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春分至,萬物生,正是農耕好時節。
3月20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標志著冬季的結束和春天的到來。全國各地搶抓時節,積極開展春耕生產,到處是春種、春播、春灌的春耕忙碌景象。
時隔10年,我國渤海中北部再獲億噸級油田
3月18日,中國海油對外宣布,我國渤海中北部海域再獲億噸級大發現——秦皇島27-3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達1.04億噸。這是該海域時隔10年再次獲得的重大油氣發現,對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油氣資源儲量、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秦皇島27-3油田位于渤海中北部海域。經測試,該油田單井日產原油約110噸,展現出較好勘探前景。
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月13日,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表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延伸產業鏈條,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雙方合作邁上新臺階,為推動能源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做出更大貢獻。
埃克森美孚宣布裁員
3月7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宣布消息,埃克森美孚要裁員111人。埃克森美孚本次裁員主要針對旗下Denbury公司。Denbury是一家專注于碳捕集、利用和儲存(CCS)解決方案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獨立能源公司,每年捕獲并注入的工業二氧化碳400多萬噸。針對裁員原因,相關媒體表示是為了增加公司的利潤。就像殼牌反應的一樣,低碳業務依然面臨著成本問題。
231.7億元!這一特大石化項目要來了
3月11日至12日,《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轉型升級乙烯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在北京召開,項目可研順利通過評估,項目總投資約231.7億元。早在2022年,蘭州石化就全面啟動百萬噸乙烯項目、榆林二期及配套項目規劃。目前,項目納入規劃所需10項專項評價中8項已獲地方政府備案及批復。
中國石油第一個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投產
3月16日,中國石油第一個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制氫裝置在玉門油田投產,所制氫氣純度達99.99%,通過輸氫管道、管式槽車等送至玉門油田煉化總廠等企業,實現從生產到利用的全流程貫通。該示范項目于2023年8月8日正式開工,建成了包含3套1000標準立方米/小時堿性電解槽和1套質子交換膜的制氫站,年產氫能力達2100噸。
美天然氣行業再迎重量級并購
3月11日,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EQT公司在官網宣布,其與Equitrans Midstream Corporation達成了最終的合并協議,將打造一家縱向一體化的頂級天然氣企業。據了解,合并后的公司將擁有27.6億噸的探明儲量,凈儲量約190萬英畝,凈產量63億立方米/日,通過3000多英里的能源運輸管道收集吞吐量超過80億立方米/日。
全球油氣上游FID將重點關注深水資源開發
據伍德麥肯茲3月14日消息,其一份新報告指出,2024年,預計多達30個規模超過5000萬桶油當量的油氣上游項目可能會做出最終投資決定(FID),比2023年的22個有所增加。今年項目活動將增加,投資總額為1250億美元,可能有140億桶油當量的油氣獲批開發。伍德麥肯茲首席分析師表示,其中中東國家石油公司將占據大部分,包括具有優勢的深水資源。
中國石化啟動首屆車友節
3月21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與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4“春游江淮請您來”宣傳推廣活動暨首屆中國石化車友節在安徽合肥正式啟動。中國石化向車友推薦以皖南川藏線、黃山218、六安紅嶺公路為代表的全國首批精品自駕線路33條,通過聯動線上平臺和線下自駕游驛站,為車友提供加能、補給、休息等一站式服務。
以科技創新的加法促成新質生產力的倍乘效應
3月2日,能源·化工雁棲湖科創大會在京舉行。本次會議以“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n”為主題,意指以科技創新的加法努力促成新質生產力的倍乘效應。
參加大會的嘉賓雖然專業各異,但推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石油化工產業體系的信心和決心卻是共識。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能源化工行業目前面臨四大突出矛盾:市場需求不足的矛盾,產能過剩嚴重的矛盾,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綠色低碳發展滯后的矛盾。在這四大矛盾中,產能過剩矛盾尤為突出。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技術創新、培育優質產業、探索新發展模式是主要的途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學東表示,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發展顛覆性技術創新及前沿技術創新,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對我國有效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爭取并保持科技創新引領地位和產業主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與會專家為行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瞻前沿、獻計謀、謀思路,紛紛表示在當前石化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集中力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創新型產業體系大有可為、未來可期。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二級巡視員楊尚寶指出,人工智能和高端人才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應“幫忙不添亂”,在智能化、綠色化、系統化方面推動石化產業進步是大有可為的。
1.75萬億元
2023年,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制造環節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64%,行業總產值超過1.75萬億元。
7132萬噸
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LNG(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達7132萬噸(約98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6%,再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
1213億美元
3月10日,沙特阿美公布2023年業績,利潤達到1213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股息支付總額高達978億美元,同比增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