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當下,“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各行各業高頻熱詞,尤其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那么,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紡織行業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從頂層設計到落地轉化?作為全國紡織產業鏈最完整、紡織產能最大、專業市場最大的紡織產業集群,柯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如何先行一“布”?
新質生產力,最早于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根據權威解讀,新質生產力即有別于傳統生產力的新型生產力,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于“生產力”。對于紡織行業而言,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無疑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主攻方向。
作為一座“托在布上的城市”,紡織是柯橋獨有的符號。近年來,紡城柯橋緊扣世界級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建設目標,主動擁抱紡織行業發展新趨勢,以科技創新、數字賦能、時尚創意、綠色發展推動產業提質升級,為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奠定了深厚的產業基礎。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最活躍的創新力量,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主體。如今的紡城柯橋,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專精特新層出不窮,正用實際行動寫下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精彩答卷。
新業態、新材料塑造新優勢
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結合柯橋紡織產業發展現狀,柯橋諸多紡企對于新質生產力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著重在“新”字上做文章,從面料原材料創新、設計創新、營銷渠道創新、智能化轉型等方面塑造行業企業發展新優勢。
你能想象一個幾平方米的直播間,一天銷售額可以超過柯橋許多實體服裝專賣門店一月的銷售額嗎?位于創意園的紹興市柯橋皓質華琚紡織品設計有限公司是柯橋紡織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的縮影。在公司總經理蘇醒看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未來人工智能將可以勝任越來越多的工作,而直播帶貨只是公司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
“從面料圖案設計,到打版,再到成衣,每個環節我們都是原創,主打各類印花連衣裙。在抖音最火的時候我們就規劃轉變營銷策略,試水小視頻和直播帶貨,疫情期間,公司加強專業團隊建設,全面轉戰抖音直播。”蘇醒告訴記者,如今“皓質華琚的創意空間”抖音號積累了近40萬名忠實粉絲,淡季營業額每天保底10萬元以上,旺季可達60萬元左右,深受小眾消費者喜愛。
你能想象玫瑰花不僅可以欣賞、食用,還可以穿在身上,體驗行走的芬芳嗎?“玫瑰是愛與美的象征,然而玫瑰雖好卻容易凋零,我們就有了把它做成纖維、紡成紗、織成布,穿在身上的想法。玫瑰纖維是由玫瑰花瓣提煉成的新型再生纖維素纖維,經第三方權威檢測,具有抗氧化、美膚、抑制腫瘤的功效,自帶玫瑰花清香,蘊含美好祝福。”紹興英瀚紡織品有限公司孫文英告訴記者,玫瑰纖維面料自2017年成功問世,產品銷量占公司面料總銷售量的20%以上,并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作為一家“小而美”的企業,英瀚紡織自2008年成立以來,以時尚為元素,創新為核心演繹女裝面料永恒的經典。從最初的特殊人棉,到天絲、莫代爾、銅氨絲面料,再到茶纖維、玫瑰纖維面料,以及各類混紡面料,英瀚紡織一直把產品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其中玫瑰纖維面料就是近年來公司與國內權威機構合作研發的專利產品。
新業態、新模式、新體驗、新消費、新材料、新賽道……對于“新”的理解,柯橋紡企各有不同,卻又殊途同歸。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柯橋紡織正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筑產業發展新優勢和經濟增長新引擎。
高品質、新質態助力高質量
產業升級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路徑。曾幾何時,中低端、跑量、貼牌等詞匯是外界對柯橋紡織產業的刻板印象。近年來,紡城柯橋持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為傳統產業帶來質的提升、質的飛躍和質的變革。高品質、高附加值、時尚化、多功能等成為柯橋面料新標簽。
擺脫同質化競爭,提升面料附加值是當前柯橋許多企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走進紹興市柯橋區米然紡織品有限公司的展廳,各種燙金、珠片、繡花、褶皺等不同工藝的面料整齊排列著,在燈光照射下“Bling Bling”的,別有一番美感。據公司總經理唐建祥介紹,為了提升面料檔次,公司在原材料方面不斷迭代升級,采用有機棉、天絲、舒彈絲、再生滌論等為原料;為提升面料的時尚度,公司從花型設計和后整理加工入手,讓面料更具個性化。
設計、品質和服務是米然紡織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三大法寶”。對于質的理解,唐建祥認為,抓住關鍵的“品質”“質量”方是企業發展正道。為保證面料品質,米然紡織的每個訂單從原料、坯布、印染、后整理,每個環節都會全流程跟蹤,并進行多次檢測。對于面料的色牢度、耐洗度、重金屬含量、環保標準等各項指標都有著嚴格要求。“只有做好內控,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放心把產品交付給客戶。”唐建祥說道。
“新質”即新的質態,不僅是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更是產業提質增效的方向。圍繞低碳、綠色、健康新紡織的開發方向,紹興標點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斥資近千萬對緯編機進行技術改造,研發出“雙面針織剪毛一體機”,經該設備編織而成的毛絨面料,在確保底部平整且毛面密度較高的情況下,縮短后整理加工流程4—6個生產環節,有效降低能耗、損耗、次品率,提升產品品質、生產效率,實現“一洗一定一塊絨”的極簡毛絨面料工藝,做到提品質、增效益。
向新而興,提質升級。以“科技、時尚、綠色”為新定位,許多柯橋紡企在“質”字上下功夫,推動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人才力、專業力煥新源動力
人力資源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柯橋區堅持人才強區、創新強區首位戰略,隨著“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和“經緯計劃”多層次資助項目深度實施,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匯聚柯橋,全面激活紡織時尚元素,大力發展紡織時尚產業,為促進紡織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作出了積極探索、樹立了標桿典范。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蘇醒看來,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未來,人工智能或許可以替代大部分崗位,但是仍然需要掌握這些新工具、新技術的專業人才做支撐。正如皓質華琚每天幾十萬元直播銷售額的背后,不僅有專業的花型設計團隊,還有攝影、中控、主播、助播等直播團隊,更有品控、售后等服務人員,這其中很多環節未來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而對人才也將提出更高要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孫文英認為,英瀚紡織之所以能持續推出新產品,一部分因素就在于公司善于借助外部權威機構、專業人才的力量。“我們每年投入新產品研發的費用數百萬,玫瑰纖維面料就是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能源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一起研發面世的。我畢業于東華大學,平時會與很多從事紡織行業的校友溝通,他們的見解總能帶給我創新的靈感。”孫文英說道。
以人為本,合作共贏。在中國輕紡城許多企業把員工當作家人,搭好引聚創新人才的“大舞臺”。為了讓員工更好地兼顧工作和家庭,位于北市場的盛峰&聚尚設立了候鳥班和家長成長關系訓練營,邀請權威專業的老師為學生和家長授課。候鳥班在每年暑假期間為期一個月,開設口才、走秀等興趣課和防詐騙等社會實踐課程,幫助孩子成長成才。家長成長關系訓練營主要對員工婆媳關系、夫妻關系等進行專業正確的引導,幫大家構建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對此,紡城柯橋有著深刻的認知,充分發揮“市場+產業+科創”三大優勢,在“新”字上做文章,在“質”字上下功夫,在“力”字上見成效,以實際行動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厚植新質生產力的生長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