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北京市密云區醫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云醫院心內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房顫并不少見,但往往被忽略。房顫這個看似普通的醫學名詞,實則蘊含著對心臟健康的嚴重警示,甚至與腦卒中有著密切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病率也逐步提高,但它究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怎樣的影響?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腦卒中有時也被稱為腦血管意外,是一種由于腦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導致局部腦組織血流供應障礙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會導致腦組織的局限性或彌漫性功能障礙,從而引起肢體活動障礙、言語障礙等癥狀。值得強調的是,在所有腦卒中病例中,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高于出血性腦卒中,占總體數量60%—70%。
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病因包括心房顫動、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和閉塞。這些病變會阻斷正常的血液流向大腦,導致腦組織缺血和缺氧。40 歲以上的年齡段發病率會增加,并且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死亡。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表現為心臟不規則地跳動。在房顫發生時,心房會失去正常的節律,導致血液在心房內滯留,形成栓子。這些栓子可能會隨著血液流動進入大腦,導致腦卒中。
房顫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大多數患者合并高血壓或其他結構性心臟病。除高血壓外,最常見的房顫相關疾病是缺血性心臟病(如冠心病)、二尖瓣病變、肥厚型心肌病和擴張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是心房顫動的少見病因,如淀粉樣變性、縮窄性心包炎和心臟腫瘤。此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肥胖相互影響,并且兩者均是發生房顫的危險因素。

引起房顫的原因包括短暫性或可逆性病因,最常見的短暫性病因是過量飲酒(假日心臟綜合征)、心臟或胸部手術、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和肺栓塞。最常見的可矯正病因是甲狀腺功能亢進。
心動過速也可引起房顫,包括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和與預激綜合征相關的心動過速。對觸發房顫的心動過速進行治療,可以預防房顫的復發。
家族性房顫由基因突變所致,遺傳方式為顯性遺傳,通常在成年之后發生,且呈陣發性,房顫在不知不覺發生后終止。
房顫的癥狀有輕有重,可從無癥狀直至嚴重的功能殘疾。最常見的癥狀是心慌、乏力、呼吸困難、勞動耐量下降和頭暈。由于房顫的癥狀不典型,人們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直到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才被發現。
房顫的類型包括初發性房顫、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初發性房顫是指首次發作的房顫;陣發性房顫則是指持續時間不超過七天的房顫;持續性房顫則是指持續時間超過七天,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的房顫。永久性房顫則是指無法恢復正常的房顫。
發生房顫時,由于心臟收縮不同步,會導致心房中血液滯留。長期如此,容易引起栓子的形成,最常見的栓子形成部位是左心耳部。這些栓子與心臟的連接并不固定,且結構松散,隨著心臟的收縮或快速的血液流動,可引起血栓脫落。脫落的栓子隨著血流可到達全身各個臟器。栓子隨血液到達大腦,造成血管堵塞,血流中斷后,那么血管所供應的該部分腦組織就會出現缺血、缺氧、壞死,從而引發一系列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
為了預防房顫導致的腦卒中,醫生需要對房顫患者進行風險評估,以確定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非瓣膜性房顫,常用的評估工具是CHA2DS2-VASc 評分系統,評分越高發生腦卒中的風險越大。該評分系統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心功能情況、動脈粥樣硬化及既往發生腦卒中的情況進行評分。其中的每個指標都會對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年齡越大、女性及其基礎疾病越多,患者的風險就越高。對于CHA2DS2-VASc 評分≥1 分的患者,需進一步評估患者出血風險,醫生根據患者的腦卒中風險及出血風險進行評估,指導患者應用抗凝藥物預防心房血栓。
年齡、性別及遺傳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預防房顫和腦卒中。例如保持健康的體重、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避免吸煙和飲酒。此外,預防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的發生,也是預防房顫和腦卒中的重要措施。
定期進行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等可以幫助醫生及時發現房顫和其他心臟問題。對于具有房顫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群,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更頻繁的檢查。
對于房顫患者而言,若有機會恢復并維持正常心律,則應優先考慮治療。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使用和射頻消融手術兩種。
那些具有高風險因素的房顫患者,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抗凝治療。抗凝藥物可以幫助減少血液在心房中凝結的可能性,從而降低形成栓子的風險。但是常見的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并不是抗凝藥物,不能起到預防心房栓子的效果。對于非瓣膜性房顫的患者,目前常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藥有利伐沙班、達比加群、阿哌沙班等;而對于瓣膜性房顫的患者,目前僅能應用華法林抗凝。抗凝藥的使用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得隨意增減劑量。
對于一些不適合口服抗凝藥物或服用抗凝藥物后仍出現栓塞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微創左心耳封頂治療。這種治療方法使用封堵器將左心耳封閉起來,從而防止左心耳形成栓子,達到預防腦卒中的目的。
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地區,腦卒中已經成為我國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導致成年人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腦卒中的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已經引起了公眾和醫療界的廣泛關注。
盡管目前還沒有找到治愈腦卒中的方法,但大量的研究顯示,通過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這一疾病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因此,對于腦卒中的預防措施已經成為醫療工作的重點。
房顫與腦卒中之間的關系令人警醒,而了解房顫的病因、類型及其導致腦卒中的機制,是我們預防和治療的關鍵。通過實施綜合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案,我們可以降低房顫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現在,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心呵護我們的心臟健康。