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天
祖孫三代用青春和熱血默默奉獻,在理解和包容中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傳承優良家風,共鑄強國夢。
本文主人公
現任中國中鐵六局集團北京鐵建公司京唐鐵路燕郊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的李國勝,已兢兢業業在工作崗位奮斗了40 余年,父親是西南三線建設的老鐵路工人,兒子大學畢業后也成了一名鐵路工人。
從西南三線建設到鐵路大提速,再到高鐵時代,祖孫三代用青春和熱血默默奉獻,在理解和包容中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傳承優良家風,共鑄強國夢。
1964 年,李國勝出生在河南開封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父親李廣田常年在西南建設鐵路,母親一人擔起了家里幾乎所有的事務。結婚后的一段時間,李國勝的母親感覺自己很委屈,當通過家書得知丈夫的工作十分艱辛,她開始慢慢理解丈夫。
成昆鐵路連接成都和昆明,全長大約1090 公里,是從成都經峨眉、普雄、西昌、金江、廣通至昆明的線路。那時建設條件非常艱苦,全段鐵路沿線地勢險要,最高海拔達2000 多米,地質更是復雜多變,時常會遇到暗河、泥石流等范圍之內意料之外的險情。
那時,忙于建設鐵路的李廣田只有春節才能回家住幾天。每次爸爸回來,李國勝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還把爸爸買給他的糖果分發給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們??墒牵赣H在家沒住幾天,又帶上簡單的行囊趕往遙遠的地方筑建鐵路去了。每次目送爸爸遠去,小國勝心里有一萬個不舍。父親也是一步一回頭,揮手道再見。然后,父子倆再次見面,就得等到下個春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國勝成了一名中學生,開始幻想哪天能像爸爸那樣成為一名鐵路工人,為國家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又是一年春節到,李廣田回到了家。看著兒子長成了帥小伙,他感到很欣慰,牽起兒子的手,愧疚地說:“這些年爸爸沒能陪你一起成長……”李國勝脫口而出:“沒事沒事,爸,您多給我講講修鐵路的故事吧?!?/p>
李廣田不疾不徐地給兒子講述自己的工作經歷?!鞍职謪⒓舆^西南三線建設,和鐵路工人一起逢山放炮,遇水架橋,借著滿腔熱血使出渾身力氣咬牙修筑鐵路,風雨無阻,好幾次遇上漏水、塌方……”聽到漏水、塌方處,李國勝緊張得瞪大了眼睛,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60 多年前,為修建成昆鐵路,國家一聲令下,30 萬修路大軍背井離鄉集結川滇,李廣田就是其中積極的一員。當時,鐵路沿線許多地方不通公路,他和鐵道工人全靠人力沿著山道把各種筑路裝備抬上山脊,長年奮斗在山野,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最需要的“大動脈”。被世界視為筑路禁區的山間,李廣田和同事們創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跡。
父親的講述,令青春男孩聽得出了神,他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心想:爸爸是多么了不起的鐵路建設者?。∷嵵氐貙Π职终f:“如果有機會,我也要當一名鐵路工人,像您一樣為國家建設做貢獻!”
幾年后,夢想成真。1981 年,李廣田到了退休年齡。根據政策,剛高中畢業的兒子接替父親,成了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的一名職工。
“既然選擇當一名鐵路工人,就要能吃苦,敢擔當,因為我們擔負著千家萬戶的出行安全!”第一天上班,父親叮囑李國勝。從此,李國勝離開家鄉,踏上修建鐵路的征程。“唐山——冀東水泥廠專線”是李國勝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他整天忙著搬枕木,平地基,挑石子,鋪鐵軌……那時,他才真正體會到鐵路工人的艱辛與勞累。開始幾天,李國勝每天累得腰腿酸痛,雙手磨破了指腹,指甲折斷鮮血洇出時有發生。晚上下班后,簡單沖個澡,頭一觸枕頭,他就睡著了。
一覺醒來,旭日東升,李國勝心想:父親那時修鐵路全靠體力,現在有了機械設備,比起過去已經省力許多了!父親的吃苦精神時刻激勵著他。李國勝吃好早餐又精神飽滿地奔赴施工現場。
童年時,每當火車巨龍般疾馳而過,李國勝就思緒萬千。“那晚,父親探出頭來呼喊:‘國勝……’我朝著列車遠去的方向奔跑,氣喘吁吁地跑了許久,看到父親和鐵路工人戴著橘色安全帽,手握鐵鑿在開山筑鐵路,汗水濕透了衣背。我張開雙臂激動地撲向父親的懷抱,在‘爸爸、爸爸’的呼喊中驚醒。”李國勝說,自己醒來才發現這是個夢。
那時候,父親和同事們修建鐵路時,數噸重的機器都靠肩膀架上山腰,手執鐵鎬和鐵鏟一點點開鑿隧道,在打通隧道過程中還會出現漏水、塌方等險情。雖然當時的施工機械設備嚴重缺乏,但父親作為老一代鐵路人,那份執著和奮斗精神一直激勵著李國勝。
1989 年,25 歲的李國勝和焦葉喜結連理。妻子是一名醫生,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家務全由她一人包攬。李國勝常年出差,通常大半年甚至1 年才能回家一趟,焦葉在電話里讓丈夫放心:“不用掛懷家里,你每天只要全心投入工作就是對我最大的關愛。”
1992 年,夫妻倆有了愛情結晶,兒子李琛琛的出生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新的喜悅。焦葉一邊工作一邊養育孩子,照料父母,為家庭默默付出。
然而,生活總會遇上難題,心緒總有低落的時候。1995 年,4 歲的李琛琛因食物中毒被送進醫院搶救,而同時中毒的一位長者因搶救無效離世。當時,還在搶救的兒子生死未卜,焦葉心急如焚,身為醫務工作者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忍不住打電話通知丈夫:“國勝,快,你快回來一趟,琛琛食物中毒了!”
電話那頭的李國勝心里“咯噔”一下,焦急中多想立即插翅飛到妻兒的身邊,可那時京山線鐵路提速正處在關鍵時期,工人們已經連續好多天加班加點趕工了。李國勝身為班長,如果請假離崗,就會影響團隊的拼勁,勢必會拖延進程。
經過再三斟酌,李國勝理智地告訴自己:就算坐上今天的飛機,趕到救治醫院最快也得花14 個小時,那時兒子應該度過危險期了。妻子是醫生,琛琛一定會闖過難關的。他一邊默默祈禱,一邊和同事們抓緊完成鐵路提速的各項任務。
那天,焦葉每隔2 小時就給李國勝打電話,述說兒子的救治情況,心里多么渴望丈夫此刻就出現在眼前,給兒子父愛的力量。直到兒子洗胃后睡著了,焦葉極度緊張的神經才有所放松,此時淚水在她眼里打轉,諸多委屈情緒涌上心頭。
那晚10 點,李國勝再次致電妻子,獲悉兒子已度過危險期,他一直緊繃著的心弦終于松弛下來,充滿愧疚地說:“老婆辛苦了,我不是一個好父親,更不是好丈夫?!苯谷~的淚水撲簌簌往下掉,但在丈夫的道歉聲中,她了解到鐵路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理解了丈夫身不由己。解開心結的同時,她為李國勝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深深感動。
婚后夫妻異地,有過同樣經歷的婆婆擔心焦葉承受不住鐵路工人家庭聚少離多的清寂生活,就經常和媳婦講述自己作為鐵路工人妻子的過往。“家里家外的事都是我一人承擔,開始自己覺得嫁錯了郎,和守寡沒啥區別,心里感到特別委屈。而后,通過書信慢慢了解李廣田的工作不但趕時間,還隨時有危險,我才發自內心地開始理解和包容他?!焙髞恚磕甏汗澱煞蚰芷桨不丶遥谷~就心滿意足了。
為早日實現強國夢,李國勝和同事齊心合力參與了北京西站的建設與開通。在趕建京廣線提速工程時,他們負責的路段要在60 天內完工,當時正逢高溫酷暑季,他們住在集裝箱改建的工棚里,中暑發燒時有發生,但致電妻子時,李國勝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2022 年,中鐵六局負責的京張鐵路張家口車站項目施工建設、京唐鐵路等重點工程,實現鐵路建設從人工作業到機械化再到智能化的飛躍。工期緊時,他一直堅守在施工現場,方方面面都籌劃得格外精細,常常忘記吃飯時間,每天工作到凌晨。
李國勝每次回家見到兒子,像極了自己小時候父親回家見到他一樣激動幸福,放下行李就帶著琛琛先出去兜一圈。幾天下來,兒子和“陌生爸爸”玩成了好朋友時,李國勝又不得不離妻別子重返工作崗位,一家人重復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
焦葉是單位的醫療骨干,每晚安頓好兒子后,便坐在案前學習醫學知識,不斷精進醫技。有時,她累倒在沙發上,兒子走過來坐到旁邊,說:“媽媽太辛苦了,我幫您按摩按摩吧。”此話一出,蕉葉心頭一暖,夸琛琛懂事,會關心媽媽了。她在電話里告訴丈夫:“兒子長大了,能照顧我了?!甭犞鴭寢尩目滟?,琛琛就更想做好自己,不但學習自覺,成績優異,周末還經常幫媽媽洗碗掃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李國勝沒能陪伴兒子長大,心里很歉疚。一天,焦葉對兒子說:“爸爸不能經?;丶遥敲次覀z去他工作的地方住吧!”等呀盼呀,在琛琛12 歲那年,母子倆來到北京。那天,焦葉牽著兒子的手走出北京西站,李國勝懷著激動的心情迎上去,給母子倆一個大大的擁抱。琛琛見到爸爸有些害羞,李國勝忙牽起兒子的手說:“琛琛,你看,這火車站就是爸爸參與修建的,不錯吧?”
琛琛朝著爸爸手指的方向注視著北京西站,對父親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爸爸,您太了不起了!”一家三口說著笑著,開心地走回家。
受父親影響,琛琛潛移默化中對鐵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填報志愿時,他想填土木工程專業,李國勝說:“這個專業畢業后,你可以去鐵路工程的建筑段工作,我支持?!焙髞恚铊¤罂剂耸仪f鐵道大學。2016 年,李琛琛學業有成,順利進入中鐵六局工作。就這樣,李家祖孫三代都成了鐵路工人。
多年來,奮戰在鐵路一線的李國勝對本職工作的艱辛最有體會。兒子成為家族第三代鐵路接班人之際,他再三囑咐:“你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在施工單位干,你就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李琛琛邊聽邊點頭:“爸,我會的,您和爺爺是我的榜樣!”父子倆拉拉鉤,一言為定。
李琛琛參加工作后,才真正體會到鐵路工人的辛苦,擁有專業技術的他和一線工人一起為中國鐵路建設吃苦奮斗,默默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0 年,李琛琛的妻子生下女兒。有了孩子后,李琛琛更加能理解做鐵路工人的父母的不容易。
偶爾,焦葉也會在兒媳抱怨李琛琛不顧家時,把當年婆婆對自己說過的話對兒媳說一遍。兒媳打趣道:“我以婆婆為榜樣,每天以包容理解當道!”婆媳倆哈哈大笑。
42 年來,李國勝參與了北京西站的建設與開通、鐵路的6 次提速,負責京張鐵路張家口車站項目施工建設、京唐鐵路等重點工程,從中鐵六局的一名普通修路工人逐漸成長為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相繼獲得先進工作者等諸多榮譽。李琛琛以父親為標桿,努力成長,目前擔任國道109 高速公路項目的見習經理。
2023 年,李國勝家獲評“全國最美家庭”。今年,李國勝60 歲了,他坦言,對妻子、兒子心存愧疚,退休后很想盡力彌補過去。現在,他經常幫忙做家務,逗孫女開心,讓兒子兒媳安心工作,讓老伴不累。年年歲歲,一家人彼此關愛,祖孫三代,包容理解成就美好家風,日子過得踏實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