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璇

摘要:鄉村旅游是以農村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豐富的鄉土文化為吸引物,滿足城市居民休閑、娛樂、體驗等需求的一種旅游方式。鄉村旅游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制約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須在各方面進行創新,推動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達到鄉村振興的目標。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旅游;經濟發展
發展鄉村旅游,是當前 “三農”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隨著大眾經濟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們在旅游消費方面的開支也逐漸增加,對旅游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大大促進了鄉村旅游市場的發展,為它帶來了新的活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鄉村旅游逐漸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將從鄉村旅游經濟的概念、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路徑等方面進行探討。[1]
一、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經濟是以鄉村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鄉土文化為資源,通過開發、建設和經營,吸引游客前來參觀、休閑、度假等,從而實現經濟收益的一種旅游經濟。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可以為區域產業經濟增長注入活力,可以促進鄉村社會文化發展,對于促進農村文娛生活、推進城鄉一體化具有積極價值。鄉村旅游經濟是一種復合型經濟,具有助推農業轉型發展、增加鄉村發展人氣等多重優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抓手。[2]具體來說,鄉村旅游經濟是指在農村地區開展的各種旅游活動,包括農田旅游、鄉土文化旅游、生態農業旅游、農家樂旅游等。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能帶動農民增收,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提高鄉村的知名度,促進鄉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3]
隨著人們對鄉村旅游的熱情不斷高漲,鄉村旅游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鄉村地區開始發展旅游業,提供各種旅游產品和服務。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再是單一的農家樂模式,而是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游客可以體驗鄉村文化、參與農業活動、享受鄉村美食等,鄉村旅游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臺了許多有利于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鄉村旅游經濟伴隨著日益完善的政策和市場體系而逐漸實現現代化,基礎設施規模和游客規模均大幅上漲。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18.5億人次,同比增長 43.4%,從鄉村旅游中獲益的農民超過5 500 萬人。現階段,全國創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村10萬余個,全國鄉村旅游服務市場主體超過270萬家。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現狀呈現規模不斷擴大、多元化發展、品牌化建設、專業化提升和規范化管理等趨勢,為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鄉村旅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鄉村旅游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在實際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一些地區的鄉村旅游開發缺乏規劃和管理,主要是資源整合不夠,景區開發不合理,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其次,一些鄉村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和創新,旅游產品單一缺乏創意,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最后,一些地區的鄉村旅游服務水平較低,旅游業從業人員素質低,旅游環保意識差,景區破壞嚴重,影響了游客的體驗和滿意度。
(一)缺乏成熟的鄉村旅游產業體系
目前,許多鄉村旅游地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依賴于傳統的農業和旅游服務,缺乏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模式。這導致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難以實現持續的健康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旅游規劃、開發、運營、管理等多個環節。然而,目前許多鄉村旅游地缺乏完整的產業鏈條,導致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旅游服務質量和效率低下。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專業化的人才支持,包括旅游規劃師、營銷人員、導游等。然而,目前許多鄉村旅游地缺乏專業化的人才,[4]導致服務質量不高,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要想在鄉村旅游中發展經濟,就需要讓各個部門都能參與進來,利用良好的互動機制來達到聯動的目的。當出現問題時,所有的部門都可以快速地對客戶的需求作出反應。在農村旅游工作中,也可以及時解決各部門存在的問題,實現相互協調,促進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二)鄉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
從目前的旅游業發展態勢來看,游客主要是從網絡上獲得關于旅游地的資料。在一些偏遠的鄉村地區,由于網絡基礎設施的匱乏和信息技術人員的匱乏,再好的生態環境也難以為外界所知,不能充分發揮 “互聯網+農村旅游”的功能。在旅游業的發展進程中,一、二線城市都有了很高的信息化程度,這使旅游業的發展得到了很好的滿足。但一些地區缺少信息平臺,應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平臺的建設,將比較有特點的鄉村旅游資源向外界公布,保證游客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獲得有關周圍環境的信息,并對自己的行程進行科學的計劃,并將自己的需要反饋給管理者,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生態環境遭受重大損害
近幾年,隨著鄉村旅游的迅猛發展,由于農村居民和游客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導致景區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5]
鄉村的景觀資源會受到破壞,失去原有的生態特征。例如,水源受到污染、山林被濫砍濫伐等。這些破壞導致游客對農村環境失去興趣,從而影響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農村環境的惡化會導致生態環境的退化。農業的過度發展和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質量下降,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導致水資源緊張,生態系統失去平衡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對農村旅游產業造成負面的影響。這一現狀不利于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農民盲目開發資源,缺乏科學的管理與規劃,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降低了旅游的吸引力,阻礙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路徑
(一)加強鄉村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
在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生態旅游發展與工程建設中,應當對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在資源開發中,應當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同時,在資源開發中,應當注重挖掘鄉村特色文化,將文化資源融入旅游產品中,提升旅游的吸引力。例如,在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的鄉村,要以保護生態綠色為基礎,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旅游景觀的建設和養護,不能為了利益而把可利用的資源統統開發殆盡,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二)完善鄉村旅游設施和服務體系
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交通、水電、網絡等,這些設施的完善能夠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適度。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改善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其中。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游客的體驗和口碑,政府和企業可以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此外,可以引入專業的旅游管理機構,協助鄉村旅游的規劃、管理和運營,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渠道加強對鄉村旅游的宣傳推廣,提高其知名度和影響力。[6]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獨特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7]利用互聯網技術,推進智慧旅游建設,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可以開發智能導游、智能酒店預訂等服務,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政府應當加強對鄉村旅游的監管和管理,確保其合法合規經營。同時,應當建立健全的旅游質量監督機制,及時處理游客的投訴和反饋,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
(三)推動產業融合和創新發展
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是要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關鍵是發展鄉村旅游業。推動產業融合和創新發展是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要發揮農業、林業、畜牧業等產業的優勢,將鄉村旅游與特色產業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旅游產品體系。同時,要注重創新發展,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推動鄉村旅游經濟的轉型升級。加快鄉村旅游產業振興需要提高鄉村產業吸引力,針對鄉村在基礎設施硬環境層面的不足,需要根據人才就業所需的信息環境、交通及通信環境進行相應改善提升。如改善鄉村網絡環境,提高基礎網絡環境水平;通過打通鄉村斷頭路促進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助于人才和各類生產要素持續回流,高效發展。
(四)加強鄉村旅游市場營銷和推廣
第一,要樹立鄉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明確鄉村的特色和優勢,以及與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區別和優勢。可以通過精心策劃和設計,將鄉村的特色文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第二,要制定全面的營銷策略,包括目標客戶群體的選擇、宣傳渠道的確定、宣傳文案的撰寫等方面。可以選擇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如社交媒體、旅游網站、戶外廣告等。第三,通過舉辦具有鄉村特色的活動,如農事體驗、民俗文化表演、手工藝品展示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同時,可以根據季節和節假日等情況,推出相應的主題活動,增加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第四,要加強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可以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游客體驗,增加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第五,通過推廣鄉村旅游產品,如農家樂、民宿、生態旅游等,增加游客的選擇和多樣性。同時,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游客偏好,推出個性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第六,通過加強與游客的互動,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和完善旅游服務。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旅游網站等渠道,建立與游客的互動平臺,及時回復和處理游客的咨詢和投訴。第七,可以與其他旅游目的地或相關機構聯合推廣,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形象,并通過合作推廣、資源共享等方式,提高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第八,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互聯網、移動支付等,提高旅游服務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可以通過在線預訂、智能導游等方式,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旅游服務。第九,要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保護鄉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可以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開發,確保鄉村旅游的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十,要加強培訓和管理,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質量。可以通過定期培訓、考核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
總之,加強鄉村旅游市場營銷和推廣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和努力。只有不斷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營銷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促進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
(五)加強人才培訓和管理創新
當前階段,鄉村旅游工作缺乏專業的人才,很有必要與大中院校建立合作的關系,加大力度培養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當前,休閑農業的熱度較高,國家應出臺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優惠政策,因為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旅游這一項目的支持。同時,行業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只有鄉村居民掌握更多專業的旅游知識才能開發鄉村旅游的各種資源。要想鄉村旅游經濟快速發展,提高鄉村旅游戰略的實施順暢度,有必要健全旅游業人才培養體系,給有能力的旅游人才提供到發展比較成熟的鄉村旅游景點考察學習的機會,增加對外引進更多旅游業專業人才,為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加強人才培訓和管理創新是提升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關鍵。要通過培訓、引進等方式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旅游服務團隊,提高服務水平和專業素養。同時,要注重管理創新,引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提高鄉村旅游的管理效率和競爭力。
四、結束語
在鄉村振興視角下,鄉村旅游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規劃和管理、加大創新力度、提高服務水平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鄉村旅游經濟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鐵.承德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 2008(23):88-89.
[2] 方世巧,熊靜.農村居民對旅游開發商初始信任動機產生機制研究:基于湖南、廣西217位農村居民的調查數據[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1,37(09):109-110.
[3] 劉玉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研究[J].經濟師,2023(10):124-125.
[4] 代澤勇.鄉村振興背景下貴州省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J].西部旅游,2023(12):30-32.
[5] 范曉慧.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5):28-29.
[6] 葉興良.南平市延平區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現狀與對策探究[J].旅游縱覽,2023(21):7-9.
[7] 張圣苑,李清揚.倫理視角下中國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4(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