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峰 金 鵬

對搜索犬而言,場地搜索是最為基礎的一種搜索形式,車輛、箱包、室內搜索皆建立在其基礎之上,場地搜索訓練打下的基礎能力,支撐著其他搜索形式能力形成和訓練條件的升級拔高。為進一步改善教學訓練設施條件,充分發揮教學設備在警犬基礎能力形成訓練階段中的重要作用,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建設了“城鎮化環境警犬嗅覺作業訓練平臺”(以下簡稱“訓練平臺”),平臺模擬城鎮化場地環境條件,為三層結構。上層覆蓋600mm(長)×600mm(寬)× 60mm(厚)的水泥、瓷磚、木質三種材質方塊 ,緊密鋪貼構成平臺上層;中間為架空層,由縱向砌成的約350mm 高水泥磚塊垛墻作上層支撐。下層為基底層,以水泥澆筑做底。
平臺在蓋板反面設計有氣味通道系統,用于隱藏目標氣味,氣味通過鑿通的孔洞向上逸出。該訓練平臺除追蹤使用外,可廣泛用于搜毒搜爆、搜血搜尸以及搜救訓練。蓋板還建有出球獎勵通道,設計有直徑10cm 的出球孔,與為平臺設計的手動獎勵裝置出球通道相對應。蓋板出球孔由鑿通部分原樣覆蓋,獎勵時由手動獎勵裝置拉索拉升將球頂出,完成獎勵。
平臺設施建設完備后,為檢驗其在教學訓練工作中的使用效果,在基地培訓追蹤及搜索專業方向訓練中由學員帶犬進行了嘗試使用,就使用平臺訓練的試驗組與不使用平臺訓練的對照組按照搜毒、搜爆、搜血、搜尸各類別同一比較的方式進行了訓練效果對比觀察。
6月齡以上適齡受訓犬,犬體健康,幼訓成績合格。按照公母隨機、犬種隨機、大小隨機抽簽的方式決定試驗組及對照組。
按照教學訓練進度計劃,已訓練3 周以上,有穩定的親和關系和一定的服從基礎,經過氣味聯系訓練和初步搜索形式培養的犬,所有犬分組前訓練基礎基本相同。
試驗組:平臺系統性訓練2 周,每天訓練2 次,每次若干遍。
對照組:各類場地條件正常訓練。
測試條件:100m2硬質地面條件,1個目標物。搜毒為麻古、搜爆為黑火藥、搜血為7 號針頭1滴血、搜尸為尸塊。
3 天時間,主要訓練內容為平臺氣味聯系適應性訓練與示警能力培養。
1 周時間,100m2范圍內,指揮犬按照“之”字形從邊到邊分區域練習往返式搜索。
3 天時間,繼續鞏固搜索形式與果斷示警能力練習,穿插擴大搜索面積100 ~400m2的耐力訓練。
對照組則使用常規的器械、日常的訓練場地按照教學訓練計劃開展訓練。
采取“邊訓練、邊觀察、邊測試”的辦法進行總結比較。
3 天的嗅認示警能力培養結束后,考查犬的嗅認示警能力,而在這一訓練過程中,犬示警的規范性表現是最佳考察指標,因為其最具有代表性,且與嗅認能力其他行為體現呈密切正相關,代表著犬對訓練要求的理解學習程度,對訓練要求錯誤理解或不理解的犬不會自我約束。
從工作需要的角度而言,搜索示警在技術控制上主要體現靜態指示的要求,具體是在嗅探到目標氣味后隨即朝向目標氣味方向坐或臥示警。犬非靜態狀態下在與目標氣味聯系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不規范行為包括抓扒、吠叫(搜尸吠叫除外)。
對犬在3 天訓練過程中出現的抓扒和吠叫次數進行統計。在具體計數上,為體現嚴謹科學的數據統計要求,首先,統計數據必須與訓練密切相關,一切未發生氣味聯系前提的反應數據均無效,不計數,以消除人為操作不當出現的系統誤差。其次在一次臥下示警動作完成后至獎勵完成之前,其間出現的約定的不規范動作無論出現多少遍,均按1 次計算。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示警反應質量比較(搜尸除外)
通過對試驗及對照組出現的不規范行為次數的數據進行生物統計處理,使用χ2獨立性檢驗,檢驗情況見表2:

表2 χ2 計算表
因χ20.0 1(1)=6.6 3,χ20.0 5(1)=3.8 4, 而χ2=3.865,故χ20.05(1)<χ2<χ20.01(1),0.01<P<0.05,因此使用平臺訓練效果差異顯著。
根據數據可以得知,使用平臺對犬嗅認示警能力形成是顯著有效的。與磚垛、鑒別罐等訓練設施器具相比,平臺規整的外形具有規范犬示警行為的作用,犬在平臺無法獲得抓扒以及其他不良行為的自我強化,不得不轉向自我規范和約束,以期快速獲得獎勵,獎勵結果的產生又反饋于犬的行為,形成閉環。且因為平臺的良好作用,其間沒有反復,不斷加速犬規范行為的動力定型,直至形成肌肉記憶。這一點可以從試驗組犬的行為表現可以看出,抓扒反應集中出現在第一天,發生了310 次,第二天大部分犬偶爾發生,小部分犬時有發生,第三天就基本不發生了。而對照組則不然,大部分犬在第三天還時有發生。這是因為,對照組使用的鑒別罐、磚堆、網格板等訓練器具,犬可以觸碰移動發出聲響,或引發視覺反應,一定程度上會轉移犬的注意力,引發抓扒玩耍等試錯行為,在相應的控制條件下,犬需要更多一點時間進行自我矯正。
在一周的搜索基礎能力訓練中,注重犬良好搜索形式的培養,通過一定范圍的搜索控制和人為引導,培養犬按序對劃分區域逐一完成搜索。基本搜索能力養成后,加入搜索耐力訓練。其間及訓練期結束后,分別對試驗與對照組100m2及200m2硬質路面場地訓練質量進行了效果對比觀察。
200m2搜索條件下,經試驗組與對照組搜索時間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t 檢驗),|t|=2.0903, 而t0.01(35)=2.704,t0.05(35)=2.030,t0.05(35)<|t|<t0.01(40),故0.01<P<0.05,差異顯著。

表3 100m2 搜索測試時間情況表
經試驗組與對照組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t 檢驗),|t|=5.797,而t0.01(40)=2.704,|t|>t0.01(40),故P<0.01,差異極顯著,說明平臺訓練有效。

表4 200m2 搜索測試時間情況表
根據數據可以得知通過100m2及200m2兩種作業條件的測試,剔除不能在10 分鐘內完成搜索的無效數據,經試驗與對照組數據的對比統計分析,顯示平臺訓練有效。從訓練情況來看,平臺在犬的搜索能力培養方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在人為控制下,由方塊搭建的平臺,讓犬在搜索時更有邊界感,更容易養成往返區域搜索的良好習慣,使得搜索更加有效;二是平整劃一的搜索平面,讓視覺觸覺應用無從施展,更加容易養成使用嗅覺專心作業的良好習慣;三是下空的部分使上下空氣流通,讓氣味差別在周圍環境中顯得更加豐富有變化,更好培養犬的搜索興趣;四是與平臺配套獎勵裝置的應用,平臺配套獎勵裝置的使用,犬的搜索專注力得到提升。綜上幾個因素,犬的搜索能力因此得到綜合提升。
訓練平臺是作為一項教學訓練設備進行設計和使用的,通過試用,其設計功能一一得到了試驗驗證,將教學與訓練屬性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為搜索教學內容承載的重要載體。
首先,針對犬搜索能力形成本身,平臺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促進作用。一是有利于犬基礎素質能力的快速形成。包括良好規范的作業形式,如規范示警、往返搜索等。還有養成興奮專注的作業習慣,平臺內外環境豐富層次的氣味變化,對于激發犬的氣味探求、提升犬氣味捕捉的作業興奮性具有促進作用,通過獎勵裝置的及時配合,使犬對搜索形式更加專注。犬的基礎能力形成后,在能力深化和實戰能力形成階段,平臺還將發揮保持鞏固基礎和提升耐力的作用。

其次,訓練組織方便,適合多犬、多專業訓練。平臺使用面積大、用途廣,可廣泛用于搜毒搜爆、搜血搜尸,因為架空層區域大可以藏人還可用于搜救訓練。氣味通道系統中,氣味盒均可自由拆卸與安裝,這對進行氣味位置調整,操作很方便,可以一次安排較多犬同時訓練,訓練容量大。對于搜血作業,作為出球通道設計的斜切藏血小木塊可以隨時替換,同樣方便多犬訓練,氣味布設方便,不會發生氣味污染無可替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