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峰
離婚判決尚未生效,母子團聚被阻隔,在此情形下,女方如何行使探視權?廣州市法院首創“云探望”的方式,打破了僵局。
圖文無關
探望權糾紛案件的執行,“執”的是法,“行”的是情,情法結合方能呵護離異家庭孩子的身心。當婚姻難以維持,骨肉親情無疑是最深的牽掛。當探望權行使遇到困難,“云探望”可見屏如面,讓親情不因時空隔離而疏遠。
李蕓和吳凱原先都在上海工作,兩人于2016年結婚,次年生下兒子小剛。他們買不起上海的房子,蝸居在外環區域的租賃房,夫妻倆互相體恤,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2020 年3 月,吳凱抱著掙大錢的心態,打算跳槽到小貸公司。李蕓經過了解,得知有關部門已經部署整頓非正規的金融平臺,苦苦勸說丈夫不要冒險。吳凱決心已定,固執己見地認為:“我們目前每月只能拿到萬把元工資,想在上海買房子,不知猴年馬月呢!”李蕓說:“這次搖號,說不定我們能安排到公租房?!眳莿P斷然表示,他必須辭職去搏一搏,公租房面積不大,地點又偏遠,兒子以后讀書不方便。
吳凱萬萬沒有想到,他上班的第一個月,小貸公司老板就推翻了之前許諾的高工資,只支付給他每月5000 元的底薪。老板表示:“能者多得,你抓緊開展融資業務,干得好的話,一年半載就能在上海市內環買下學區房。”吳凱雖然非常失落,但老板畫的大餅又充滿誘惑,于是,吳凱決定努力打拼,實現買房子的“小目標”,讓妻子刮目相看。
李蕓在上海一家公司做文員,月薪不高,她過日子精打細算,好不容易積攢下20 多萬元,準備等拿到公租房之后用于裝修。但是,吳凱跳槽后,每個月只愿拿出3000 元作為家用,他對李蕓說:“我在外面跑業務,不能太寒酸,等收入增加了,我的錢就全部交給你打理?!蹦罴罢煞蛞彩菫榱烁纳萍彝ド?,李蕓只好讓步。
融資業務開展得很不順利,吳凱幾乎天天拿著廣告單沿街做“地推”,卻收效甚微。公司老板動輒向他擺臉色,于是,吳凱向廣州老家的親戚求助。親戚礙于面子,湊了30 多萬元應付吳凱。對此,李蕓并不知曉。
2021 年1 月,年關將至,小貸公司急等資金周轉,分攤給吳凱20 萬元的指標,吳凱四處求助無果,讓李蕓拿出全部家底。吳凱說:“只是暫時墊付,三四月份就全部歸還,屆時還能拿到不少利息,何樂而不為呢?”任憑丈夫怎么說,李蕓就是不同意拿出僅有的存款,二人因此爭吵不休。
這年3 月下旬的一天,幾個陌生人上門追債,李蕓這才知道,吳凱為了完成老板下達的指標,竟然向社會人員借了高利貸。因為公司老板說過攤派的任務過了春節就歸還,因此,吳凱與出借方約定的借期只有45 天。哪知,春節之后,小貸公司老板聲稱外面的資金沒能收回來,吳凱還高利貸的計劃因此落空了,只得東躲西藏回避追債人。不承想,放貸人找到了他的家庭地址。
為了家庭的安寧,李蕓不僅拿出全部存款,還向同事借了錢,連本帶利結清了吳凱欠下的高利貸。孰料,事隔七八天,李蕓又看到吳凱手機短信收到的催債信息,原來他還向親戚借了錢。李蕓再也忍受不了內心積壓的憤懣,她向吳凱提出,要么從小貸公司追回全部款項,并且辭職另找工作,要么辦理離婚手續,兒子輪流撫養。吳凱賭氣地說:“離婚就離婚,兒子跟著我!”
吳凱在李蕓草擬的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二人約定兒子小剛暫由李蕓撫養,等小剛上小學時,再讓父子共同生活。小貸公司的融資歸吳凱,吳凱所欠的債務自行償還。吳凱搬離出租屋,另找他處居住。協議簽署后,李蕓約吳凱去婚姻登記處履行手續,吳凱卻以債務需要平均負擔為由,拖著不辦。
2022 年5 月,李蕓下班后去幼兒園接兒子,老師告知,小剛已經被其父親接走了。李蕓撥打吳凱的電話,手機關機。第二天,她趕到小貸公司,老板聲稱,吳凱結清了20 萬元,辭職了。據說他不打算做“滬漂”了,返回老家發展。
吳凱的老家在廣州市,李蕓認為他帶走兒子就是為了要挾自己分擔債務,于是打電話給吳凱的母親。吳母對小剛是否在廣州沒有回答,據此,李蕓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李蕓三赴廣州,終于在民辦幼兒園見到了小剛。吳母告訴李蕓,吳凱在廣州找了不錯的工作,并勸說李蕓離開上海到廣州,一家三口團聚?!靶偪煲阶x小學的年齡了,離不開父母?!崩钍|說清了夫妻感情變化的原委,表示自己與吳凱再也回不了頭了。考慮到小剛撫養權的歸屬尚未確定,自己在上海的工作也很忙,她就給小剛買了電話手表,教兒子學會使用信息、語音和視頻,叮囑兒子要和她保持聯絡暢通。
2022 年8 月,李蕓起訴到廣州某基層人民法院,她主張與吳凱離婚,兒子的撫養和債務問題按照雙方已經簽字的協議執行。訴訟期間,吳凱多次讓小剛與李蕓通視頻?!皨寢專綇V州上班吧,我要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毙偟目奁尷钍|很心痛,但是,她想到已經破碎的婚姻,又不得不硬著心腸說:“媽媽不能丟下這里的工作,過段時間,媽媽把你接到上海好不好?”吳凱起先還能忍耐,眼見與李蕓沒有復合的希望,于是打出了底牌——30 多萬元債務必須各半承擔。
歷經離婚冷靜期和多次調解無果,2022 年11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準予李蕓和吳凱離婚,小剛隨吳凱生活。至于債務承擔問題,一審法院指出,雖然吳凱提出向其親友舉債,系雙方在共同生活期間,吳凱為了工作需要沖業績以及應酬客戶而形成,但沒有證據表明該負債征得李蕓的同意,吳凱的主張不予支持。一審判決還確定了李蕓探視兒子的時間和方式。
吳凱不服一審判決,以共債共擔為由提出上訴,此后,李蕓再也打不通小剛的電話。李蕓聯系吳凱的母親,吳母回答,吳凱父子已經搬離了她的住所,吳凱具體在哪里工作自己也不清楚。
為了看到兒子,李蕓數次向單位請假,前往廣州尋覓吳凱父子,不僅自己很苦惱,也給工作帶來了不便。2023 年1 月中旬起,李蕓利用年假,來到廣州市,住在旅店,每天去吳母家附近蹲守。
除夕這天,李蕓看見吳凱帶著小剛回家探望老人,她按捺住內心的波動,等待兒子單獨出來的機會。果不其然,1 個多小時后,小剛獨自到樓下玩耍,母子得以相見。小剛說他也很想媽媽,但電話手表被爸爸沒收了。
2023 年2 月初,李蕓到一審法院請求對探視權給以先予執行。但是,李蕓和吳凱的離婚訴訟正在上訴中,也就是說,準予二人離婚且確定李蕓對小剛探視權的一審判決尚未生效,依據該判決實施強制執行缺乏法律依據。而李蕓又在上海工作,為探望孩子來回奔波確實很累。于是,一審法院專門召開審判委員會進行討論,尋找“破局”途徑。
3 月5 日,準予李蕓吳凱離婚的一審法院下達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指出,李蕓和吳凱的離婚判決雖然因為吳凱提出上訴而沒有生效,但這并不是中止探視權的事由。吳凱采取將李蕓母子的微信、電話拉黑,以及沒收孩子電話的方式,導致李蕓無法探視小剛。李蕓以沒有生效的一審判決文書,申請強制執行對兒子的探視權,也缺少法律依據?,F李蕓向法院申請行為保全,請求裁定吳凱協助其每周末以視頻聊天等方式行使探望權,于法有據。
民事裁定還指出,小剛雖由吳凱攜帶撫養,但仍應依法保障母親李蕓合理的探望權利。小剛亦明確表示愿意與李蕓會面,吳凱阻撓李蕓行使探望權不僅損害了李蕓的合法權益,還對小剛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故裁定吳凱協助李蕓每周通過視頻方式與小剛會面聊天一次,每次視頻時長不少于10 分鐘。
民事裁定書下達后,法院還發出了《協助探望令》,責令吳凱履行該行為保全裁定的協助探望義務。
2023 年12 月1 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保護未成年人典型案例指出,人民法院堅持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綜合考慮未成年子女的年齡、鑒別能力和意愿,合理適用行為保全制度發出《協助探望令》,以視頻“云探望”方式破解訴訟期間探望權空白期困境,為探望權的實現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點評>>>
精神探望權可以單獨主張
方曉霞(江蘇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探望權,按照我們的常規理解,應當是在離婚后才產生的,由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享有的權利。 但實踐中經常出現一種情況,夫妻雙方長期異地分居,且帶孩子一方在分居期間阻止另一方與小孩接觸。 那么在協商看望孩子無果的情況下,另一方是否可以單獨提起探望權訴訟,以實現看望孩子的目的?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條“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的規定,探望權是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的權利。 但同時《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條又規定:“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也就是說,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分居但仍系夫妻關系)父母雙方均有撫養子女的權利,同時這也是父母雙方的義務。
另外,根據2022 年1 月1 日施行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立法精神,國家重視家庭教育,認為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應當是父母的共同作用,不能將探望權狹義地理解為離婚后才產生的權利。 當出現一方極力阻礙,導致另一方無法實現上述權利、履行上述義務時,應當賦予該方可以通過訴訟途徑實現探望權的權利,這也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