造了鮮明的特色形象(如圖1)。旗下系列文創產品設計圍繞個性化、生活化、藝術化等方面進行匠心設計,涌現了諸多暢銷產品。如圖 2紫光檀扇設計,每一片扇葉展示了一座橋梁,亮點在于22座大橋的光輝將傳統橋梁元素和現代時尚設計交融,將歷代橋梁精神和現代文化交融,用獨特、美觀、實用的文創產品陪伴消費者踏上品味文化、享受生活、傳遞美好的人生旅途。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能拉近橋梁文化與大眾的距離,“喬公子”讓橋梁文化更加切實可感,產品與品牌相互成就。
(二)挖掘城市橋梁文化內涵
橋梁文化文創產品設計應融入地域文化,講好橋梁故事,打造城市橋梁獨特形象。如圖3蘇州運河十景寶帶橋文創設計是以“寶帶橋”為主題,運用紫藤灰、藕荷色、月牙白、甘石粉和靛藍等雅致的中國傳統色彩,在一針一線中展現出霞光中的寶帶橋,彩線的勾勒與恰當的留白碰撞出別樣的蘇式浪漫情懷,兼具文化性與藝術性。再如趙州橋文化創意梳的設計,木梳手柄處的鏤空設計,還原了石拱橋兩端小拱的形狀,其扁弧形構造特點與傳統木梳外形相似,旨在弘揚石家莊市具有代表性的趙州橋文化。
(三)結合趣味性與實用性
橋梁文化文創產品設計將趣味性與實用性充分結合,能促使橋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使橋梁文創產品更具吸引力,并營造出具有別樣的生活情趣。如雕欄玉砌屏風燈設計,燈打開時屏風燈上展現武漢長江大橋欄桿雕花圖案,合上時則變成一本精美的書籍,設計體現出濃郁的趣味性,兼具美感和實用性。圖4港珠澳大橋立體便簽本的設計,隨著便簽紙一頁頁地撕下,驚喜一層層靠近,極具生活趣味。這些文創產品的設計,將產品使用、產品主題及歷史文化巧妙結合在一起,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有趣的用戶體驗,從而打動消費者[6]。
“漢橋楚韻”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設計首先進行品牌形象設計,主要包括標志、標準字體、標準色,再設計“浪涌煙波照鶴影、璀璨江城不夜港、敢為人先啟復興、晴煙夏日映東湖、山水知音耀晴川、懸燈結彩連三鎮”6幅數字插畫,以國潮插畫風展現新時代武漢橋梁文化的風貌,最后將所創作的數字插畫運用于系列文創產品設計之中,整體色彩清新明艷,產品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以打造高質量的審美體驗。
(一)融入橋梁元素,打造楚地品牌
武漢因橋梁眾多、造橋技術享譽海內外而被稱為“橋都”。其中,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的武漢長江大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同時由于楚文化歷史悠久,且楚人好飄逸、精巧的器物造型,是地處中心的武漢城市文化的源泉。因此,品牌“漢橋楚韻”在標志的圖形設計上,提取了武漢長江大橋特色之一“橋頭堡”的基本形態與“漢”的首字母“H”進行融合設計,并且以極具力量感的大曲線概括橋梁主體形態,形意結合,既展現了武漢橋梁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歷史,又象征著武漢開拓進取的城市精神;標準字體設計是在行書字體的基礎上進行了簡潔化處理,清晰生動且不失古韻;在標準色上,精選了由中國傳統顏色孔雀綠到青綠色的漸變,給人理智、大氣、沉穩、雅致的感受(如圖5)。標志整體與橋梁的氣質特征相契合,又富于楚韻的靈動之美,展現了現代的武漢因橋而興,并將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煥發光彩的良好形象。
(二)融入地域文化,塑造情感體驗
在“文創熱”的設計趨勢愈演愈烈的今天,只有在設計創作中融入代表性地域文化,才能從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武漢橋梁文化數字插畫基于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二橋、二七長江大橋、東湖二十三孔景橋、晴川橋、六渡橋等進行創作,通過提煉與重組的方式,運用數字技術將武漢地域文化元素與武漢橋梁文化元素有機融合,以展現武漢的市井文化、碼頭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知音文化和民俗文化(如表1)。
如在“晴煙夏日映東湖”的插畫設計中,畫面以東湖二十三孔景橋為表現主體,用武漢的青山綠水、荷花、錦鯉等元素襯托營造出插畫清新、雅致的氛圍,凸顯武漢湖光山色的美麗景象;根據地理位置,結合湖北省博物館及其館藏文物進行創作,選取楚文化中的代表性青銅器、漆器、編鐘,并根據楚國器物的紋飾和楚辭中描寫鳳鳥的詩句進行發散聯想,塑造了一個楚鳳展翅騰飛的姿態,以表現楚人崇鳳的觀念,增添了武漢橋梁文化的內涵,提高了插畫的地域文化的辨識度(如圖6)。

在“山水知音耀晴川”的插畫設計中,晴川橋將畫面一分為二,橋梁之上展現了新時代武漢華麗雄偉的現代建筑群,橋梁之下呈現的是古代高山流水知音文化。前景有代表性建筑古琴臺、人物鐘子期和俞伯牙,代表武漢市的梅花、仙鶴、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觀;遠景有龜山電視塔、光谷馬蹄蓮-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武漢中心大廈等現代建筑,賦予武漢橋梁文化更多的內涵和故事,能更好地促發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同時將武漢特有文化——知音文化進行再創作,使武漢橋梁文化文創更具藝術創意和文化內涵(如圖7)。
“漢橋楚韻”武漢橋梁文化系列數字插畫設計運用意境聯想的方式,通過營造意蘊豐富的畫面效果,引導觀者進行思維發散,從而引發觀者在情感上的共鳴和體驗。
(三)融入日常生活,助力文化傳播

武漢橋梁文化底蘊豐厚,將橋梁文化塑造成產品上有形的元素,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消費者在使用時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了武漢橋梁文化,助力文化的傳播。“漢橋楚韻”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在設計之初選擇以馬克杯、彩繪本、拼圖、盲盒日歷、手機殼、書簽、便簽紙、口罩等日常生活用品作為載體,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更深入日常生活的用品,真正讓武漢橋梁文化“活起來”。圖8“漢橋韻楚”盲盒日歷主動契合當代高品質、年輕化、個性化的文創消費觀,深入研究消費者生活、文化、審美需求,給予了使用者視覺上與情感上的愉悅,其以精美插畫表現武漢橋梁文化,在創作過程中將傳統日歷與時下熱點盲盒進行結合,以帶給使用者不一樣的驚喜體驗。一日一歷,每個日歷盲盒中都隱藏著橋韻手機殼、書簽、便簽紙等諸多不同精美禮品,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幸福感。
(四)融入趣味創新,契合審美需求
文創產品在設計時不僅要注重實用性,更要融入趣味創新,為產品增添使用樂趣。“漢橋楚韻”系列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在“領橋韻,感橋溫”溫感馬克杯采用特殊熱感變色材料制作,杯體感應溫度變化,呈現隱藏武漢橋梁圖案,以此增加產品的使用趣味性(如圖9)。“橋韻武漢”彩繪本起到了推廣和宣傳武漢橋梁文化的作用,受眾打開彩繪本便可盡賞武漢橋梁之美,在使用過程中還可以體會到自主創作的愉悅感,通過創意搭配色彩,賦予其新的風貌與意義,繪制好的畫作還能裝飾家居生活,一物多用(如圖10)。“橋現武漢”拼圖以趣味形式展現武漢的山水自然風光、特色文化,讓受眾在找尋拼圖的過程中細細品味武漢橋梁文化的魅力(如圖11)。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在創作過程中把握了設計審美的新奇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等特征,賦予產品美的內涵,創作出具有特色的個性化作品,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城市現實語境里,橋梁是一個特殊的建筑空間符號,其是歷史敘事的載體,也是城市意象的標志;既是實用建筑,也是精神象征和審美對象。“漢橋楚韻”武漢橋梁文化文創產品深入挖掘橋梁文化內涵,以武漢特色橋梁建筑和自然景觀為依托,融入武漢獨特地域文化進行開發與設計,結合實用性、創新性和趣味性設計,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給予使用者獨特情感體驗,融匯古今,溝通雅俗,更具文化底蘊與精神價值,助力武漢橋梁文化的廣泛傳播。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5D039);武漢工程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教育創新基金項目(CX2021405)。
參考文獻
[1]李艷. 山地城市橋梁生態美學設計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5.
[2]張靜. 城市特色景觀的公眾審美判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3]劉洋,趙爽.運用潮流文化助推文創產品設計[J].設計,2021,34(05):8-11.
[4]李青. 地域性文創產品品牌符號設計[D].湖北工業大學,2016.
[5]王志明.廊橋文創產品開發與利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2):116-117.
[6]張葦,黃暢暢.文創產品的趣味性設計[J].包裝工程,2021,42(14):290-295+311.
[7]張姝,殷玥.武漢城市品牌的IP形象塑造研究[J].設計,2023,36(5):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