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杭峰

2016年迪拜壁球世錦賽

杭州亞運會壁球比賽。
未來5年,中國壁球將迎來蓬勃發展。從倫敦到曼谷再到洛杉磯,從室內轉向室外,“困在時空里的壁球”正在一步步掙脫歷史的束縛。
2023年10月16日,國際奧委會在印度孟買舉行第141次全會,表決通過了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新增項目的提議,壁球等5個項目加入奧運大家庭。經過近200年漫長的發展,這項產生于英國監獄的運動終于走向世界。受制于場地條件和影響力,壁球在中國未能掀起波瀾。隨著入圍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壁球也將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有望在未來找到一條破局之路。
壁球起源于19世紀英國的艦隊監獄。犯人們為了在牢房里消遣時間,創造了一種對墻擊打小球的游戲。此后,這種游戲經過貴族學校哈羅公學的學生改良,被推向全世界。美國人對壁球運動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在他們實踐的過程中,現代壁球的統一規則和場地標準逐漸形成。
壁球結合了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網競賽項目的特點,最大的區別在于場地——由四面墻構成封閉空間的壁球房。壁球的規則門檻不高,要求參與者在壁球房內通過自己的發球或回球,迫使對方不能在小球反彈兩次之前按照規定回球,即可獲勝得分。受建筑風格的影響,壁球房幾乎都是四面圍墻的密閉空間結構。參與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專注于小球和對手,忘記時間的存在。因此,壁球可以看作是一項“困在時空里的運動”。從項目的發展歷史來看,壁球受制在一定的地理范圍內,前進腳步緩慢。
1922年舉辦了最早的壁球國際賽事——拉凡姆紀念獎賽,此后四十多年時間陸續產生一些與壁球相關的聯賽和錦標賽,但始終沒有統一的國際性組織管理這項運動。直到1968年,國際壁球聯合會才成立。亞洲范圍內,中國香港是壁球最早推廣的地區之一,巴基斯坦曾經登上世界之巔。20世紀八九十年代,巴基斯坦傳奇球員賈漢吉爾漢5次獲得世界公開賽冠軍,連續10年蟬聯英國公開賽冠軍,為這項運動增添了個人英雄主義的魅力。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1998年曼谷亞運會,壁球成為比賽項目,在亞洲的影響力登上新的臺階。
據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何仲愷教授介紹,壁球運動是在2000年以后才慢慢進入中國,相比國外已經開展100多年甚至更久,壁球在中國仍是小眾的新興運動。隨著成為奧運會項目,壁球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迎來轉機。一個運動項目要進入奧運會,國際奧委會會關注其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顯然,壁球在歐美以及部分亞洲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符合年輕一代的文化導向,項目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可復制性。然而,擺在中國壁球面前的不是從1到100的精英提高,而是從0到1的大眾推廣。
壁球最初的發展階段,哈羅公學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后續演變過程中,壁球被一些人貼上“貴族運動”的標簽。從實際成本角度看,壁球的經濟門檻遠沒有所謂“貴族運動”那樣高。一方面,主要裝備球拍和壁球,市面價格基本在千元以下;另一方面,壁球場館的使用費大多數人都負擔得起。21世紀初壁球進入中國后,在年輕群體中的接納程度頗高,北京大學、上海體育大學、南京體育學院、合肥大學等高校成立了壁球協會和壁球隊,經濟基礎薄弱的大學生也能加入進來。
在眾多推廣壁球運動的高校中,北京大學是開拓者和引領者。十多年前舉辦北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北大邱德拔體育館經歷重建時,何仲愷牽頭將壁球引入學校。2011年,位于邱德拔體育館內部的北大壁球館竣工,北大在2012年開設壁球課。經過一學期的積累,北大壁球協會于2013年春天成立。
談到當年為何要選擇壁球,何仲愷解釋道:“壁球在部分地區被視為‘室內運動之王,國際影響力比較大,在中國起步晚,但上升潛力大?!?/p>
小眾運動在高校推廣初期,需要一些師生從中發揮作用。這項運動有了一定參與基數后,影響力才會慢慢擴大。北京大學每學年開設兩門壁球課,一年有300人參與,協會每年再招新約300人,合起來就有600多名學生接觸壁球運動。經過十多年的積累,人數已接近一萬。雖然參與者不會都形成定期打球的習慣,但只要有1%保留下來,聚沙成塔,就是中國壁球的基礎。

北京大學壁球隊

打壁球的學生
目前,壁球運動在北大開展得有聲有色,每年的“北大杯”和校內公開賽都會吸引學生報名參與。在推動全國高校壁球發展方面,北大也做出一定貢獻。2015年,北大壁協主辦了首屆全國高校壁球運動發展論壇,2017年協助創辦首屆全國大學生壁球錦標賽,北大壁球隊多次摘得錦標。2023年,清華大學也成立了壁球協會。
南方地區高校在推廣壁球上也起著重要作用。2006年,上海體院和南京體院相繼成立壁球隊,為國家隊培養了周志弢、李東錦等中堅力量。2023年杭州亞運會,老將李東錦第四次站上亞運會壁球賽場。2011年,合肥大學組建壁球協會,與北京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業務,致力于在全國提高壁球運動的影響力,2017年舉辦了首屆全國大學生壁球錦標賽,港澳臺等高校也給予支持。
壁球在中國高校的普及推廣已小有成效。但一個體育項目發展的長遠目標不能只靠象牙塔里的學生實現,市場才是起決定作用的那只手。
目前,中國壁球市場化面臨的困難是場館。多數情況下,壁球只能在室內開展,場館條件的單調性讓項目普及遭遇阻礙。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受風速影響,一般在室內舉辦,但普通人在室外也能參與,因此受眾覆蓋男女老少,參與基數大。壁球館對空間的要求讓項目大眾化處在瓶頸之中,導致涉及人群少、市場曝光度不足、商業開發難度大,影響相關賽事的舉辦,只能在一小部分愛好者中形成閉環,無法向外界輻射。
其實,市場上壁球館的使用價格并不算高,普通上班族和學生都可以負擔得起。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將壁球推廣到室外,讓更多人關注。目前國外提出了“水上壁球場”、“懸浮壁球場”等概念,將壁球場地與室外風景結合,既能提高觀賞性,又能在文旅產業扶持下吸引人參與壁球。
何仲愷對于這些構思表示認同,認為未來壁球的發展中,室外場地開發是繞不開的話題。他說:“隨著科技進步,室外壁球館可以設計為輕便、可拆卸的組合結構。墻壁的材料用鋼化玻璃,透明堅固?!北贝蟊谇騾f會會長甘軻晗提到壁球場地與文化地標結合,建議將一些國際壁球公開賽的賽場移到室外,搭在地標性建筑附近,比如上海的東方明珠、巴黎的盧浮宮、埃及的金字塔等,為壁球運動附加景觀屬性,提高觀賞性和市場價值。
此外,宣傳也是壁球破局的重要手段。參與的前提是了解,要撕下壁球的“貴族運動”標簽,讓壁球通過各種平臺傳播,讓更多人知曉壁球規則、聆聽每一段壁球故事。壁球可能無法像之前的飛盤運動一樣在某個時間節點爆紅,但持續跟進、打破信息壁壘對推廣小眾項目是有利的。在主流運動報道擁擠的現狀下,壁球也許是一個值得深挖的項目。
過去,壁球國家隊的隊員有許多是從羽毛球、網球等運動轉項過來,相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國的運動員從小接受壁球專業訓練,我國在競技層面存在不小差距。隨著壁球入奧,政策、資源慢慢傾斜,未來會出現更多專業的壁球運動員。對中國壁球的前景,何仲愷認為:“中國壁協最近要在北大等高校調研,吸取經驗,推廣壁球賽事和普及大眾。相信在不久之后,有關壁球的支持政策就會出臺,中國壁球需要時間來成長?!?/p>
2006年,中國壁球公開賽應運而生,業余性質的上海壁球公開賽有超過20年的歷史。如今,壁球也有很大幾率進入全運會的賽場。未來5年,中國壁球將迎來蓬勃發展。從倫敦到曼谷再到洛杉磯,從室內轉向室外,“困在時空里的壁球”正在一步步掙脫歷史的束縛。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