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這個系統,我們可以‘一鍵式’核查惠民惠企補貼資金是否落到實處,這是我們推進惠民惠企資金數智監督改革的有效實踐?!弊罱欢螘r間,“駕駛艙”“數智監督”等成為重慶市奉節縣紀檢監察干部討論的熱詞。
惠民惠企補貼資金面廣量大,以往使用人工操作,可能滋生腐敗。據了解,2018年以來,奉節縣共收到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2300余件,其中涉及惠民惠企補貼資金的信訪件占比高達46%,各行業主管部門未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合成作戰、整體聯動,行業之間存在信息壁壘。
而如今,在大數據時代,一切貪腐都將無所遁形。2023年,奉節縣通過建立數智監督基石、構建聯動處置體系、迭代結果運用方式推動惠民惠企補貼資金“顆粒歸倉”,進而謀劃惠民惠企補貼資金監督“一件事”,開發出“奉節縣公權力數智監督系統”創新平臺。
“智能監管平臺突破了傳統監管的局限,推動服務、監管、治理向整體智治轉變。”奉節縣紀委監委副書記易容華稱。
該平臺上線后不久就立下功勞。
“我們在后臺輸入就業培訓的政策要求,比如每人每年只能領取一次補貼,上傳培訓名單后就觸發了系統自動預警,提示身份證號存在重復。”奉節縣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主任許毅說,經線下核查,他們發現2018年至2020年縣內一家培訓中心利用承擔具體民生實事職業技能培訓機會,以虛列學員交通費、生活補助等方式私設“小金庫”,套取培訓補貼百萬余元。
2023年11月,奉節縣紀委監委對該中心原主任朱某某政務立案,對4名相關工作人員予以書面誡勉,并追回了該中心違規領取的資金。
據了解,該平臺對全縣49項惠民惠農資金建立起137項規則模型,通過運用資金互斥、不符合享受條件、發放頻次不符、發放金額異常4種算法和關系圖譜、數據疊加、行權痕跡等分析方法,對異常情況實現自動預警。
該平臺自運行以來,已預審項目69個、資金共計1578萬元,協同處理問題1756個。
“自從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在補貼資金預審過程中能夠‘一鍵’比對公安、社會保障、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7個部門的11項數據,精準核實申請對象是否符合享受條件,實現跨行業、跨領域聯動協同監管。”該縣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