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吹響了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沖鋒號角。從全面部署實現良好開局到縱深推進邁上新臺階,現代化新重慶正在跑出經濟發展新速度、積累整體躍升加速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新篇章。從本期起,《當代黨員》全媒體推出“縱深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上新臺階”系列報道,從多個維度生動講好重慶故事,進一步鼓舞和激勵全市人民堅定信心、勇毅前行,以飽滿的精氣神爭做“發動機”,推動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行穩致遠,以實干實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嘉陵江畔,紅巖革命紀念館巍巍矗立。這片紅色土地匯集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也吸引著一批批黨員干部來此瞻仰革命先烈、重溫初心使命。
解放戰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巖精神”。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一曲《紅梅贊》,唱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對黨的無限忠誠。
“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新征程上,重慶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涵養浩然正氣,淬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以實際行動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新篇章。
強化政治引領
3月10日,植樹節前夕,一群志愿者手持鐵鏟、樹苗,相約奔赴重慶縉云山植樹添綠。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樹苗埋入土壤,期待能和樹苗一道茁壯成長。
“蜀山九十九,萃此九峰青。霞罥懸丹嶂,云開列翠屏。”位于重慶中心城區的縉云山素有“縉嶺云霞”之美譽。
然而,一段時期,無序開發、亂搭亂建等行為蠶食著縉云山水,給山體留下道道傷痕。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亂搭亂建、蠶食林地、農家樂無序發展等問題作出重要批示。近年來,重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縉云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取得顯著成效。
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設新重慶。
對標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重慶召開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的決定》;上好“新春第一課”,引導黨員干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一貫到底;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連續兩年以“新春第一會”形式進行重點部署、全力推進;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強化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建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所作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工作臺賬,并持續深入開展“回頭看”……一項項部署、一條條舉措,體現的都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對黨絕對忠誠。
新征程上,如何鞏固拓展縉云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成果?
2023年,在第一批主題教育中,中央第八指導組與重慶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繼續支持重慶市委、市政府履行好主體責任,系統總結縉云山保護區綜合整治中形成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積極推動從“解剖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
在大力做好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相關部門以生態文旅為抓手,扎實做好縉云山綜合整治“后半篇文章”。北碚區林業局聯合當地農業、旅游部門,高標準推進“一心四片”產業發展,即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縉云山辦公地舊址為中心,大力培育紅色研學游產品;圍繞縉云山東南西北山門,統籌布局產業集群。依托縉云山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當地重點引入了研學度假、溫泉康養、智慧文旅、智能制造、現代農業等增量產業,促進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重慶在主題教育中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提升和經驗總結,形成了強化規劃引領、突出系統整治、堅持問題導向、站穩人民立場、做好轉化文章、強化黨的領導等一系列經驗。
強化政治鑄魂,要求黨員干部錘煉政治品格,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堅決做到絕對忠誠、絕對可靠、絕對純潔。
重慶市忠縣是中國唯一以“忠”命名的縣城。2023年11月28日,忠縣縣管副職領導干部進修班學員走進忠文化展覽館,開展現場教學。在干部教育中,忠縣深入挖掘“忠文化”精神內涵,賦予其“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治、忠于事業”的時代內涵,持續打造“忠誠教育”品牌,聯動萬州、墊江、開州等周邊市縣和四川廣安構建起“兩小時教學圈”,通過黨性教育淬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
“忠誠堅定”既是紅巖精神的核心,也是重慶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的重要要求。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提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加快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全面提高黨的領導力組織力,推動管黨治黨全面提質提效,加快建設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
深化理論武裝
涪陵區馬鞍街道盤龍社區探索實施“一核三通五聯”社企結對共建模式,推動社區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武陵山鄉武陵山村著力發展新型鄉村旅游經濟,實現從山區到景區的美麗蝶變……2月4日,重慶市涪陵區舉辦第二屆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暨“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微黨課匯報展演,10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以演講、相聲、情景劇等形式,分享各村(社區)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城市提升、促基層治理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用方言鄉音宣講黨的創新理論。
開展理論學習、接受思想洗禮,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在第一批主題教育中,市委推動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問題導向、同題共答,實施“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四個“重慶見行動”方案,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心見行,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強大動力和實干實效。
在舉辦讀書班、建好用好現場教學基地的基礎上,涪陵區不斷更新理論學習模式,鼓勵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登臺“打擂”,邀請青年干部組成宣講隊,采取“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帶著書記干”“一把手教一把手”等方式,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深講透講活。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夯實理論功底,心中有思路,才能提高黨員干部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手里才能有辦法。
“新建停車場后,我再也不用到處找車位,方便多了。”家住涪陵區望州西路附近小區的高煒最近很高興。這座占地上千平方米的停車站設有19個充電車位、22個臨時停車位。但此前,這里還是一塊閑置空地,滿地垃圾。在荔枝街道黨工委牽頭下,通過“一方所有、多方共享、綜合管理”的盤活方式,這塊空地派上新用場,既提升了城市形象,還解決了周邊小區、醫院停車難、充電難問題,贏得群眾點贊。
提高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能力水平,是加強理論武裝的必然要求。黨員干部在下苦功夫、真功夫擦亮城市面貌的同時,也為打好鄉村全面振興主動仗獻計獻策。
重慶市璧山區健龍鎮在“非糧化”“非農化”圖斑整治工作中恢復了不少耕地。如何緩解勞動力短缺,避免土地撂荒,個別黨員干部一時想不出好對策。
從理論學習出發,健龍鎮將主題教育與黨員冬訓相結合,為各村(社區)定制了“特色菜單”。睦佳村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組織學習,小河村以“保護耕地 端牢飯碗”為主題開展專題黨課。黨員干部還一同深入田間調研,結合理論課所學談想法、提方案。
“可以引進社會力量,把農田租給種植大戶。”“不如讓村集體經濟組織接管耕地,通過種養結合、循環發展促增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復耕復種探尋新出路。
圍繞“盤活荒廢果園、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重慶市墊江縣農業農村委員會攜手白家鎮黨員干部積極開展調查研究,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農戶”模式,讓該鎮荒廢閑置的450余畝柑橘園重煥生機。
在院壩會上,得知群眾最大的心愿是安裝路燈,重慶市大足區珠溪鎮隨即行動,在南珠路沿線、盤龍村、佛巖村等地安裝了近千盞路燈,照亮群眾回家路,也點亮了群眾的心燈。
辦的是實事,聚的是民心。在主題教育中,重慶著力做好第一批主題教育與第二批主題教育銜接聯動,把開展主題教育和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緊密結合,促成區縣部門與鎮街同題共答,推動領導干部“四下基層”,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當前,主題教育雖已告一段落,但黨員干部的學習不可放松,教育不可松懈。重慶各地各部門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提高能力,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和評估問效,久久為功打造標志性成果,迭代升級長效機制,滾動解決突出問題,堅持典型引路,挖掘提煉推廣最佳實踐,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凈化政治生態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優良作風的源頭。如何做到“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是實現正氣充盈、政治清明的必要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重慶政治生態提出重要要求。2023年7月7日,市委六屆三次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加強黨建統領 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 全面提高黨的領導力組織力 加快建設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的意見》和《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十項舉措》;12月,市委印發《關于推進清廉重慶建設的意見》,提出健全清廉重慶建設六大體系,建設機關、村居、學校、企業、醫院、政法、市場、工程、文化“九個清廉單元”。
重慶市長壽區紀委監委黨風室里,有一臺電腦,不同于別的普通辦公電腦,這臺電腦配備了政治生態評價智慧系統,需要專人專號才能打開。
進入系統首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長壽區的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顏色各異的小樹。
“如果哪棵樹的顏色變成紅色,可就出問題了。”工作人員介紹,這張圖上有100棵樹,代表100個區管黨組織,形成全區政治生態森林。評價實行百分制,按照綠、黃、橙、紅四色對每個黨組織賦色,形成四色評估圖,95分以上為綠色,表示綜合表現突出、履職成績出色;90—95分為黃色,表示綜合表現和履職成績有差距;85—90分為橙色,表示指標扣分較多、問題較為突出;85分以下為紅色,表示指標扣分多、問題嚴重。
2022年底,當該系統交出“政治生態成績單”時,長壽區紀委監委就發現某區屬國企是“紅樹”,于是將該企業各項指標得分與國企領域平均得分進行對比,發現該企業10項指標得分都低于或與行業平均得分持平,扣分多達10項共17.7分。打開扣分明細,每一條都被清楚地記錄在案:
1名班子成員利用職務之便,多次直接或“以借為名”向多家單位及個人索取賄賂,并在工程建設質量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2022年7月,該名干部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同年12月,該單位部分黨員干部對身邊人身邊案仍置若罔聞,接受項目承建商以“過節”為由的聚餐吃請,并收下“過節費”。該單位“一把手”存在履職盡責不力、管黨治黨寬松軟、業績落后等問題。
長壽區紀委監委將該體檢報告向區委匯報后,區委對該名“一把手”進行了組織調整。
重慶市紀委監委在總結長壽區做法的基礎上強化數字賦能,加快建設“清廉重慶建設暨政治生態監督評價系統”,將正負雙向評價指標等信息進行數據化分析,通過數據自動比對、深入分析、實時預警,形成清廉畫像、分析研判、修復凈化、同向發力、相互銜接的閉環機制,一“屏”掌控、動態評估各單位建設成效,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持續推動清廉重慶建設走深走實。
干部作風好不好、服務到不到位,由群眾說了算。
在承擔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能的科室,工作人員免不了天天面對群眾。在重慶市南川區,評價這些科室的權力在服務對象和普通群眾手中——不評“最優”評“最差”。上榜科室不僅要在當地登報曝光,主要負責人還將接受組織談話,甚至面臨崗位調整。
“變‘評優’為‘評差’,劍指頑癥痼疾;變‘單一評’為‘多維評’,做到定向評議、抽樣評議、特殊評議等有機結合,推進精準評議;變‘評完就完’為‘評完沒完’,強化結果運用,評議結果直接影響‘面子、帽子、票子’。”重慶市南川區紀委常務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楊勇表示,通過開展“最難辦事科室群眾評、最差行政效能鄉鎮(街道)大家評”,該區倒逼被評議單位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履職水平,“懲戒不是目的,旨在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實現‘評差轉優’”。
據統計,自開展“雙評”活動以來,南川區共開展提醒談話431人次,免職4人。2023年,南川區清廉重慶建設標桿單位、優秀實踐案例數量均列全市第一。
當下,重慶政治生態持續向善向好,干部擔當作為精氣神不斷提振,清廉建設聚清風正氣,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注入了鮮明的清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