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是一種具有出色吸水性能的材料,由水和高分子聚合物網絡構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凝膠有涼粉、冰粉等。水凝膠不僅能作為藥物傳遞的載體和釋放系統,還可用于生物傳感器、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等領域,是一種功能多樣、前景廣闊的材料。
水凝膠是一種可以吸水并保存水分的凝膠,由極為親水的高分子聚合物組成三維網絡結構。這些聚合物能夠與水形成氫鍵,水凝膠的高度可吸水性就是由其多孔結構和高度交聯的聚合物網絡所決定的[1]。當處于干燥環境時,水凝膠呈硬而脆性的狀態。但當接觸到水時,它可以迅速吸收水分,并形成一種類似凝膠的柔軟態,繼而保存大量的水分。
水凝膠的三維網絡結構是一種高度有序的構架,能夠容納大量水分子并保持其穩定性。三維網絡結構的形成依賴于聚合物鏈之間的交聯,這些交聯點將不同的聚合物鏈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緊密的結構。交聯的聚合物鏈之間會形成許多微小的孔隙,這些孔隙可以容納大量的水分子。孔隙的大小和分布對吸水性能和凝膠的性質有重要影響。

根據原材料來源不同,水凝膠可以分為天然水凝膠和合成水凝膠。天然水凝膠,如瓊脂、明膠等通常來源于植物多糖、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而合成水凝膠,如聚丙烯酸鈉凝膠等則主要通過聚合反應制備而成[2]。
天然水凝膠材料的應用歷史悠久[3]。20世紀初,早期用于制備食品、藥物和化妝品的水凝膠主要來源于天然材料,但當時并沒有真正提出水凝膠的概念。水凝膠的概念于1960年代被正式提出,高分子化學的發展促進了該領域的進展,研究人員開始合成具有高度吸水性的水凝膠。1968年,法國化學家首次合成了由聚合物網絡構成,并能夠吸收大量水分的水凝膠。
1970年代是水凝膠商業化應用初期。醫用水凝膠被用作敷料,用于創面愈合和防止感染。同期,在農業領域被用于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增加作物產量。1980年代,水凝膠開始應用于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為了增加產品的保濕效果,許多護膚品和化妝品中均添加了水凝膠成分。1990年代,水凝膠被用作藥物傳遞系統,以及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領域。
21世紀初,隨著納米技術和材料科學的進步,研究人員開始探索納米水凝膠的合成和應用,以提高其性能和多功能性。近幾年,水凝膠的研究持續蓬勃發展,其合成方法、結構設計和應用技術均得到了不斷的改進與創新,在吸水性、穩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成為多個領域的關鍵材料之一。新型水凝膠已被設計用于智能釋放、組織工程、生物傳感、環境治理等,應用范圍不斷拓展。
除了吸水和保水性能,水凝膠還具備引人注目的柔軟性和可塑性。聚合物鏈的交聯賦予了水凝膠良好的彈性和穩定性,即使在吸收大量水分后也能保持其形狀和結構穩定。這使得水凝膠在吸水后能夠自由膨脹,從而獲得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質感。這種特點賦予了水凝膠適應各種形狀和表面的能力,使其能夠緊密貼合物體表面。同時由于其可塑性,水凝膠可以被塑造成多種形狀和尺寸,從而適應各種應用需求。可以在不損失其結構穩定性的前提下,被設計成各種形態,如薄膜、顆粒、涂層等。基于水凝膠的結構和特性,其在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
農業領域
水凝膠可以作為一種土壤改良劑,添加到土壤中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其吸水性能和保濕性能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穩定并提供持續的水分供應[4-5],進而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長環境,促進根系發育和營養吸收。同時,還可以調節土壤溫度,保護植物根系免受極端溫度的傷害,提高作物的產量。

由于其高水吸附能力,水凝膠能夠將水儲存和保持在根區域中,減少水的滲漏和蒸發,顯著減少農業灌溉所需的水量。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資源,從而實現節水效果。此外,水凝膠還可以與肥料結合使用,吸收和儲存肥料中的營養物質,并在植物需要時釋放,從而減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費,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并降低生產成本。
醫療領域
水凝膠的高度吸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為藥物傳遞、傷口愈合和醫療器械潤滑等領域的關鍵材料[6]。
在創傷敷料中的水凝膠可以吸收傷口分泌物,維持濕潤環境,促進傷口愈合。作為藥物的載體,水凝膠可通過漸進釋放方式將藥物逐漸釋放到體內,提高藥物療效并降低副作用。在生物傳感器領域,水凝膠的柔軟性和可塑性使其能夠與生物體表面良好貼合,用于監測生理參數變化,如血糖濃度等。此外,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領域,水凝膠還可用于制作生物相容的支架,促進皮膚、軟骨、骨骼等組織的生長和修復。總的來說,水凝膠在醫療領域的多功能性和適應性,使其成為創新醫療產品和治療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和健康護理方案。
個人護理領域
水凝膠的高度吸水性和保濕能力使其成為許多護理產品的關鍵成分,為用戶提供更舒適和有效的護理體驗。在衛生巾和成人尿布中,水凝膠被用作吸收層,能夠迅速吸收液體并將其鎖定,保持表面干爽,提供長時間的保護。此外,水凝膠還廣泛應用于濕紙巾、護膚品中,其柔軟性和可塑性使其能夠與肌膚貼合,為用戶提供柔軟的觸感和溫和的保濕效果。在化妝品領域,水凝膠作為一種保濕劑和稠化劑,可以提升化妝品的質地和延展性。
其他領域
在涂料領域,水凝膠可以用作增稠劑,改善涂料的流動性和黏度,提高涂布效果和涂層質量。同時,還可以控制涂料的分散性,防止顏料的沉積和分離。在環境保護領域,水凝膠還可用作水處理劑,幫助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雜質。在紡織品領域,可用于制備功能性纖維,賦予纖維吸濕、保濕、抗菌等性能。
總體而言,水凝膠作為多功能材料,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拓展,為各行各業帶來創新性解決方案,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
水凝膠研究正朝著更智能、多功能、可持續和生物醫學導向的方向發展,這些趨勢將進一步推動其在多個領域的創新應用和發展。

研究人員正致力于開發不同類型的水凝膠材料:能夠對外界刺激或環境變化,如溫度、pH、離子濃度等產生響應的水凝膠,可以用于智能藥物釋放、可控釋放等應用[7];利用納米技術制備出的具有更大比表面積和更優異性能的納米水凝膠,在藥物傳遞、組織工程等方面將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8];開發設計可降解的水凝膠材料,對于一次性使用的產品以及環境保護至關重要;受到生物體內結構的啟發,設計具有與生物體組織類似結構和性能的水凝膠,可實現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醫學性能;將水凝膠與其他材料進行結合,可以賦予其特定的功能,如導電性、抗菌性、光學性能等,拓展其應用范圍;結合生物可降解水凝膠技術,利用可再生資源,采用綠色合成方法和低能耗設備制備的可循環利用水凝膠等。
目前,水凝膠研究已經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材料科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跨學科研究可以促進新材料的創新和應用,例如通過計算模擬和AI迭代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凝膠的結構與性能關系,從而指導新型水凝膠的設計和優化。
盡管水凝膠研究蓬勃發展,其應用仍面臨著一些挑戰和限制[9]。①水凝膠的機械性能:盡管水凝膠在吸水性和保水性方面表現出色,但其機械性能較差,容易發生破裂或變形,限制了其在某些領域的應用范圍;②水凝膠的生物安全性:水凝膠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在醫療和生物醫學應用中備受關注,一些材料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或毒性反應;③水凝膠的控釋性能:水凝膠的釋放和控制存在挑戰,特別是在藥物傳遞領域,需要精確控制藥物的釋放速率和釋放量;④水凝膠的降解能力:一些水凝膠可能難以降解,對環境造成潛在影響;⑤水凝膠的應用標準和規范:在醫療和食品領域涉及嚴格的法規和標準,因此水凝膠需要滿足嚴格的要求以確保其對人體無毒害作用。
為了克服水凝膠在應用中面臨的挑戰,研究人員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策略和創新方法。首先,針對機械性能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添加增強材料、優化交聯結構以及設計多層復合結構等方式來增強水凝膠的強度和穩定性[10]。其次,在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方面,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原材料、表面修飾以及進行嚴格的生物毒性評估來確保水凝膠的生物醫學應用安全可靠。再次,在釋放控制方面,可以利用納米技術、多孔結構設計等手段來實現更精確的藥物釋放。從次,在環境友好性方面,應考慮使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或者探索經過設計的可回收再利用的水凝膠材料,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后,在成本問題方面,可以通過改進制備工藝、選擇成本較低的原材料以及提高生產規模來降低水凝膠的制備成本。另外,跨學科合作也是解決這些挑戰的重要手段,不同領域的專家可以共同合作,匯集各自的知識和技術,從而更好地解決水凝膠應用中的復雜問題。
水凝膠作為材料科學中的一項重要成果,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價值。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和優異的性能,如高度吸水性、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和穩定性,使其在多個領域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在醫學、環境保護、農業和個人護理等領域,隨著材料科學不斷演進,水凝膠為材料工程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臺,可以通過改進設計、多功能組合和可持續性思維,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為社會帶來實際的益處和改變。因此,水凝膠在材料科學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其不斷展現的潛力將繼續引領著創新和進步的道路。
[1]Oyen M L. Mechan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hydrogel materials. Int Mater Rev, 2014, 59(1): 44-59.
[2]Ullah F, Othman M B H, Javed F, et al. Classifica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hydrogels: A review. Mat Sci Eng C-mater, 2015, 57: 414-433.
[3]Buwalda S J, Boere K W M, Dijkstra P J, et al. Hydrogels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rom simple networks to smart materials. J Control Release, 2014, 190: 254-273.
[4]Li J, Jia X, Yin L. Hydrogel: Diversity of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 in food science. Food Rev Int, 2021, 37(3): 313-372.
[5]Klein M, Poverenov E. Natural biopolymer-based hydrogels for use in food and agriculture. J Sci Food Agr, 2020, 100(6): 2337-2340.
[6]Liang Y, He J, Guo B. Functional hydrogels as wound dressing to enhance wound healing. ACS Nano, 2021, 15(8): 12687-12722.
[7]Correa S, Grosskopf A K, Hernandez H L, et al. Translational applications of hydrogels. Chem Rev, 2021, 121(18): 11385-11457.
[8]Zhang X, Wei P, Yang Z, et al. Current progress and outlook of nano-based hydrogel dressings for wound healing. Pharmaceutics, 2023, 15(1).
[9]Sanchez-Cid P, Jimenez-Rosado M, Romero A, et al. Novel trends in hydrogel development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Polymers-basel, 2022, 14(15).
[10]Yuk H, Wu J, Zhao X. Hydrogel interfaces for merging humans and machines. Nat Rev Mater, 2022, 7(12): 935-952.
關鍵詞:水凝膠 醫用生物材料 組織工程 再生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