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燦 柏強
乒乓球是人們喜愛和熟悉的體育運動,也是巴黎奧運會等世界大賽上關注度很高的項目,既好玩也好看,但其中的健身功能、健心效果和運動門道,不一定人人清楚。在隨中國乒乓球隊出外比賽的間隙,我給大家簡單點一點,說一說。
問:作為一種健身運動,打乒乓球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答:1.乒乓球運動要求人體快速移動、轉身和擊球,這些動作涉及全身多個肌肉群。研究表明,打乒乓球每小時可消耗250到350卡路里,有助于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脂肪燃燒。
2.乒乓球的快節奏要求人體持續高強度活動,對心臟和肺部功能是一種有效的鍛煉,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打乒乓球需要很強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這有助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對于提升日常生活的動作效率,以及避免跌倒具有積極作用。
4.打乒乓球看起來不像舉重那樣直接鍛煉肌肉,但可通過快速、反復的動作有效地鍛煉腿部、臀部、腰部和上肢肌肉。長期堅持可幫助塑造肌肉線條,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5.乒乓球是一項需要策略和專注的運動,可以提高注意力,減輕壓力和焦慮。此外,乒乓球是一項社交性強的活動,有助于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問:乒乓球運動對心理健康有什么好處?
答:1.乒乓球要求運動者做出快速決策和精確反應,這對大腦是一種積極的刺激。需要復雜思維的運動,可以增強大腦的神經連接,提高記憶力、注意力和認知靈活性。一項研究發現,乒乓球運動員在視覺空間技能、策略規劃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優于非運動員。
2.乒乓球運動有助于人體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天然的心情調節化學物質,可以減輕壓力和焦慮。此外,球拍運動的節奏感和擊球的滿足感也能帶來即時的心理舒緩。研究表明,定期參與運動的人在應對壓力方面比不常運動的人表現更好。
3.隨著乒乓球技術的提高,可以顯著提升個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強自我效能感。
4.乒乓球可以單打、雙打或團隊比賽,這種互動促進了社交聯系,有助于緩解孤獨感和社會隔離感,培養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對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問:打乒乓球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是什么?
答:打乒乓球要經常快速、短促的移動和變向,要求下肢具有很強的力量和穩定性。因此,下肢損傷,如膝蓋和踝關節的扭傷和拉傷,在乒乓球運動中比較常見。
乒乓球動作主要涉及上肢和軀干的旋轉,特別是肩膀和手腕的使用。長時間訓練和比賽容易導致過度使用損傷,如肩膀的肩袖損傷和手腕的腱鞘炎。
打球時腰部需要頻繁扭轉和彎曲,可能導致腰背部的肌肉和韌帶承受過多的壓力,從而引發腰背部疼痛和損傷。
乒乓健身或訓練中常要反復做出高強度的爆發力動作,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是一種挑戰,雖然不直接導致損傷,但是對體能的要求非常高。
一般認為,上肢特別是肩膀和手腕,下肢特別是膝蓋的損傷在乒乓球運動中最常見。此外,腰背部的損傷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長時間訓練和高強度運動的情況下。
問:怎樣預防乒乓球運動中的損傷?
答:1,身體像是一輛靜止的汽車,在低溫的早晨,不可能立刻將車速提到最高。同樣,乒乓球訓練前,一定先做熱身運動,讓肌肉預熱,增加血液流動,避免肌肉拉傷。熱身活動可以包含跑步、跳繩、身體伸展等。
2.正確的打球技術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身體負擔。例如,使用合適的身體轉動而不是僅用手腕打球,可以減少手腕和肩膀損傷的風險。
3.穿合適的運動鞋,有助于保護腳踝和膝蓋。運動鞋應該有良好的緩震性能和支撐性,以減少運動時對關節的沖擊。
4.連續訓練容易導致過度使用傷害。運動到一定程度,身體需要停下來恢復,且要給以足夠的時間恢復。
5.不光要練打球技巧,還要加強身體力量和靈活性訓練,特別是針對腿部、腰部和上肢。這有助于增強肌肉和關節力量,減少受傷風險。
6.不要忽視任何小傷。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適,要及時停止訓練,并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早期干預可以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問:我想減肥和塑形,打乒乓球行嗎?
答:可以,而且會有顯著效果。首先,根據人體活動的強度,一般一小時的乒乓球運動可與中等強度的游泳或跑步相當。長期堅持,有助于減少體內多余的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其次,乒乓球運動涉及全身,不僅是手臂和腿部,這有助于強化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對于腹部、背部、臀部和大腿肌肉的塑形效果顯著。再次,打乒乓球要求快節奏和連續性,長期參與這項運動,可以加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氧氣利用率,有助于脂肪燃燒和能量消耗。最后,乒乓球運動需要快速反應和短時間內高強度的移動,這對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極為有利,有助于塑造更加靈活輕盈的身體線條。
此外,乒乓球運動的低沖擊性和易于接觸性,對關節的壓力較小,適合各種年齡段和性別的人長期堅持。
如何通過打乒乓球減肥和塑形呢?1.要定期進行乒乓球運動,建議每周至少打球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時間燃燒熱量。2.可以嘗試不同強度和風格的打球方式,例如加入一些更有挑戰性的訓練,多球訓練、腳步訓練等等,提高運動強度,促進更多的熱量消耗。3.結合其他訓練,如將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相結合,能更好地促進肌肉塑形和身體線條的優化。
問:患有慢性疾病,可以打乒乓球嗎?
答:對于不同慢性病,打乒乓球的益處和注意事項有所不同。
1.對高血壓,打乒乓球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強心臟肌肉,從而有助于血壓控制。
而且,與高強度運動相比,打乒乓球造成的心臟負擔較小,減少了引發高血壓危機的風險。
2.對糖尿病,規律的中等強度的乒乓運動有助于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更有效地被身體利用,且安全性較高,因為乒乓球不需要長時間的高強度耗能,降低了運動過程中血糖水平急劇下降的風險。
3.對于心血管疾病,適度的乒乓球活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環效率,有助于心血管系統的健康。乒乓球是一項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心臟的壓力較小,減少了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不過,我們建議:無論哪種慢性病患者,運動開始階段,都應逐漸增加強度和時長,且要隨時監測身體反應。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后應檢測血糖水平;高血壓患者則應注意監測運動前后的血壓變化。要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體能水平,制定適合自己的乒乓球訓練計劃。此前,務必咨詢醫生,確保運動計劃適合自己的健康狀況。
問: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開展乒乓運動要注意什么?
答:幼兒期,3-6歲的孩子正處于發展大肌肉和小肌肉控制的關鍵時期,基本運動技能,如跑、跳、投能力正在形成。打乒乓球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手眼協調能力,促進肌肉協調發展,增強身體靈活性和平衡感,加強精細運動技能。可以進行簡單的乒乓球練習,如輕輕地來回拍球,不僅增進孩子們的運動技能,還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反應速度。
兒童期,7-12歲的孩子運動技能和協調能力進一步發展,正經歷運動技能的敏感期,打乒乓球能幫助他們提升更復雜的協調性,如手眼協調、速度和精確度,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促進心肺功能的發展。這個階段,可通過系統訓練,比如控制球的力度、方向和旋轉,讓孩子們建立良好的運動基礎,同時學會策略思考和快速決策。
青春期,13歲以上的孩子正處于身體迅速成長和心理變化的時期,打乒乓球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技巧。因為乒乓球是一項需要快速決策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運動,對青少年大腦的發展有利,特別是在提升大腦的執行功能和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方面非常有效。在這個階段,可以通過參加比賽和團隊訓練來提高孩子們的競技水平,增強團隊合作和社交能力,同時,鍛煉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參與乒乓球運動,關鍵是要保證活動的樂趣性和適宜性,訓練和比賽要適合他們的年齡和發展水平。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